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醫五臟與五行的關系
如何理解五行與五臟的關系 稍有醫學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人體內部各個器官都是有關聯的,比如膽囊是由肝臟包裹起來的,胃臟和十二指腸也是連在壹起。不過,壹些在人體結構中相去甚遠的器官,比如眼睛和肝臟、肺臟和皮膚還有大腸,它們之間有關聯嗎?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答案是否定的,這個體系很少把人當做壹個整體來看待。肺臟就是肺臟,皮膚就是皮膚,大腸和前兩者也不挨著。因為三者從解剖學上看,其關聯程度並不高。肺臟屬於呼吸系統,大腸屬於消化系統,皮膚則自成壹個系統。如果用西醫的方法來看,與其關註肺臟和大腸的關聯,倒不如去研究大腸和小腸的聯系。 但是,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情況卻並非如此。我們小時候就應該聽說過:“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心開竅於舌、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等等說法。不光是五臟對應五官,實際上,在中醫中,類似的說法還有很多。比如:“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裏”等等。 那麽,在這個例子中,中醫的說法對嗎?我們不妨先看看生物學方面的壹些結論。很多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皮膚、大腸都是呼吸器官。在魚類中,我們常吃到的黃鱔,其魚類***有的呼吸器官腮已經高度退化,它們主要利用皮膚和喉部來呼吸。還有,甲魚和烏龜,在水中是利用泄殖腔(也可以稱之為直腸)來呼吸。在兩棲類動物中,蠑螈、青蛙的皮膚都是呼吸器官。 大家不要覺得這些動物離我們很遠,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還是胎兒的時候,在子宮內都要完成壹部從低等動物進化到高等動物的全部歷程。在某個階段,胎兒就像是壹條魚,有腮裂,還有尾巴。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確實如此。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北京自然博物館看看胎兒的發育標本。 通過上面的例子不難看出,肺臟、皮膚、大腸,在我們還是胎兒的時候,就建立了某種神秘的聯系。 同樣的例子還有,比如中醫說“汗為心之液”,“心開竅於舌”。從表象上來看,汗水和心臟似乎沒有任何關系,它是由皮膚上的汗腺分泌的。舌屬於消化道的壹部分,和屬於循環系統的心臟也不挨著。但是,看看家裏養的狗,它皮膚上沒有汗腺,散熱要靠舌頭,難道這僅僅是巧合?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盡管生物學和醫學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人體實在過於復雜和玄妙,我們還不能為每壹條中醫理論找到足夠的生物學和醫學證據。 當然,不能拿到足夠多的證據,不等於我們就徹底放棄。如果無視壹些客觀事實,壹味等著醫學的進壹步發展來解決問題,無疑將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現在,完全可以先懷著謙虛的心態來學習和了解中醫的五臟學說。在掌握了壹些基本規律,我們或許可以從養肝的角度來防治近視和白內障,或者用養腎的方式來防治耳聾。 考慮到篇幅的緣故,我們不大可能壹次就把中醫五臟理論給說清楚。沒關系,先易後難,壹步步深入,在接下來的稿件中,我們就談談五臟和五官的對應關系,以及其中的哲學道理。 肝開竅於目哲學聯想 先看看《黃帝內經》對於肝(不要簡單對應肝臟,中醫講究的是系統,不是局部器官)的闡述。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誌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生風;酸傷筋,辛勝酸。”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這些都是動物形成之前存在的演化過程。地球壹經形成,方位就確定了,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風由東方而生,也是可以理解的;風生木,好比春風使萬物復蘇;酸味只能是草木的味道。酸生肝,就是說,草木的中酸味決定了肝的產生,或者說,肝的產生是由於草木中的酸性決定的,作為人體這樣的生命體,肝是必然存在的。 肝被喻為體內的化學工廠,分解有害成份和大分子物質,合成必要的生命物質,產生能量物質,沒有肝臟,機體就不能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和物質,故可認為有木之酸必有人之肝。在食物的消化中,必經胃這壹酸性環境,胃的PH值常為2~3。總之,酸性與消化合成之關系,作為PH值的理解只是壹種便利性,當有更寬廣的含義。肝生筋,筋即肌肉,人體之所以存在肌肉,是由肝決定的,有兩種性質可以幫助理解。壹是東方生風,風生木,風和木皆為動,人體的肌肉正是為運動而存在,因此,肝的性質必然決定肌肉的性質;另壹方面是肌肉的運動需要消化大量的能量,其能量只能由肝臟代謝提供,而且肌肉過度活動時產生的丙酮酸,只能回到肝,經肝生成葡萄糖後再送到肌肉去氧化利用。筋生心,從五行相生中,為肝木生心火,從生物進化上,心臟也是肌肉,是運動的橫紋肌,低等生物先有肌肉,後有心臟,心臟可視為特化的肌肉器官。 從這些理論來看,肝主生發就不難理解了,自然界草木最大的功效就是將能量(主要是陽光)、無機鹽、二氧化碳等通過光合作用,變成有機物。肝臟同樣如此,但它和眼睛有什麽關系嗎?筆者不敢太肯定,粗略的聯想,草木對陽光是很敏感的,向日葵、含羞草都是跟著光在運動的。眼睛也是,沒有了光線,啥用都沒有。另外,肝屬東,東方是日出之地,是光明的發源地。 從現實生活的例子來看,“肝開竅於目”也被反復證明是正確的。比如說,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有些毒素則是通過淚液排出去的。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眼淚中含有能改變人體情緒的蛋白質,即苯鄰二酚和胺作用的鹽類,只能通過流出眼淚,才能排出這種有害的化學物質。 肝開竅於目,或許從這裏面能夠窺見壹二。 那麽,易怒的老人,是否更容易引發白內障和青光眼呢?有這個可能,青光眼是眼壓高引起的,經常發怒的人,尤其是老人,不僅要註意肝,還要註意青光眼和白內障。 心開竅於舌哲學聯想 和前面壹樣,先從《黃帝內經》對於心的介紹開始。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誌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地球上南方是日上中天的方向,南方生熱,熱生火,是容易理解的。火生苦,苦味是怎麽產生的,沒有苦味的東西燒焦後往往都帶有苦味,人在發燒幹渴的情況下口中常有苦味,這足以說明火生苦的道理,南方之火與熱,促使地上苦味的生成。苦生心,心臟為什麽要產生,前面肝的產生是代謝的需要,心的產生可認為是南方熱的需要,苦味的刺激也許是促進心臟活動的原動力。人體口腔對苦味的反應是迅速的吐出,而對酸的反應則是緊閉和內吸, 因此苦味的作用當是促進排出,心臟所具有的排血功能或推動功能或許與此有關。若從南方火考慮,則心的作用正應南方之火,更直接了當,古希臘學者認為心臟的作用就是把熱量帶到全身。有了專門的心臟,就有了專門的血液流動,故心生血,這種生是決定其產生的必然性。血生脾,在五行相生上,是心火生脾土,脾有統血的功能,有了血,就該有脾。心主舌,舌為心所主,也許是觀察了心與舌的關系,心火過盛往往表現在舌上長瘡。前面我們就說過,狗散去體熱的方式就是將舌頭伸出體外。 南方在天表現為熱,在地上表現為火,在體內表現為血脈。南方在天地間的這些類別都具有明顯的南方屬性,火熱及旺盛。如喜悅、歡笑、紅色等都是熱烈的象征。南方火的本來屬性是喜,其變異屬性便是憂。 明白了心開竅於舌的關系,我們在保養心血管的時候,多吃苦的東西。苦丁茶、苦瓜、苦菊等等,都有利於降低血脂,調節血壓。另外,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老人,更應該註意舌苔的表現。而且要註意,切莫高興過度。喜傷心,節假日搓麻胡牌,導致多少人突發心臟病、腦溢血死亡! 脾開竅於口哲學聯想 老套路,按照《黃帝內經》的箴言開始。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誌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在四方的中央,是水聚的低凹處,故中央生濕。有了濕潤的水份,才有可以生長的土地,故濕生土。甘者,甘肥,甘肥之食物主要源於土地生長的莊稼,《尚書》曰:土爰稼穡。故土生甘。甘生脾,脾的作用正是消化甘味的食物,因此,生命體要利用甘味食物,脾這樣的器官是必需的;反之,甘味食物促進了脾的生成。有了脾的消化作用,甘肥之物聚於體內,呈肥胖之象,即脾生肉,消化差的人常骨瘦如柴。肉生肺,在五行相生中是土生金,脾消化的甘肥之物即碳水化合物,全身除骨以外都是肉,肉都在不斷消耗氧產生二氧化碳,這就決定了攝取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器官---肺的生成。脾主口,脾的功能正常才能有好胃口。 中醫所說的脾比較復雜,現在多數人認為,脾主要指的是胰臟,當然再次強調,中醫是系統的看問題,所謂脾就是胰臟的說法不完整。應該說,脾主要管轄的是碳水化合物的處理,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代表就是澱粉,它被消化後,變成葡萄糖,進入身體的各個角落,提供能量。中央在天表現為濕,在地表現為土,在體表現為肉,在臟表現為脾,……。中央在天地間的各種表現形式都具有中央土的屬性---生長。黃是土的顏色;歌是得意和順暢的象征,因生成而順暢、高興。思是產生新想法,與土的生長屬性壹致。脾氣的變異為呃逆、不順暢。 脾有問題,有壹個典型癥狀就是糖尿病,也就是葡萄糖的代謝出現了問題,另外,低血糖患者也是脾有問題,這兩種病都是葡萄糖代謝沒有處於平衡和中庸的狀態。 管好自己的嘴巴,註意糖分的代謝,就是脾開竅於口對我們的現實指導。 肺開竅於鼻哲學聯想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 “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誌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西方經過南方火的蒸烤後,變得幹燥,在中國,西北方是幹燥的沙漠;在山林地帶,西邊的山也是幹燥的,因為日出到日落前,都受到日照。土地、動物和植物經過幹燥都變得堅硬,磚即是由土經幹燥而成,真正的金屬也是從礦土的加熱冶煉而成,故燥生金是成立的。鐵辛味就是指金屬具有的味道。植物在生長中是酸味的,成熟後是甘味的,枯萎幹燥往往具有辛味,這大概就是金生辛的理由吧。辛生肺,辛味是上升發散的味道,體內的辛味要排出體外,因此,有了肺來排出體內的氣味;肺本身帶有辛味,可視為辛味所聚所生。肺生皮毛,沒有肺,以腮呼吸的動物都沒有毛,以肺呼吸意味著可以在陸地上生存,皮膚和毛發在保暖、同外界進行物質和信息交換中(排泄汗液、吸收陽光、分泌激素等)起重要作用。此外,皮膚還可以起到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因此,肺生皮毛是成立的。 皮毛生腎,在五行相生中是金生水,有了肺和皮毛,像兩棲動物那樣通過皮膚進行水鹽代謝的機能下降很大,因此,需要專門的器官來負責水鹽代謝,故皮毛生腎。肺的呼吸通過鼻進行,肺主鼻很容易理解,鼻孔、鼻腔的大小和作用與肺是相壹致的。 西方在天表現為幹燥,在地上表現為金,在身體上表現為皮毛,……。所有這些類型都具有西方金的屬性--幹燥、收斂。皮毛的幹燥利於保溫,收斂利於隔離保護;白色是幹燥和金屬的顏色;哀聲嘆氣和哭聲是憂愁和肺氣不暢的表現,是秋氣蕭殺的景象,故屬西方。肺氣變異則不順暢,氣逆為咳。 有意思是,白種人的肺不是很好。比如流感,中國人覺得沒什麽,筆者小時候雞瘟(禽流感)見多了,很少有人大驚小怪的。白種人都不同,壹場流感下來,死人無數。當年肆虐美國的西班牙流感,把無數人送進了墓地。但當時在美華工,盡管衛生條件很差,營養也跟不上,但大家都順利挺過來了。 更加詭吊的是,肝屬東,東方人肝不好。肺屬西,白種人(原來主要是西方人)肺不好。難道大自然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腎開竅於耳哲學聯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 “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誌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地球上的北方總是寒冷的象征,寒則水氣凝聚,故寒生水。鹹味是鹽的味道,只有鹽溶於水才能產生鹹味,大海的水都是鹹的,故曰水生鹹。身體內鹹味物質的調節或水鹽平衡的調節依賴於水的作用,身體完成這壹功能的器官是腎,故曰鹹生腎。腎生骨髓,現在我們知道腎產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作用於骨髓造血細胞,促進造血機能,腎臟通過調節鈣磷代謝來影響骨的生長或吸收,可謂腎主骨髓,但古人是憑什麽知道這種關系的呢? 腎乃北方寒冬之象,寒冬大地壹片光禿荒涼景象,此時山川好比人身骨骼支撐結構,故骨和髓為北方寒水之象;骨和髓深居體中,外裹皮肉,不見天日,也有北方寒水之象,故機體有了腎,必生寒水之象骨髓。髓生肝,在五行相生中為水生木。腎生髓,髓乃至陰之象,物極必反,陰極陽生,肝為東方初生之象,故髓生肝是必然的規律。腎為北方之象,兩耳相對於眼鼻口舌,居於後邊,類似北方,可知腎主耳。春生冬藏,精藏於腎,腎精虛衰則耳鳴,是人體虛虧和衰老的基本象征,也可知腎與耳的關系。 北方在天上表現為寒冷,在地上表現為水,在身體表現為骨骼,……。這些天地間的類別都具有北方水的屬性--寒、藏。黑色是夜晚的象征,也是寒冷和歸藏的征象。呻吟是疼痛的表現,是掙紮於寒冬的象征;各臟之氣必通於外,北方之腎必開竅於頭後之耳,人在驚恐的瞬間是靜止的,與其它情誌不同,這與北方歸藏屬性相似,故北方在情誌上表現為恐。北方和腎是靜藏的屬性,故其變異表現為顫栗。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人體內最小的骨頭是什麽?耳中的聽骨。聽骨並不和其他大骨相連,在大自然的安排下,在壹個最不可能長出骨頭的地方,長出了骨頭,而且是聽覺的主要組成器官。還有,顱骨也是聽覺的壹個重要器官,聽過耳機的人都應該知道,耳機大部分就是用顱骨傳音的。 腎開竅於耳,聽起來很玄妙,但誰能否認它們之間的聯系? 中醫厲害之處是哲學 相信看了上面那些文字的讀者都有壹個想法,中醫的理論確實博大精深。但是,我們古代的大師們,沒有生物進化論基礎。沒有B超、沒有顯微鏡,沒有血液循環理論,沒有解剖學,沒有生物化學理論,他們是如何將壹些表面看起來沒有任何關系的器官聯系在壹起的呢?總不能連蒙帶猜吧。 這就不得不說說中醫的理論基礎了。中醫總體來說,都是以《黃帝內經》為理論基礎的,而《黃帝內經》又是起源於《易經》。可能在很多人眼裏,《易經》是封建迷信,是用來占蔔算卦的工具,他怎麽能登大雅之堂,甚至成為中醫理論的基礎呢? 其實,大家太小看《易經》了。他可不僅僅是算命用的,而是壹種哲學思想。哲學是科學之母,是世界觀和方法論,他是可以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不光是醫學,其他科學同樣也需要哲學的引導。 往淺了說,人是大自然的產物,而大自然,是有其內在規律的。有規律就有聯系,通過《易經》,先賢們把世界歸納為陰陽變化運動,這種運動是永遠都存在的。放到醫學和生物學上,西方科學界也有壹句名言,“所謂生命,就是物質運動的最高形式”。可以說,在哲學理論上,壹個現代人的思想高度未必能比古代的聖賢。只是現在學科分類更加細致,人們在諸多領域有了更多細節上的了解,另外也產生了很多實用工具。但究其本源,依然是那些基本的哲學思想。而且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也在進壹步證明和豐富哲學思想。 既然說哲學這麽重要,那麽他又是如何指導科學包括醫學的發展呢?古人對《易經》的壹些評價或許可以告訴我們答案。壹句話,“蔔以決疑”,這句話又是什麽意思呢?就是,當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因為掌握的信息不夠全面,或者說缺乏必要的資料和工具,出現了不能解決的問題或者不知道今後的方向,不妨用哲學思想來考慮壹下。 醫學是極為復雜的學科,人們可以登上月球,但卻不能完全搞清楚每時每刻都在使用的身體到底是怎麽工作的。比如我們前面說的那些事實,從經驗和觀察來看,五臟和五官確實有關聯,但卻搞不清楚關聯的細節。沒辦法, 只能用中醫的理論去解釋。妳可以說這種解釋是粗淺的,但有解釋總比沒有強。 實際上,在現代科學領域,隨著理論水平的提高和先進工具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學科已經更像是哲學研究,比如數學、物理。醫學今後也壹定會走到這壹步。 很顯然,我們古代的中醫大師們很早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們根據《易經》和《黃帝內經》以及各種由此衍生出來的理論來指導工作。如果說西醫代表科技,中醫代表哲學。那麽筆者相信,在將來的某壹天,隨著我們對更多細節的深入了解,中醫和西醫將走向融合,中醫哲學思想帶領著大家做進壹步的細致研究,而這些細致研究的結果,又反過來證明中醫哲學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