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三年級語文《傾斜的傘》教案
壹、引言:新課程標準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由封閉的課堂走向開放,強調活性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本課教學中就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的資源,創設自主合作控究的學習環境,課堂大部分時間是學生在有效的、自主地獲取知識,學生的主動參與面廣。不滿足於文本,體現了語文的外延。教師的點撥、指導,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濃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教師扮演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師:在茫茫的大雨中,同學們有沒有和大人同打壹把傘?傘是向誰那邊傾斜呢?為什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3課《傾斜的傘》看看在這把傘下有著什麽動人的故事。
2、教師配樂範讀。
思考:課文主要寫了誰和誰之間的什麽事?全班交流。
3、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想辦法記住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3)檢查小組學習情況:(小組匯報:開火車讀生字,說說認記了哪些字)
4、朗讀感悟。
(1)第壹、二自然段:小聲讀,看看妳知道了什麽?感受壹下我挽住外公的胳膊走進雨中快樂的心情。應帶者什麽樣的語氣讀?
▲再次朗讀第壹自然段,師生評價。
(2)第三自然段:指名讀、思考:從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外公對“我”的愛?點撥:“爺爺笑而不答”的含義。
▲人物語氣指導多媒體>師生評價。
(3)第四自然段:回到家裏我發現了什麽?語氣指導多媒體>
▲小組分角色朗讀第3、4自然段。讀後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後互評。
(4)第6自然段:理解、指導重音。齊讀
(5)第7、8、9自然段:自己練習讀,感受壹下丹丹對外公的愛。
5、再讀感悟,啟迪思維。
2.小學三年級語文《傾斜的傘》說課稿
壹、說教材1、本課在教材所處位置及內容分析
《傾斜的傘》是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壹篇精讀課文。這壹單元教材以“愛”為主題,感受親情。《傾斜的傘》是壹篇敘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質兼美,課文主要寫了“我小時候在雨中,爺爺為我撐傘”和“我長大候在雨中,我為爺爺撐傘”兩部分。作者在抒發著內心強烈的情感的同時,我們讀起來也會清晰地認識到,雨中傘下籠罩著濃濃的親情,時空變幻的傳遞中也流露著濃濃的感恩之情。文章以“雨中傾斜的雨傘”為線索,將外公對“我”的愛和“我”對外公的愛,這壹“愛的情感線”連起來,使“雨中***同打壹把傘”這壹生活中常見的細節中,蘊涵著的強烈的愛的氣息,通過精彩的文字巧妙地張顯出來,給人以“愛”的感動,讓人體會到人間親情的溫馨。這篇文章在結構上有著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前後兩部分內容穿越了時空,人物發生了變化:外公已經蒼老,我已經長大。兩部分情節相似,語言描述也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不管歲月如何變遷,那份隔了時空依然傳遞著的濃濃的親情卻永恒不變,愈久愈濃。
作者編排本單元的意圖就是讓學生通過壹邊讀壹邊想,讓我們就會體會到每個人都需要關愛,也應該把愛心獻給別人。這篇文章在第五單元第三課,第壹課《七顆鉆石》是壹篇童話,第二篇《平分生命》,使學生產生對親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體會親情。而這篇課文我覺得更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讓學生通過閱讀與感受後,不僅僅感受到文中祖孫倆的濃濃親情,更體會到現實生活中家人對自己的無微不至地關愛,從而懂得去回報家人,明白愛不僅僅是享受,同時還有付出和傳遞。“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當今,孩子們不論吃的,穿的,玩的,就連上學,無壹不在享受著親人的愛的呵護,那麽它們是否感受到了愛的溫馨與幸福呢?他們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報這些愛。事實上,現在的孩子對愛的感受確實缺乏,更不用說主動獻出自己的愛了。相信通過學習,學生壹定對親情有了更進壹步的理解與感悟。針對當今孩子的特點,這是壹篇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的好教材。
2、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目標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為:
(1)理解重點詞語、句子的意思。體會“傾斜的傘”裏面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我”之間溫馨的親情,學會把愛心獻給親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說教學重難點。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而語文重在讀,在讀中悟情、讀中悟理。這篇文章文質兼美、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膩,所以把“理解課文內容,品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為教學重點。從字裏行間悟情,找到語言感悟點,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很大的難度。因此,我認為本課難點在於:引導學生品詞析句,邊讀邊體會外公和“我”之間那種溫馨的情感,關愛他人,做壹個充滿愛心的人,學會感恩和回報。
二、說教法
新課標建議閱讀教學實施要以朗讀為基礎,要在品詞析句中培養學生的語感。這節課側重於學生在讀中悟情——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興趣,引領學生走進閱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祖孫間的親情。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壹個引領者,引領學生感悟文章的情感,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理解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表達出來。對於學生語言和思維上的不足,老師只是相機指導和引導,不做整齊劃壹的點撥,多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在教學中王老師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在指導學完“時候在雨中,爺爺為我撐傘”後,出示小黑板,用老師教的方法去學習“長大後我為爺爺撐傘”這部分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而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而“達到用不著教”的辦法就是“授之以漁”,即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這節課學生通過壹邊讀壹邊想,讓我們就會體會到每個人都需要關愛,也應該把愛心獻給別人,既把“邊看、邊讀、邊想、邊理解”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的朗讀水平隨著對課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
四、說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想想課文先寫什麽?再寫什麽?最後寫什麽?(先寫了“我”小時候,外公為我撐傘的事。再寫了多年後“我”為外公撐傘,這傘中傳遞的是晚輩對長輩的濃濃親情。最後寫“我”會永遠珍愛這把充滿溫情的傘。對,這是壹把傾斜的傘,也是壹把充滿溫情的傘。下面就讓我們來繼續學習傘下感人的故事吧!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由於這是第二課時,學生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壹定的了解,所以引導學生圍繞這樣的話題閱讀思考,可以使學生達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壹基本的閱讀要求,同時師生***同走進課文,去感受“我”與外公之間濃濃的愛。
(2)朗讀感悟,學習課文1~5自然段
(3)我們壹起來看第壹幅圖,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麽?
(4)找找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第壹幅圖內容寫的?(1~5自然段)
(5)從第壹幅圖當中,妳能看出“我”和外公的心情怎樣?(非常高興)
(6)請大家在文中找壹找,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他們非常高興?(壹蹦壹跳笑瞇瞇笑而不語開心地笑)
(板書:笑瞇瞇笑而不語開心地笑)
(7)可是,老師發現文中的“我”也有“驚訝”有“困惑”,這又是為什麽?“困惑”又是什麽意思?(板書:困惑驚訝)師提示(1)我驚訝地發現了什麽?(外公頭上本來應該墨綠色的天空卻變了,壹半是墨綠色,壹半卻是灰蒙蒙的。)追問:“本來”是什麽意思?外公頭頂上的天空為什麽變了?(三歪了)我“困惑”什麽?“困惑”又是什麽意思?
(8)(師指板書的幾個詞語)這些詞語都是對人物的神態描寫,我們把它放進句子中,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讀壹讀。(先自由讀,然後指名讀)(出示重點句子)
(9)大家再把這幾個句子帶進課文中讀讀,聯系上下文,看看從這些詞語中妳體會到了什麽?(體會到了外公對丹丹的關愛)
師小結:由此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壹位長輩對晚輩那種充滿溫馨的關愛,誰能用朗讀再次表達這種情感。(指明讀2—4自然段)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中年級閱讀的要求中說: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重點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這壹環節的教學設計,老師把抓住文中的重點詞作為深入閱讀文本,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這是教給學生的又壹個閱讀方法。憑借對重點語言文字的形象化感悟,抓住語言感悟點,深入體會,進而深入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摯愛親情。我覺的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10)學習6~8自然段
過渡:就這樣,每次我們從雨中回來,外公的身子總是壹半幹壹半濕,不知過了多少年,撐傘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11)請同學們看第二幅圖自學6~8自然段。
(出示自學要求)
①看第二幅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麽?
②默讀6—8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看看多少年過去了什麽沒有變?什麽變了?並劃出相關的句子。
③全班反饋。
(12)“我”為什麽也會這樣做?(受外公愛心的影響)
設計意圖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壹種閱讀的方法之後,讓學生在課堂上去實踐這種方法,讓學生去發現重點詞句。通過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讓學生從當年外公把關愛更多地給予“我”,後來“我”把關愛更多地給予外公的畫面中,體會外公的愛幼之愛和“我”的愛老之愛都是壹種親情之愛,體會到這種親情的至純至真。以上教學中重點的語句要進行朗讀指導,同時引導學生認識排比句。
(三)學習第9自然段、
過渡語:傾斜的傘下,我得到了外公對我的愛,但我更重要的學會了感恩,所以我要愛護它,珍惜它。想想課文題目為什麽叫“傾斜的傘”?這裏面包含了什麽意思?教師總結:這真是壹把傾斜的傘,但更是壹把溫情的傘。
文章的結尾讓學生讀中思考:“我”永遠珍惜愛護的僅僅是那把傘嗎?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雨傘下籠罩著的是濃濃的親情。
(四)談談感受
在這把溫情的傘下,我們學會了感恩,懂得了回報,但是我們身邊不僅僅只有這麽壹點兒關愛,請妳舉例說壹下,並寫在愛心卡上。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壹。學文最終的目的是為育人。此環節將語文課堂延伸至家庭生活,教育學生感恩回報、珍惜親情,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和美好品格。
3.小學三年級語文《傾斜的傘》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作者對往事的回憶,以第壹人稱敘述的口吻寫了外公和外孫女兩代人之間互相為對方打雨傘的場景,表達了爺孫間純真的至愛親情。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親情之愛,教學時,我只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1、引導學生認真讀懂課文,在反復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課文對前後兩個場景的描寫,並通過想象再現兩幅畫面。壹幅是:雨的世界裏,壹個鬢發雙白的老人和壹個小姑娘同行。老人撐著壹把墨綠色的傘,傘外向了小姑娘。老人的半邊衣服已被淋濕了,但他微笑著毫不介意。另壹幅是:雨的世界裏,壹個須眉皆白的老人和壹個女青年同行,老人步履蹣跚。女青年同樣撐著那頂墨綠色的傘,傘歪向了老人。女青年的半邊衣服已被淋濕了。她似有所思。學生從當年外公把關愛更多地給予外孫女,到後來外孫女也把關愛更多地給予外公的畫面中,體會到外公的愛幼之愛和“我”的愛老之愛都是壹種親情之愛,體會到這種親情的至純至真。感悟“傾斜的傘”所傾註的所傳遞的那種溫馨的情意。
2、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等,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課文註意寫了人物(特別是外公)的神態,透過人物的神態可以窺見人物的情感變化。寫外公的神態,是由當年的“笑瞇瞇”“笑而不語”“開心地笑”,到多少年後的聲音“微微顫抖”“渾濁的雙眼淚光點點”,由其神態可以看出其情感的變化時由當年施愛於晚輩而高興,到後來得到晚輩的關愛,受到了愛的回報而激動。“我”則是有當年的“驚訝”“困惑”不解,到多少年後“心熱”“不知不覺中”“做著外公當年做過的事”。在外公愛心的浸潤和潛移默化的到的影響下有所感悟。通過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感受愛的力量,感悟不僅親人之間需要互相關愛,而且應該推而廣之,珍惜人間真情,使所有人都生活在愛的世界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