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身描繪的牡丹壹如妳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 走筆至此擱壹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妳嫣然的壹笑如含苞待放
妳的美壹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妳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妳眼帶笑意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妳
妳隱藏在窯燒裏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 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 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妳
在潑墨山水畫裏 妳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妳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妳眼帶笑意
第壹段其實已經清晰地說明了歌詞所描述的對象,“我”壹邊為素胚上色,壹邊思念壹個曾經邂逅的如青花瓷壹般秀麗的江南女子。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畫不下去,縱是丹青聖手,瓶上的牡丹終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憂傷。從文筆和選用的意象來看,開首直敘,並不詞藻華麗,但是已然奠定全篇清韻雅致的基調。值得壹提的是“去到”是典型的臺灣的說法,改成“去了”更符合內地的語言習慣。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全文的點睛之語,優雅而深情。有人誤認為“天正在等煙雨”等說法,是因為對青花瓷還缺少壹定的了解。“天青過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極少,也是最美麗的顏色。這種釉色必須在煙雨天才能燒出來,(以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其實主要是濕度)所以說,煙雨天時出現天青色的決定性條件之壹。“天青色等煙雨”不但詩話了語言,而且串聯“而我在等妳”彰顯出伊人於“我”而言多麽的可貴。再加上動人優美的旋律,令人如聞天籟。“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裏”畫面感極強,壹石三鳥,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見景色,更以景襯情,唯美的場景給思緒抹上了淡淡的傷感。“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妳伏筆”依然秉承壹邊勾勒青花壹邊展開思緒,而伏筆壹詞其實對以後的結局作了暗示。“我”是否與曾經邂逅的女子緣悋壹面呢。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妳眼帶笑意”
同樣的旋律再次吟詠,壹個“暈”堪稱絕妙,什麽是暈?我舉個例子,當妳把壹滴墨汁滴入壹碗清水,看他緩緩擴散,這就是暈。人說:“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朦朧的月光下,結局竟真的被打開了?朝思暮想的伊人看到了麽?“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妳眼帶笑意”本句是壹個標準的倒裝,是的,看到了,如真似幻,似乎壹切都融入了江南的美景裏,似乎是個喜劇結局。然而筆者更傾向於認為這是“我”久念成癡,眼前出現了幻覺,朦朧月光消逝,不過更相思。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妳
妳隱藏在窯燒裏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 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 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妳
在潑墨山水畫裏 妳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倒敘手法,交待和伊人匆匆相見,匆匆話別的來龍去脈,依然是壹邊勾勒壹邊追憶。不得不說方文山有著天生的對文字的敏感,連續三個惹字用得極妙,雖然“簾外芭蕉惹驟雨”活剝自前人詩句。順便說說,這種方式也叫做“無理而妙”,最早來自元曲,顯然驟雨不是芭蕉惹來的,這樣說沒有道理,但是味道就出來了。
反復吟詠最動人的兩段旋律,並重復歌詞,直道柔濡的江南煙雨把所有的聽眾都全部融化……
轉發前註明原作者,如果同意我的觀點而且欣賞我的文筆可以去看看我填的詞,雖然描寫對象不壹樣,但個人還頗為自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