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有關孔子道德的故事

有關孔子道德的故事

第壹篇:《(崇尚品德的故事)誠實守信的故事_誠實的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他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有壹回,孔子到齊國去,路上看見兩個小孩正在辯論問題。孔子看了,覺得挺有趣,就對跟在身後的學生子路說:“咱們過去聽聽孩子們在辯論什麽,好不好?”子路撇了撇嘴說:“兩個黃毛小子能說出什麽正經話來?”

“掌握知識可不分年齡大小。有時候,小孩子講出的道理,比那些愚蠢自負的成年人要強得多呢?”子路壹下子紅了臉,不敢說什麽。

孔子走上前去和藹地說:“我叫孔丘,看見妳們爭辯得這麽熱烈,也想參加進來,妳們看可不可以呀?”

“噢,原來妳就是那個孔夫子呀,聽說妳很有學問。好吧,就請妳來給我們評壹評,看誰說得對!”兩個孩子說。

孔子笑著說:“別急,壹個壹個地講。”

壹個孩子說:“我們在爭論太陽什麽時候離我們最近。我說早上近,他說中午近。妳說說是誰對呢?”孔子認真地想了壹會兒說:“這個問題我過去沒有考慮過,不敢隨便亂講,還是先請妳們把各自的理由講壹講吧。”

壹個孩子搶著說:“妳看,早上的太陽又大又圓,可到了中午,太陽就變小了。誰都知道:近的東西大,遠的東西小。”

另壹個孩子接著說:“他說得不對,早上的太陽涼颼颼的,壹點也不熱,可中午的太陽卻像開水壹樣燙人,這不就說明中午的太陽近嗎?”

說完,兩個孩子壹齊看著孔子,說:“妳來評評誰對吧。”

這下可把孔子難住了,他反復想了半天,還是覺得兩個孩子各自都有道理,實在分不清誰對誰錯。於是他老老實實地承認:“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以後我向更有學問的人請教壹下,再來回答妳們吧。”

兩個孩子聽後哈哈大笑:“人家都說孔夫子是個聖人,原來妳也有回答不了的問題呀!”說完就轉身跑走了。

子路很不服氣地說:“您真應該隨便講點什麽,就能把他們鎮住。”

孔子說:“不,如果不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不懂,怎麽能聽到這番有趣的道理。在學習上,我們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只有抱著這種誠實的態度,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在《論語》裏,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說到做到,在小孩子面前也要表現出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這不僅是壹個人的求學態度,也是壹種誠實的美德。

第二篇:《孔子學生的德育故事》

孔子學生的德育故事

2010年03月02日13:03 admins 學習時間:20分鐘 評論0條

厲以寧教授在壹次講座時說過兩個故事,恰好也可以從正反兩方面解釋“德”的這種物質“得性”。第壹個故事是說,魯國國王頒布壹份文件,要求有機會出國的國人如果在國外看見本國的同胞被淪為奴隸,應該將其贖回,所花費用回國後由政府報銷。孔子有個學生在國外果然發現同胞被淪為奴隸,於是將同胞贖回。但是,他並沒有去報銷費用,所以,大家都盛贊他的高尚品行。孔子得知後卻批評了他,說:妳這樣做是缺德的,因為妳會使其他人無所適從。為什麽呢?假如其他人也在國外看見自己的同胞被淪為奴隸,他如果聽了國王的話,將同胞贖回並按規定報銷了費用,別人就會拿他與孔子的學生作比較——孔子的學生可以不來報銷,妳卻來報銷——結果使他顯得品德不那麽不高尚,盡管他是聽從君王的命令去報帳的;如果他向妳學習,贖回後也不去報銷費用,他則無故損失了金錢。這種損失,壹次可以接受,兩次可能有怨言,多次則不願意了。由於有了孔子的學生不報帳在先,其他的人就會陷入“報帳也不好,不報帳也不好”的兩難境地。這樣,今後的魯國人在國外見到同胞被淪為奴隸時,為了免卻兩難境地,可能會裝作沒有看見。於是越來越多的國人將不再贖回落難同胞,越來越多的落難同胞也不能獲得救助,所以,妳的行為盡管是“無私的”,但由於它不會使更多的人有所“得”,所以卻是不道德的。

第二個故事是,孔子有個學生過橋時看見某人不慎跌入河裏,便奮不顧身將其救起。其家人萬分感激,硬謝該學生壹條牛。牛在農業社會自然是最寶貴的東西。學生沒有辦法,恭敬不如從命,就將牛牽回了家。在回家的路上,剛才對他還大加贊賞的人見他牽走了人家壹條牛,便轉而指責和唾罵他,人們認為,做了點好事是不應該要人家的報償的。孔子得知後反而贊揚了自己的學生,說:妳將牛牽回家是很道德的,因為妳這樣做會使其他人認識到,做好事必有所得。當“做好事必有所報”形成了人們的道德信念時,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見到他人危險時奮勇相助,這樣,妳的行為將激勵越來越多的人去做好事,讓越來越多的遇險者“得”到救助。所以,妳的行為盡管是“有私的”,卻是道德的。

因果報應的思想是對“德,得也”觀點的生動闡釋。臺灣學者南懷瑾先生認為,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思想都是建立在“因果報應”基礎上的,所謂因果報應就是日常生活百姓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了好事,必有所得,做了壞事,必有所損。這種報應即使沒有發生在當事人身上,也會擴及到他的親人、後代身上;即使沒有發生在本世,也會延及到後世。孔子在註《易經》時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道教也宣言上天可以察知人之善惡而予以獎懲,至於佛教更有完整和系統的因果報應思想。實際上,世界上主要的宗教都有類似於“靈魂不死”、“輪回”、“三生三世”的說法。因果報應的思想被宗教蒙上了壹層神秘的面紗,實際上,它也是有人性基礎的。人生的經驗告訴我們,壹個人往往是“以恩惠報答恩惠,以冤仇回敬冤仇”,眾多的人性就形成了壹般的“社會規律”,所以,在壹定意義上,因果報應就是社會的壹種道德規律。市場經濟裏所形成的誠信品德既不是人所固有的“善良本性”,也不是靠道德家們苦口婆心地、壹廂情願地反復呼籲“希望?”、“加強?”就能夠養成的德性,它實在是市場生活裏反復博弈中的“得失報應”對交易雙方的忠告。壹個社會,若沒有建立起公正的道德強化機制,若不能在人民心中養成“善惡必報”的道德信念,壹切道德教育都將蒼白無力。曾經盛行於中國的“二十四孝”故事,大多數都隱含著“德,得

也”的教誨,其表現或者是感動天地,得到下凡神仙的幫助,或者是感動曾經壹度虐待自己的對方,使之回心轉意,或者是得到他人的尊敬和效仿,等等;如果我們再讀讀威廉·貝內特編著的《美德書》當中的道德教誨故事,同樣也會感到“德,得也”的德性脈搏。

當然,道德生活裏的回報,只能看作是對道德主體之精神人格做出的肯定和安慰,完全不必在物質價值上追求對等報償。實際上,如果追求這種對等報償,他也就不會做出道德行為了。在壹般人的心目中,道德行為就應該是無償的,否則妳的英雄壯舉就會黯然失色。其實,道德行為主體接不接受回報是壹回事,社會是否有制度給他們提供回報則是另外壹回事。道德的回報機制不只是對行為主體的美德表達肯定,也是對其他潛在道德行為主體的鼓勵和引導,更是在建設壹種讓美德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強化機制。反觀現實,我們仍然可以經常看到大量的弱化道德的現象,有的受害者拒絕出來作證,不僅讓壞人無法受到制裁,也使那些曾經對他們舍身相救的好人得不到應有的肯定;有的人得到了英雄的救助,但當他得知自己對英雄的犧牲應該承擔壹些費用時,卻悄悄地躲開了;有的人不僅在英雄需要幫助時冷漠旁觀,而且對英雄還冷嘲熱諷?。翻翻報刊,我們經常會看到道德英雄們的無奈、苦笑和淒慘!但願英雄們的“寒心”不會讓他們對自己的英雄壯舉感到後悔!不會“教”世人更加遠離道德!

某孩子不幸溺水,不會遊泳的父親懇求站在岸上圍觀的人群幫助救他的孩子,大家無動於衷。父親只好開出價格,說如果誰幫他救上孩子,願意如數奉上酬金,於是,有幾個年輕人跟該父親討價還價,直到要到了自己樂意的價錢,才躍入水中去救人。見死不救無疑讓人痛心,但是,先講價錢再去救人同樣也要受到譴責。那麽,這種行為與本文所說的孔子的學生因為救人而得到重酬的行為是不是壹樣的呢?表面看來是壹樣的,因為,它們都得到了報償;但是,仔細分析後就會發現,這兩者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先講價錢再去救人的行為屬於商業行為,而先救人再有報償的行為屬於道德行為。商業行為以贏利為目的,行為者此時此刻的真情實感(即“德,‘直’也。”)不是要救人,而是要牟利;道德行為以行善為目的,行為此時此刻的真情實感就是要救人。商業行為最後所獲得的報償是該行為之目的——因為要得到這個報償,所以才做這種行為,行為只是獲得目的的手段、途徑;道德行為最後所獲得的報償是該行為之結果——因為做了這種行為,所以得到了這個報償。以報償為目的者,如果沒有得到這個報償,他就會覺得作為手段的行為不值得、是失敗,手段的成敗由目的來證明;道德行為以行為本身為目的,後面是否有所“得”,並不能作為判定行為本身之成敗的依據。當然,如果這種行為得到了社會的贊許,在物質上或者精神上使他得到了肯定,那麽這種行為就會獲得正強化,他可能更傾向於重復類似的行為,如果沒有得到社會的贊許、或者得到社會的反對,使他在物質或精神上得到否定,他可能更傾向於避免類似的行為。在人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的時刻,在呼喚道德精神的情況下,商業行為是不值得鼓勵,甚至是應該受到譴責的。

厲以寧.“入世”和中國經濟改革.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10臺)·百家講壇.2001-9-12 這兩個故事也是告訴我們,判斷壹個人的行為是否有道德,不是看他是無私還是有私,而是看他的行為是否使雙方都有所“得”,或者是否能夠鼓勵更多的人去表現道德,從而使越來越多的人“得”到幫助。無私的行為不壹定就是道德行為,有私的行為不壹定就是不道德的行為。這與人們通常用“無私”來定義美德的觀念是大不壹樣的。

轉引自盛洪.道德·功利及其他.讀書.1998(7):122.

王啟康.格心致本.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311.

第三篇:《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

草與秧苗

孔子東遊,見田裏放著農具,而農人已去,便拾起鋤頭,圍著壹棵秧苗,費力地鏟了起來。

不壹會兒,農人歸來,壹見大怒,憤憤地說:“妳為什麽鏟我的秧苗?”

孔子感到很奇怪,便指著秧苗說:“妳看,我鏟的明明是草啊。” 沒想到農人更加惱火地說:“我種的就是餵馬的草!” 孔子不禁目瞪口呆。

故事感悟:

幫助別人要幫得恰到好處。

改變思維

有壹家生產牙膏的公司,很受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的增長率都在10%到20%,可是到了第11年,企業業績開始停滯下來。

公司經理召開高級會議,商討對策。會上,總裁許諾,誰能想出解決辦法,重獎10萬元。有位年輕經理站起來,遞給總裁壹張字條,總裁看完,馬上簽了壹張10萬元的支票給他。

這張字條上只寫了壹句話:將牙膏管開口擴大1毫米。

消費者每天早晨習慣擠出同樣長度的牙膏,如果開口增大,那麽

每天牙膏的消費量也必將大幅度增加。

公司立即改變包裝,第二年,公司的營業額增加了32%。

故事感悟:

只要妳把心徑增加壹毫米,妳就會看到生活中任何變化都有它積極的壹面,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掃陽光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四、五歲,由於臥室的窗戶整天都是密閉著,他們認為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陽光覺得十分羨慕。 弟兄倆就商量壹起把外面的陽光掃壹點進來。於是弟兄兩人,拿著掃帚和畚箕,到陽臺去掃陽光了。

等到他們把他畚箕搬到房間裏的時候,裏面的陽光就沒有了。這樣壹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壹點陽光都沒有。

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妳們在做什麽?”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

媽媽笑道:“只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故事感悟:

只要把封閉的心門敞開,哪怕只露出壹點縫隙,妳就立即能感受到無盡的光明和溫暖。

迎向風雨

壹群大學生相約去登山,不幸遇到暴風雨,引起山洪暴發,滾滾而來的泥石流把他們鮮活的生命永久地埋葬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悲劇,很多人不禁要問:“如果我們在半山腰,突然遇到暴風雨,應該怎麽辦?”登山專家說:“妳應該向山頂走。”

“為什麽不往山下跑,山頂風雨不是更大嗎?”人們懷疑地問。 “往山頂走,固然風雨可能更大,卻不足以威脅妳的生命。至於往山下跑,看來風雨小些,似乎比較安全,卻可能遇到暴發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

登山專家嚴肅地說:“對於風雨,逃避它,妳只有被卷入洪流;迎著它,妳卻能獲得生存。”

故事感悟:

困難是人生的敵人,戰勝它,妳便在人生的道路上跳躍了壹步;繞過它,並不等於擺脫它,相反,遲早它還會來阻礙妳,甚至斷送妳的前程。

三只鐘的故事

壹只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只舊鐘當中。兩只舊鐘“滴答”、“滴答”壹分壹秒地走著。其中壹只舊鐘對小鐘說:“來吧,妳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妳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後,恐怕便吃不消

了。”

“天哪!三千二百萬次。”小鐘吃驚不已。“要我做這麽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壹只舊鐘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妳只要每秒滴答擺壹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鐘很輕松地每秒鐘“滴答”擺壹下,不知不覺中,壹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故事感悟:

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成功卻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放棄努力。其實,我們不必想以後的事,只要想著今天我要做些什麽,明天我該做些什麽,然後努力去完成,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

關鍵時刻{關於道德的故事孔子}.

壹天,壹位將軍正在用餐,吃到壹半時,壹個侍者說:“啊,將軍?”

將軍盯著他說:“將軍在吃飯或講話時,妳不應該說話。”大家默不作聲。

幾分鐘後,將軍問侍者:“唔,妳剛才想對我說什麽?” 侍者低下頭,說:“晚了,將軍,太晚了。”

“妳說什麽晚了?發生了什麽事呢?”

“是的,將軍,已經晚了,您的色拉裏有壹條小蟲,您已經把它吃下去了!”

故事感悟:

失敗的人有兩種:壹種是不聽任何人的話,另壹種是任何人的話都聽。

最後的習題

壹位哲學家帶著他的壹群學生去漫遊了世界,最後在郊外的壹片草地上坐了下來,對他的學生說:“十年遊歷,妳們都已是飽學之士,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後壹課吧。”

弟子們圍著哲學家坐了下來,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在曠野中,曠野裏長滿雜草,現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壹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後壹課問的竟是這麽簡單的壹個問題。

壹個弟子首先開口,說:“老師,只要有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點頭。

另壹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也是很好的壹種辦法。”哲學家笑了壹下,示意下壹位。

第三個弟子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接著講的是第四個弟子,他說:“除掉雜草,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起來,說:“課就上到這裏,妳

第四篇:《孔子的小故事》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壹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臟的東西掉進鍋裏去

了。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壹粥壹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

學而時習之

孔子的先世是宋國的貴族,後來破落下來了。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搬到離陬邑不遠的魯國都城曲阜,過著清貧的生活。魯國是當時公認的文化中心,跟宋國壹樣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禮可真夠多的,結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壹套十分繁瑣的儀式。窮人當然說不上這些,但是,從天王、諸侯、大夫,到壹般奴隸主富貴人家,對此特講究,他們認為這正是炫耀自己財勢的好機會。每逢婚喪大事,他們便會雇用壹班子人來舉行禮的儀式。那時管從事這種職業的人叫“儒”。孔子從小就受到這種古老文化的熏陶,學懂了許多古代的禮,以至連做遊戲,也常用小木塊當祭器,小泥團當供品,演習著古代的禮儀,總是樂此不疲,並且發展為以禮治國的政治主張。由是,後人把孔子倡導的學說稱作“儒家”。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幼年時家境貧困,難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學,常拜他人為師,哪怕是向年僅7歲的小孩項橐求教。他曾經“問禮於老蚺”、“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孔子的故事“學官制於郯子”?壹次,魯國附庸國的國君郯子來魯國朝見魯昭公。郯子雖是小國之君,可自稱是少皞氏的後代。在魯昭公舉行的宴會上,叔孫昭子問少皞氏幹嗎以鳥名為官名,郯子便大談了壹通古代官名的由來,還乘機誇耀“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孔子聽過了,覺得郯子雖然舉止有些可笑,但對古代官制倒確實有點研究,便“見於郯子而學之”。

孔子與打水的老人

有壹個關於孔子的故事。這個故事跟老子壹樣古老。{關於道德的故事孔子}.

孔子在旅行,經過壹個村莊,他看到壹個老人,壹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裏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麽大。孔子以為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妳可以用牛或者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妳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裏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妳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 1

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妳何必費這麽大的力氣呢?妳是壹個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歲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為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才會使用狡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