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客家菜這裏就有釀豆腐這道有名的菜。豆腐和肉餡都是自己做的。黃豆天天泡,早上6點開始磨,賣壹天的市。
回歸主題,其實豆腐雖然很多做法,但妳們沒發現都是大多數都是為了送飯吃的菜嗎?比如壹道麻婆豆腐,吃這個菜妳就可以吃上兩大碗飯了,因為它味道足,就是下飯菜。
所以說,吃豆腐喝酒可以,但是不搭配。因為它不是下酒菜,而是下飯菜。
再壹個是,豆腐是用黃豆做的。黃豆吃多了會賬氣,如果妳喝啤酒的話就更加是了,本來喝啤酒都壹肚子氣,還得吃豆腐,就更加賬了。
所以說,如果我們喝酒的話,就盡量選下酒的菜,比如涼拌菜,涼拌青瓜,木耳那些。或者壹些小炒,比如我回答過的,韭菜花炒河蝦,我悟空問題裏面有做法。
大家覺得呢。
不知題主說的是什麽地方的講究! 天津的大小飯店都有豆腐菜!
蔥拌豆腐!香椿拌豆腐!皮蛋豆腐!炸豆腐!
以上的豆腐小菜可多了。
都是天津普通百姓下酒的小菜!
熱菜就更多了!
麻辣豆腐!家常豆腐!魚籽豆腐!瓦魚塊煨豆腐!鍋塌豆腐!等等太多了,既可下酒,又可當下飯菜呀!
湯菜也有不少豆腐類的!
比如,砂鍋豆腐!醋椒豆腐!等等吧。
至於題主說的,沒聽說過。
歐了!
吃了全是水,尿撒了就空肚子了。所以才有這說法
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酒文化,親朋好友相聚總要小酌幾杯。可是,不像外國的威士忌,中國人喝酒都習慣就著菜壹起吃喝。至於下酒菜的種類,富人大多是雞鴨魚肉,窮苦人則是香幹、鹵花生之類。時間長了,這些搭配也就漸漸成了“標配”。
然而,在下酒菜裏,其中有壹樣東西,壹直非議比較大,甚至民間還流傳有關於它的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為什麽這樣說呢?起初,有書君以為豆腐和酒屬性相克,搭配在壹起吃喝容易中毒,可查遍資料後,我才發現我太天真。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壹般都不只有單純壹層表象上的意思,何況豆腐和酒從屬性上來講,二者搭配也並無不妥。
這句俗語,其實既有提醒我們待客之道的考量,還真正有著其現代醫學也認同不二的科學道理。下面,有書君就從這兩個方面好好為列位嘮叨下這句話的含義。
壹、作為下酒菜豆腐太低端,招待人不夠體面
自古以來,“酒”這個字就是和“肉”緊緊聯系在壹起的,比如“好酒好肉”,比如“酒肉穿腸過”等等。
武松打虎前喝酒,配的是醬牛肉。書生喝酒解悶,要了店裏最有名的叫花雞。總而言之,要喝酒,標配應該是肉。
所以,家裏辦酒席招待人的時候,主人家都習慣性會上壹些肉菜,也就是俗稱的硬菜。尤其,中國人又是極為好客和好面子的,招待人時不僅要上家裏最好的酒,還要上家裏最好的菜。
雖然這是為了主人家的體面,但更多的也顯示了壹種對客人的尊重。
可是,要是拿豆腐給客人下酒,那客人可就得有想法了。畢竟,豆腐壹直以來都是平價食品裏的典範,連大街上隨便的泥腿子都能買得起。
客人千裏迢迢來做客,酒的好壞不論,妳就給人上壹個人家裏隨便就能吃到的豆腐,這不典型的不重視嘛,妳說人家氣不氣。
並且,民間還有句俗語說,“窮不吃蘿蔔,富不吃豆腐”,豆腐的飽腹感極強,妳拿豆腐給客人下酒,還沒喝多少酒呢,客人已經被豆腐吃飽了,連別的菜都不用上了,這不是擺明了故意摳門不歡迎人嘛。
綜合以上兩個想法後,心眼小壹點的客人肯定會在心裏偷偷吐槽,妳這樣的下酒菜,還不如拿去餵狗呢。所以啊,切記,招待人喝酒,哪怕是上壹些涼菜呢,豆腐就再不要往外端了,省得招人不寒磣,“不如餵狗”。
二、豆腐內含解酒成分,用來下酒不易醉人,喝酒不過癮
中國的酒文化有著很神奇的壹面,要把人招待好了,就壹定要讓客人喝醉,哪怕微醺也行。
可是,酒又是極容易醉人的,幹喝不壹會就能放翻壹群人,至於後面的談事啊聯絡感情啊那就都沒戲唱了。所以,下酒菜的選擇十分重要。
古人壹直深諳這個道理,所以喜歡有酒有菜地吃著。通過長期觀察,他們發現,豆腐竟然是酒的克星,因為,用豆腐下酒幾乎可以“千杯不醉”。可是,壹直不醉也不行啊,那不代表客人根本沒喝好嘛。
所以,講究壹些的人家就開始刻意地不讓豆腐上酒桌。畢竟,吃了豆腐後喝酒喝了跟沒喝壹樣,還不如把豆腐拿去餵狗呢。
因為,豆腐的成分主要是大豆,而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肽。蛋白肽遇到酒精,會形成乙醇脫氫酶。乙醇脫氫酶這個東西,就是我們俗稱的解酒神器,只有通過它,酒精才能得到最大化的代謝。
所以妳看,豆腐果然是與酒“相克”的,只不過是豆腐單方面碾壓酒罷了。
綜上,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的出現,既是因為豆腐比較低廉,待客時用來下酒會讓客人覺得寒磣,還因為豆腐本身含有解酒屬性,會讓客人產生根本沒喝好的錯覺。但是,在當下來看,這句俗語已經漸漸沒有了可借鑒性,與其說是“豆腐下酒,不如餵狗”,不如說是“喝酒,壹定要用豆腐下酒”。
畢竟,當下的酒文化已經有些畸形,倘若酒桌上真有豆腐這個神器在,多少單子、合同還不手到擒來。這種既不傷身體,又性價比頗高的食物,拿來下酒那真真是美呆了。
更何況,就算是自飲,相比營養成分多是脂肪的肉類,營養成分更多是蛋白質的豆腐也應該是最佳的下酒之選。
有書君語:壹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 情感 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妳壹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復“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個人覺得豆腐壹般沒有下酒的!經典的就是花生米!和酒是絕配!
這就話主要是為了襯托出中國的酒文化。古人能發明這句話肯定還是有它真正的含義的!其實,之所有有這種吃法是因為豆腐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外還含有各種氨基酸,氨基酸可以分解白酒中的乙醇,食後能使酒通過尿液迅速排出,減少醉酒幾率,所以這句話是說豆腐能解酒。
在古代,酒是比較珍貴的東西,人們喝酒其實就是為了體驗壹下酒醉微醺的感覺,所以如果用豆腐下酒,會促使白酒很快分解,所以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把白酒給浪費了,打個比喻的說法就是不如餵狗。
喝酒吃豆腐,在我們唐山地區很受歡迎,特別是小蔥伴豆腐更是家常菜,無論貧富都喜歡吃,小蔥切小丁加鹽,香油,少許生抽,耗油,還有的喜歡加些醋,拍些蒜泥,美的很,還有壹種做法是家常炒豆腐,也很好吃,先把油燒熱,切白菜稍下鍋,加鹽,下豆腐,壹氣呤成。,上桌,開吃
個人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愛喝酒的人,喝酒吃豆腐相當於酒白喝了!什麽意思呢?就是豆腐其實是有解酒的作用。我們都知道通常解酒不管是藥品還是食物都含壹種叫乙醇脫氧酶的元素,而豆腐裏含這種元素,豆腐的主要成份是豆子,而豆子裏的主要成份蛋白肽和水。遇到酒精就會產生乙醇脫氧酶即成了解酒食物,故才會有這種說法。
我說壹件小時候發生在農村的事,看完妳就明白,為什麽農村老人會說“ 豆腐下酒,不如餵狗 ”了。
炸豆腐
記得我8歲的時候,那年正月,我奶奶帶著我和我堂弟去姑婆家做客。
我們這的農村,年前都愛煎壹點豆腐,以備正月招待客人。
姑婆很熱情,我們正月去做客,十二碟十二碗,擺了滿滿的壹大桌子菜,看得我眼花繚亂。
八十年代走親,遠的親戚最少也要住壹晚,我們去姑婆家做客也壹樣,每個表叔家都要吃壹頓飯,第二天才會回家。
午飯後,姑婆和奶奶坐在院子裏嘮嗑,旁邊擺上了果盤和水果,還有壹盤煎豆腐以及壹壺熱米酒。
只見奶奶和姑婆倒了壹點米酒在碗中,再倒入些白糖,把煎豆腐放到酒中泡壹下,夾起來吃得有滋有味。
這種吃法我和堂弟還是第壹次見,都覺得很好奇,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吃可不是我們孩子的應有本色。於是我倆去拿了筷子,端上竹椅,也坐在旁邊吃。
還別說,煎豆腐的香脆,加上香甜的米酒,還真是絕配,我們吃得根本停不下來,堂弟不停地說好吃。
但奇怪的是,我和堂弟吃了這麽多泡酒的煎豆腐,也不會醉。
客家米酒
從姑婆家回來,堂弟還意猶未盡,常常說要去姑婆家吃豆腐,有壹次還當著姑婆的面說,姑婆的臉當時就黑下來了,堂弟差點被大人揍死。
在我們農村,是比較忌諱說別人家的豆腐好吃的,特別是大年和正月,農村老人認為說這個不吉利。
"吃豆腐"在農村並不是占別人便宜的意思,而是指吃喪事宴。
豆腐有壹定的解酒作用,豆腐下酒人不容易喝醉,喝酒沒感覺,有浪費酒的嫌疑。再加上別人吃了妳的煎豆腐下酒,天天念叨著去妳家吃豆腐,妳說膈應不膈應,所以農村老人才說“豆腐下酒,不如餵狗”。
其實,不單是甜米酒泡煎豆腐好吃,甜米酒泡 煎薯包 也好吃,如果妳們沒吃過,可以去嘗壹下。
當然,現在人們生活水平好了,吃什麽都沒有味道了,不像二三十年前。現在的人吃甜米酒泡煎豆腐,應該不會吃得流連忘返。
贛南薯包
妳好,這可能是老話了,現在豆腐和酒是可以壹吃食用的這兩種食物並不相克,可能會有壹點影響妳蛋白質的吸收,其實沒多大差別,可以放心大膽的吃,畢竟現在 社會 美食 多種多樣的搭配,只要 健康 沒問題, 美食 這種東西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