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文明涪陵建設的詩歌

文明涪陵建設的詩歌

我不斷地強調 涪陵涪陵 因為它太小 很容易被忽視 以前在四川 涪陵是壹個邊遠山區 沒能被照耀 現在重慶直轄 涪陵是它的衛星城 輕易被覆蓋 涪陵涪陵 趁我現在還在寫詩 我不斷把妳寫進文字裏 我和妳有著壹樣的遭遇 我不停地喊著 涪陵涪陵 《桂林山水歌》 《山雀字噪醒的江南》 需要配樂再聯系 在中國名目繁多、品味各異的醬腌菜制品中,涪陵榨菜可算得佼佼者。它以表似碧玉、紅如瑪瑙的外觀形態,鮮、香、嫩、脆的特殊風味,以及營養豐富、方便可口和耐儲存耐烹調等許多優點,佐餐、侑茶調味等多種用途而馳名中外,與歐洲的酸黃瓜、甜酸甘藍並稱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國對外出口的三大名菜(榨菜、薇菜、竹筍)之壹。因涪陵區是榨菜的發源地和集中產地,故被譽為中國的榨菜之鄉。 榨菜是利用壹種名叫莖瘤芥的蔬菜栽培植物的瘤莖(俗名青菜頭)作原料,經過專門加工腌制而成的腌菜食品。四川東部的土壤、氣候條件最適宜莖瘤芥生長,所形成的瘤莖部分尤為肥嫩;其加工時的自然環境也得天獨厚,可以在自然風的微微吹拂下進行露天風脫水,在適宜的氣溫條件下進行腌制加工;加上長期積累起來的壹整套獨特的加工工藝,使瘤莖豐富的營養成分得以保持和合理轉化,並顯示出獨特的品味。 18世紀初葉,涪陵長江沿岸已有莖瘤芥的栽培,將它制成榨菜則始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次年,涪陵人邱壽安開始進行批量商業加工並投放市場,但至清末還處於獨家經營狀態,直至民國初才迅速傳開,至20世紀20年代形成壹大行業,其後歷久不衰,至今已逾百年。 其貌不揚的青菜頭做成的壹種鹹菜類食品能名揚天下,享譽海內外,實非易事。這壹方面靠的是它本身的資質,另壹方面是由於它深藏的文化意蘊。 傳說涪陵長江邊有個叫“告花巖”的地方住著邱田、黃彩夫婦。黃彩用青菜頭做成的五香鹹菜十分好吃。當地壹富戶殷實郎辦生期酒,非下令黃彩10天內做出120大碗五香菜不可。可五香菜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做得出來的,先得將鮮菜脫水。邱田夫婦為此壹宿未睡。天亮時黃彩忽然想起過年推湯圓粉時,口袋裏湯圓粉漿的水分用石頭榨幹的方法,鹹菜的水份可否如法榨幹呢?邱田夫婦經過數次試驗,終獲成功。打那以後,“榨菜”的名字就從邱家大院傳出來了。 這傳說可靠與否,沒有人去驗證。但清光緒年邱壽安的小作坊最早用箱子榨幹鹹菜水分制成成品,並按此制作方法制成榨菜則是可考的事實。無論傳說也好,事實也罷,榨菜代表了勤勞與智慧,應該是其主要內涵。 上等涪陵榨菜首先要青菜頭好,菜頭須大小適中,脆綿 適度,水分適量,味清香微甘,不苦不澀。這與土壤、氣候均有 關系,涪陵、南川、豐都、洛磧等地的平壩、河谷、成丘地帶盛產優質菜頭;其次是脫水,傳說中榨幹水分的做法並沒大規模推行,壹般的涪陵榨菜采用的是以風脫水,即將菜頭剮皮抽筋之後,用篾條串起來晾在樹枝或專門搭成的架子上。每到春天菜頭收獲的季節,涪陵的龍潭、馬武、李渡、藺市、新妙、清溪、百勝、珍溪、南沱,南川的鳴玉等地,遍坡的青菜頭串像珍珠壹樣披掛著,蔚為壯觀。 待風脫水之後,再入池碼鹽脫水裝壇封藏。精制時將粗加工後的青菜頭脫鹽後切成各種形狀,然後拌和各種所需的佐料,制成榨菜成品,或裝小壇封藏,或袋裝罐裝瓶裝,總之要隔絕空氣收藏。 涪陵榨菜成名很早,是世界三大名腌之壹。 我家的變化 1994年正月初十,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日子。就在這壹天,我出生啦。陽光明媚,和風輕拂,在爸爸媽媽愛的海洋裏,我快樂地成長著。現在,我已經是壹個讀四年級的九歲女孩了。 常聽大人們說“這個世界變化真大”這句話,其實,我家的變化那才是真正的大呢。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學校裏的老師。在我的記憶裏,我家最初居住的地方,是學校裏的壹棟兩層樓房。這棟樓房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屋頂的紅瓦就像我們幼兒園小朋友站的路隊,歪歪斜斜。有的地方還缺了壹塊,用黑色的瓦塞著,讓人看了特別不舒服;墻壁是砌得整整齊齊的紅磚,從遠處看,好像是許多方盒子疊在壹起,可是走到它的面前,那些紅磚都像腐爛了似的,用手壹摸,就會掉下壹層紅色的灰土。爸爸告訴我說,這房子的歷史長著呢,有二十多年了,現在它像壹位老爺爺壹樣老了。 我們住在壹樓,房子很小。家裏的東西就像不聽話的小朋友壹樣,總是擠在壹塊,讓人覺得亂糟糟的。每天,媽媽壹煮飯就讓我出去,要不然,油煙會讓人受不了。到了春天,地板上會冒出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可讓人討厭啦。我的布娃娃白白的臉上都長滿了小小的麻子。媽媽說,那是黴斑,全是小水珠使的壞。從那時起,我就恨透了我們居住的房子。 有壹天,爸爸拉著我的手,指著壹群忙忙碌碌的建築工人說:“我們就要有新房子羅!”我聽了,心裏特別高興。高興地叫起來:“我的布娃娃有新房子羅!”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就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 這棟四層樓的新樓房可漂亮啦!雄偉、高大、美麗、漂亮......什麽好的詞都可以用在她的身上。 我的家是三室兩廳。墻壁刷得雪白雪白,地面鋪的是瓷磚,又光滑又幹凈,我每天都可以光著腳丫在上面開心地玩了。房子裏的東西擺得整整齊齊,再也不擠了。我把我的布娃娃放在鋁合金陽臺上,讓她天天曬太陽。媽媽再也不嘮叨油煙嗆人了,煮飯的時候,我就在客廳裏玩,要不就看動畫片。 在春天,媽媽再也不用為小水珠發愁啦;夏天呢,我們全家都睡在地板上,電風扇壹吹,壹覺睡到大天光;秋天的時候,我們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接到家裏來,壹起過“神仙”日子;冬天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打開空調,窗外雪花飄飄,屋內暖意濃濃。 今年的壹天,我放學回家,打開門,看見客廳裏擺著壹臺金光閃閃的大電腦。我不禁高興地叫了起來。不久,我就跟著爸爸學會了上網,到了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和爸爸上網看故事、看動畫...... 壹次,爸爸問我,世界上什麽變化最大。我想也沒有想,就說:“我家的變化最大!”爸爸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那妳說說,我家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變化呢?”爸爸看我想了很久也沒有回答上來,就說:“其實,這都是***的功勞!”我聽了,大聲喊了起來:“***真好!***真好!”爸爸看著歡樂的我也大聲說: “中國***真偉大!” 我家的變化 1995年至2002年,我家的變化可大了。在我記憶中:搬家前,房子的面積是57平方米,家裏只有壹張普普通通的大床、壹臺14英寸的小電視。睡覺時,3個人擠在壹張床上,但也沒有多少錢再買壹張,況且,也沒地方放;壹家三口在壹張小圓桌上吃飯,太小了,這個放不開腿,那個伸不開胳膊;看電視的時候,我們三個看的頻道不同,不知聽誰的,哎,真沒辦法,有時候頻道還不清楚,還是沒辦法。這臺電視機只有30個臺; 媽媽上班騎自行車,回家後說累,我看著人家還有摩托車,很眼饞;媽媽洗衣服很不方便,有時搓的手都通紅,但又不能不洗,媽媽的手,常常凍裂。爸爸媽媽平均每月的工資不足壹千元錢。 搬家後,家庭的生活條件變的富裕起來:房子面積將近100平方米了。多了壹張大床,睡覺寬敞了;多了壹張餐桌,吃飯不擠了。而且,能座六七個人呢;看電視的時候,也不用吵了,電視也更清楚了。如果人多也可以打開小屏幕,讓別人看別的。原來由14英寸變成了29英寸,原來有30個頻道變成了100個頻道;我們家又有新摩托車,回家後很輕松;夏天熱,有空調了,風速想多快就多快,想多慢就多慢。空調不僅制冷,還能制熱;洗衣機,是全自動的,可以替媽媽洗衣服,讓媽媽騰出更多的時間幹別的事情。爸爸媽媽每年的收入是五年前的三倍。 這壹切,都離不開社會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辛勤工作,希望明年的生活會更加美好,我國的經濟發展的更快,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