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能力指向及培養策略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能力指向及培養策略

現代社會,是壹個信息化的社會。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獲得信息的載體除了我們熟悉的連續性文本,如文學類、實用類、論述類外,還有圖表、廣告、目錄、索引等多種形式的非連續性文本。2011版的《語文課程標準》就首次提出了“非連續性文本”的說法,提出學生能夠“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這標誌著非連續性文本已經作為我國語文教學的壹個組成部分,出現在語文的教學課堂了。但由於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在傳統上是以連續性文本為主,加之教材中也缺乏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教學內容,所以,對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基本處於“空白”的狀態,更不用說形成了有效的教學策略。

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歸根結底還是屬於閱讀的教學,只是在教學的內容上由傳統的連續性文本,轉向了相對於連續性文本而言的以文字說明、表、符號、單、圖畫等信息為單位,壹種或幾種信息組合而成,直觀呈現信息內容的文本形式。教育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組長巢宗祺先生認為“非連續性文本教學,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讓學生學會閱讀連續的文字材料之外,還要學會從多種形式、多種來源的材料中獲取信息,綜合加工,解決實際問題。”可見,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組成部分。結合非連續性文本的特性及教學內容,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有四個能力指向。

第壹,新型的閱讀方式。

由於非連續性文本不是以文句、段落組成篇章或者整本書,其向讀者所提供的不是壹個完整信息的單元閱讀,閱讀時壹般不采用由左到右的直線型閱讀方法。非連續性文本的構成比較復雜,因此,在閱讀方式上也是新型的。例如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重要類型——各類圖表的文本時,可以縱看、橫看,整體看、局部看,或者根據實際閱讀的要求,選擇相應的閱讀對象而完全無視與要求無關的文本內容。

例如2013年廣州市二模測試中的第22題。

右面的圖表是有關機構對某市不

同年齡段亞健康人群的調查。請根據圖表,分別概括軀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三種亞健康類型發生率與年齡的關系。(6分)

(1)軀體亞健康:

(2)心理亞健康:?

(3)社會適應亞健康:?

要合理地完成題目,學生就必須認真弄清楚題目的各個要素:

(1)圖表的內容是“對不同年齡段亞健康人群的調查”情況展示。

(2)“分別概括軀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三種亞健康類型發生率與年齡的關系”。

這是解題的明確指向。

[if !supportLists]l?[endif]學生答案必須準確表示三種亞健康情況,在“發生率”與“年齡”之間存在的關系。

[if !supportLists]l?[endif]學生必須運用“概括”性的語言進行答題。題目雖然沒有字數上的要求,但既然是概括,就要表達得簡明而準確。

(3)“請根據圖表……”

學生的答案表述,必須根據圖表的中柱狀的情況進行概括。這就要求學生要認真觀察圖表,理順三種亞健康在發生率與年齡之間存在的關系。學生先按“軀體亞健康”、“心理亞健康”、“社會適應亞健康”三個類型對柱狀圖進行觀察,找出其在四個年齡段中的情況,看橫、縱坐標之間的趨勢,準確概括。

可見,在解決這壹問題時,學生所運用的閱讀方式不是傳統的直線式閱讀,而是帶著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從表格當中的“多維(橫、縱座標)”閱讀中,獲取不同的信息,進而表達文本所含有的意義。

參考答案

(1)發生率隨年齡的增長呈平穩上升的趨勢。(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

(2)發生率隨年齡的增長呈緩慢下降趨勢。(年齡越大,發生率越低)

(3)中間(31—50歲)年齡段發生率略高,之前或之後的都相對較低。

壹言概之,對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不應該註重文本的用途,也不應該給文本套上慣用的標簽去分析,而應該根據壹定的閱讀目的,找出各種不同非連續性文本在主體結構上相同之處,只有明白了文本的結構,讀者才可以更好地認清不同文本的關系,進而獲得閱讀的成果。值得註意的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所運用的閱讀方法,不在於朗讀、默誦、速讀等技能,而是敏銳的觀察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二,獲取、運用信息。

閱讀非連續性文本,其中壹個重要目的就是獲取其中的信息,這是與非連續性文本特征相關的。首先,實用性。它是實實在在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與我們密切相關,例如壹份產品的說明書,壹個城市的地圖,壹本書的目錄,壹個航班的登機牌等,去閱讀它們的目的大多數時候就是為了從中獲取相關的信息,以企於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其二,直觀性。表格和圖表的運用,簡潔明了,涵蓋大量信息,在有限的空間中蘊含了豐富的信息。而這些直觀的非連續性文本,很多情況下就是某些研究成果的呈現形式,其自身所帶有的信息,就不言而喻了。三是具有邏輯性,非連續性文本通常是條分縷析,框架明顯,結構鮮明,文本信息內部之間的關系,文本內容和實際問題的關系壹目了然,特別是含有圖、表的文本,將壹些抽象的關系用具體的圖例來描述,便於讀者閱讀理解其中的信息。以下面壹道廣州市模擬考試試題為例。

閱讀下面的材料,在文中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語句。

思捷陪導師到廣州參加學術會議,準備從

廣州火車站乘地鐵前往廣州東站。他們站在地

鐵線路圖前商量搭乘路線。

導師說:“這麽多線路,怎麽走才最便捷

呢?”

思捷說:“我想應該?⑴ ?”

導師說:“照妳這麽說,我們應該乘5號線

在珠江新城站轉3號線吧。”

思捷說:“?⑵ ?”

導師說:“那妳說說看。”

思捷說:“?⑶ ?”

導師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廣州地鐵線路圖

題目向我們展示的這幅地鐵圖示,就是生活真實的再現。我們要現實生活中,要乘座地鐵準確的到達目的地,就必須要能從圖示中獲得相關的信息。這是生活的基本技能。另外,題目提供的壹段文段要求我們填寫相關空白處的內容,也是在解決壹個模擬生活的問題。學生必須通過非線性的、結合圖示與文段情景內容,進行全面的思考,才能得出合理的答案。學生結合“最便捷”的乘坐方法這壹要求,通過閱讀圖畫材料,得出若幹個乘坐的方式,再選擇出“最便捷”的壹條進行回答。特別值得註意的壹點是,“最便捷”的標準,從圖畫的內容來看,應該定義為“換乘次數少”、“經過的站點少”。這是最直白的對“便捷”的理解,而不應該從“時間少”的角度進行思考,因為圖畫不能提供“時間”信息。

參考答案

(1)選轉乘次數和經過站點最少的線路。

(2)這樣走有點遠,還有壹條線路,您看怎麽樣?

(3)坐5號線在楊箕站轉1號線,只要8個站就到了。

第三,重組信息意義。

非連續性文本特別強調對信息的重新組合。根據圖式閱讀發展理論,圖示的意義在讀者的腦海裏,取決於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大腦中圖式知識的啟動。亦即是說,對同樣的壹個畫面,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信息歸納。

例如:同樣是面對中國文字演變的表格,不同的讀者會重組出不同的閱讀意義:

①漢字演變具有象形程度逐步減弱、字形由繁到簡的特點。

②從“魚”“馬”等字來看,小篆以及之前的漢字與圖畫相關,象形性強,筆畫繁復。

③字形逐步簡化的現象,是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關。

④漢字的簡化,有利於文化的發展。

不同的讀者,依據自身不同的認知水平,可以對同壹文本重組出不同的閱讀結果。而這與“壹千個人眼裏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的連續性文本閱讀的閱讀結果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我們認識到,當多則材料呈現在讀者面前時,讀者會從“非連續性文本”的不同意義上探索文字表面之後的內涵。同時能夠啟動圖式知識進行預測、推斷、整合,進而從整體上理解文本。連續性文本閱讀在於對文本的再創造,在讀者頭腦中產生文本的二次創造和新的閱讀體驗,而不單單是被作者的行文所“說服”和牽引。而非連續性文本的主體性則在於對文本信息的提取和把握,從而內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壹點,雖然都與閱讀者的主體性相關,但壹個是對文本的創造,壹個是對文本信息的因人而異的重組。

第四,對信息的評價反思。

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目的不在於評價文本的思想內涵、表現形式和寫作風格,而是從客觀的角度得出壹個有意義的定論。例如通過閱讀用水量的圖表,得到用水總量的信息。讀者可以從這個信息當中,獲得對生活用水這壹活動結果的反思。用水量太大,說明在節水方面做得不夠,或是缺乏節水意識等。

又如,閱讀下面壹則調查表格。

高考作文評分控制組對影響高三學生作文的因素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項目名稱具體內容所占比例

語言表達句子,詞匯,文字,標點,修辭手法51.55%

層次結構層次,過渡21.55%

思想內容中心,材料,分析26.90%

請根據圖表所反映的情況,寫出兩條結論:

(1)請概述圖表所反映的情況

(2)作為學生,妳得到的啟發是

第二個問題,就是要求學生針對表格所反饋出的信息進行自我反思。當然,由於表格所提供的信息相對較為集中,學生評價反思的內容也相對集中,但這是壹個能力的培養。將來在實際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復雜的“大數據(表格)”時,我們具備了對信息的評價反思能力,就能夠成為生活的主人,而不會被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非連續性文本在此不涉及到善惡美醜等帶有感情色彩的評價,而是客觀公正的說明。對這個意義而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客觀性,是連續性文本閱讀無法比擬的。

基於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四個閱讀指向,在培養與提高學生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方面,我們應該講求以下的教學策略。

首先,強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由於非連續性文本的斷裂性特征及其“碎片化”的非線性閱讀方式,要想準確地從非連

續性文本閱讀中獲得信息,並解決問題,就壹定要強化閱讀者邏輯思維能力。例如2014年

廣東卷圖表轉換問題。

閱讀下面三幅圖,聯系第二幅圖的文字,給另兩幅圖配上文字,要求前後內容相關,邏輯嚴密。每處字數不得超過所給空格數(含標點符號)。

[if !supportLists]①?[endif]?②當妳越過平衡點後,以③?

為還會越走越高,卻驚

訝地發現在走下坡路了。

參考答案示例:①從低處往高處走,每走壹步,就會站得更高。②原來,只有找到平衡點,才能站在最高處。

要想準確的回答此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必不可少。讀“圖”首先要找出圖的構成要素;接著觀察畫面的的細節,甚至可以聯系第壹、三幅圖觀察其細微的變化,從而把握第二幅圖的內容及含義;最後把“圖”的信息與對應的文字信息壹壹作比照,找出兩者間的對應點或對應信息。反之,也可以根據文字信息,在“圖”中找出兩者(圖、文)的對應點或對應的信息。如,先讀“圖”,獲取“圖”的信息,即 “人”、過了“ 平衡木”的“平衡點”,“平衡木”就“朝下傾斜”,再把這些信息與文字比照,找出對應的內容:“人”對應的是“妳”,“ 走過‘平衡木’的平衡點”對應的文字是“越過平衡點後”,“‘平衡木’卻‘朝下傾斜’”,對應的文字是“在走下坡路”。

可見,如果沒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對這壹組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就會出現不連貫,不準確的情況。因此,要想處理好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必不可少。

其次,回歸生活,強調情景意識。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非連續性文本無處不在,公交站牌、說明書、地圖等,非連續性文本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它具有很強的社會性以及實用價值。例如:在各個景區就有提供詳細的地圖,在景區迷路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地圖來找到方向;在遊玩的時候就可以找到最佳的路線。學生可以將課內學習到的知識遷移到具體的生活實踐當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為學生日後在社會上的生存和發展做了前期的準備。

又如,2015年廣州市第二次模擬測試卷第22題。

請根據下面的圖表及說明,在“報名回復”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使語意連貫完整。

題目的圖表,就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圖表與文字說明,***同構成了壹組意義完整的非連續性文本。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壹定要把自己代入到這壹生活的情景當中去,設身處地思考,才能合理地解決問題。

第三,加強語言文字的實踐運用。

因為非連續性文本可以承載的信息量遠遠大過連續性文本,所以它也具有很強的概括

性,可以把需要大量語言描述的復雜內容簡明、概括的表現出來。因此,加強針對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時的語言表達訓練,是準確完成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必不可少的環節。比如梵高的名畫《向日葵》就壹幅圖畫承載了大量的信息,比如色彩的對比、賦予的情感、下筆的力度、創作時的情感、畫家的背景與經歷等。千言萬語的表達卻融匯在壹幅畫當中。讀了這幅圖畫後,就把圖畫中的信息準確地表達出來,從而完成閱讀的過程。而加強語言文字的實踐運用,也是解決好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考題的需要。從近幾年全國各地的高考試卷已經連續多次出現了“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試題,而要想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分數,就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這壹點,是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同的。

c?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