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精選15篇)
當細細品完壹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壹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1
我常常問自己我為什麽讀書,大概理由有三:消遣,尋找***鳴,了解異域文化。消遣可以說是最大的訴求,或許說很遺憾就算已經是成年人,閱讀小說還是停留在讀情節,於是就有了第二個理由的支撐,尋找***鳴。這本小說的人物,哪個我最喜歡?哪個更像我?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性格缺陷,我要怎麽變更好?當然對於讀異域文學,了解他們的文化也是壹個大的出發點。大致相當於行萬裏路,這對於壹個囿於繁瑣生活,房貸,工作壓力的人,是壹個很好的解脫。
那讀科幻小說是為了什麽呢?我不太確定。之前看過劉老師的三體,看得太快有壹些趨於表面,看這本流浪地球雖然跟最近的口碑有關,但也是讓我沈浸其中。恢宏,想象力,學術詞匯,人類的未來,最重要的希望。我覺得這本書傳遞的最大的價值觀是人要有希望,或者理想。全本書「希望」這個字眼閃現了人性的光輝。但對於書中主人公的人格,形象,我還是無法體會到壹個豐滿的形象。或許這不是關鍵吧,對於科幻小說。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2對於自己來說,壹直排斥科幻小說,也許是自己腦洞不夠大開,也許是因為自己物理壹直沒有學好,亦或是因為自己膽小,不敢去看地球如何而來,地球將如何不復存在,想想都害怕,小時候,村裏死個人,我都能嚇得得去“收魂”。要不是因為拍成電影,也不會去看《流浪地球》這本書,《三體》早就在書架上兩年了,但是遲遲沒有去打開,因為腦海裏無法構想,讓自己會看的很痛苦。
在這本書裏人性的東西我沒有看出多少,或許是自己才疏學淺,看不懂不能怪,比較贊同選擇希望,任何時候都應該選擇希望的,有了希望才有活下去的勇氣。個人比較好奇的是,經歷那幾個時代,吃飯問題怎麽解決,不知道電影裏有木有解決。
但是這不妨礙好評如潮,最起碼電影給國人爭臉了,雖然我也沒去看電影。懵懂的我,對外太空的知識知之甚少,也就不去探索了,了解壹些皮毛而已。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3在國內的科幻小說界中,我想劉慈欣應該算是很有名的的。特別是他的作品——《流浪地球》還被改編成電影。《科幻世界》對他的評語是:宇宙送給我們壹個劉慈欣,劉慈欣送給我們無數宇宙。他的其中壹部短篇作品《帶上她的眼睛》也被選入中學課本,但要說我最喜愛的壹篇卻絕不是以上兩篇,盡管以上兩篇也很優秀,但最能觸動我心的還是《朝聞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篇文章完美的體現了人類對於真理的渴求,令我最為震撼的時刻就是他們義無反顧走上真理祭壇的那壹刻,那樣壯觀的場面甚至超越了之後他們變成無數火球升上天空的時刻。還有那無盡的宇宙的壹隅,連排險者都無法知曉的問題——“宇宙的目的是什麽?”
連方琳盡力也無法扭轉的,文文對於宇宙的渴求和早已被決定的命運。全文的最後,作為母親的方林只能又重復了壹遍那話:“不知道,我怎麽知道呢?”。對啊,我們無法了解的的確太多了,但人類的未來還有著無限長的路呢。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4看完《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後,真的是震撼人心,不管是劇情上還是特效上,都展現了中國的強大。
從2050年,太陽即將爆炸,於是人類開始了長達17年的“流浪地球”計劃,幫助地球逃出太陽系。但由於木星引力的影響,地球將會與木星發生碰撞,眾人團結壹心,經過不斷的努力,將木星引爆,並借助爆炸的沖擊波逃離了木星的引力之外。
在地球撞向木星的最後15分鐘,人們仍在不停嘗試著尋找著解決的方法。他們並沒有失去信心,坐以待斃,而是團結壹心,***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最終他們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全人類!
希望與堅持是***存的。就像走在漆黑的巷道裏,只有堅持下來,走到最後,才能看到光明。同樣,如果在困難面前退縮了,那又怎能看到希望呢?只有奮不顧身的走下去,希望才會給妳帶來喜悅,帶來光明。
最後,希望大家抽空去看看這部電影吧!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5大劉的這篇短篇小說真的是挺短的,沒用多長時間就看完了,因為是改編成了最近熱門的電影,才有興來讀。說實話,看大劉的短篇小說並不會引起太多的趣味與深思,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看完了三體這部既趣味十足又引人深思的長篇小說後,再去看他的短篇小說,襯托得就會具有明顯的差異,似乎帶著對讀三體時的感知只會帶來失望吧。
盡管是壹篇很短篇的小說,大劉也加入了對於人性的思考這壹部分元素,最讓人映像深刻的應該就是:因為人類天性對於別人的不信任,那種歇斯底裏的報復欲,而將拯救地球的那五千多人無情的凍死在冰面上,諷刺的是痛恨並處死這五千人的其他所有人,確因為他們而都活了下來。這也應該是整部小說最精彩的壹部分吧,重要的轉折點。也許其他所有都是次要的,都是為了突出人性而做出的必要敘述,這才是壹部小說的正真價值吧。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6太陽系即將毀滅,人類將地球家園推離太陽系軌道,往半人馬星系去,歷時2500年,100代人。這時,人們會發現,除了生存和生命本身,其余對功名利祿,出人頭地的追求都無甚意味,職位和金錢都不再值得耗費思慮,就連愛情都無價值,親情也可以隨意舍棄。人生價值的排列僅僅在於去往逃生道路上,那條長長隊列的先後。
而人類的可悲在於對生命的感悟,並不能致死地而後得只有在懸崖勒住馬轡,看見碎石自馬蹄處墜入無盡不見底的深淵的那壹刻,那壹剎,才能突然體會到生命的分量,才能在人生的圓餅圖上,把它從壹輪新月瞬間標註成了壹個圓盤。
但還好。生活,生命的意義會在煉獄時頓悟,也會在天堂裏發現。
看慣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如置身隔絕凡塵的世外桃源,亦會豁然開朗,看向遠方。亦會不再拘泥那些看似重值千鼎,實則輕如鴻毛的塵事,而是著眼人類不過短短幾十年的壽命本身。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只道生活,無顧功名,大概與此無異。
保護好地球,足矣。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7從《三體》知道大劉,看了壹點點,篇幅過長還在閱讀過程中,同是雨果獎的《北京折疊》也看到豐富的想象力和對現今世界的解讀。只有簡單涉獵科幻的經驗看完了《流浪地球》。
大劉的想象力很是值得稱贊,雖沒三體精妙,但卻能有人之不能想,帶著地球壹起流浪,厲害。只是在這流浪途中,似乎沒有了人情味。宏大敘事和全局觀念雖在其中,但大劉因為這更大的災難而放棄了生活中的最基本感情:夫妻之情。當妻子面對丈夫的出軌沒有絲毫波瀾時,讓人不解。在我的理解下,地球流浪是個常年累月的事情,不是壹朝壹夕,在這長久的生活中,即便是大災難情感這樣的東西還是不會消失,不會不珍惜。也或許是大劉的短篇,沒有空間去展開這樣的情節。不,應該就是在這樣的描述中,他不抱有這樣的家庭觀念,心中因為有了所謂的全局觀念就舍棄了小情懷(但卻是不朽的情感)。但他也描述了其中主人公的愛情、後代……
對於瞬間美好的描述(泡沫的絢爛),以及對地球的渴想,都是很能引起情感***鳴的。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8說實話,我是學渣。評論裏面各種物理學霸的科普其實我都不是很懂,雖然有些是高中物理知識。
小說很精彩,但我更喜歡電影的版本。
作為壹個物理白癡,我只有以下這些感想:
1.如果我們當下生活在壹個良好的環境,但這種優越的生活條件是建立在後代子孫痛苦之上的,我想我們這壹代人也不會覺得高興。本書的男主提到,當他聽到那首贊頌太陽的歌時,想到將來他的第壹百代子孫生活在壹個美好的星球,感動到流眼淚,即便第壹百代子孫的福祉是建立在前九十九代子孫的痛苦之上的。
2.在看到電影裏莫斯向全球宣布“流浪地球”計劃宣告失敗時,裏面有的人用槍自殺;有的人則稍微幸福壹些,能跟家人相擁,度過最後的時光。我則握著我的愛人,試圖記住他臉龐上的每壹根毛發,每壹條皺紋。雖然這只是電影,雖然還沒有到世界末日,但影片結束時我由衷地感到幸福,能握著自己愛人的手,而且大家都還活著。真是太好了。
因為我是又感性,又矯情,物理又不好的人,所以在我看來,整部戲的內核就是在表達家人的重要性。
如果問我死前我最想做什麽事?我想應該就是這件了——再好好看妳壹眼。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9得知電影要上映,搜索到小說看了壹遍,氣勢很恢宏,人物形象不夠豐滿,這是我的初次感覺。
今天,看了電影,前面的鋪墊很長,故事也完全改變了,其實壹開始我是失望的,但後面慢慢漸入佳境,到了韓朵朵通過廣播,要求增援那壹段,我居然哭了。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雖然故事情節老套,但畫面唯美深邃,蒼涼悲壯,在3D的效果下,也令人動容。
回來後,又看了壹遍小說,覺得修改故事也很正常,小說中的原故事確實不適合搬上大銀幕,用上這個故事,雖然是老酒,也算用了個新瓶。只是不知道大劉對於這個改編是否滿意?
再說句題外話,得知這篇小說是《三體》之前的作品,我不禁在裏面尋找它的影子。當我在大屏幕上看到大劉的名字時,我甚至為他感到驕傲,那麽多年的堅守,最後的成名,是多麽的不易!可是,壹個心中有著整個宇宙的人,應該不覺得寫小說和成名是最重要的吧?他的世界應該不只有賺錢和買房吧!但是,他肯定是願意讓更多的人看到他的書的。
硬科幻,我無法企及的領域。我甚至已深深覺得能將自己寫的小說搬上大銀幕是壹件多麽了不起的事,而這小說,不是小情小愛,而是———硬科幻。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10看過電影後再看小說,感覺不完全壹樣,還是說說電影《流浪地球》觀影體驗:越來越喜歡吳京塑造的每個角色!整部電影看完哭了三次,朵朵發自內心的求援,對希望做出了最好的理解,喚醒了那些為了與家人最後短暫相聚而撤離的救援隊伍,詮釋了希望的意義;在壹切都是程序控制、測算精準的分析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面前,感嘆在危急時刻只有中國人勇敢的站出來拯救世界、拯救地球。在最怕死的人身上看到了對生的渴望和對全人類的貢獻;在經歷了17年領航出征任務,已經辦完交接手續的最後壹天,劉戶口的爸爸選擇了犧牲自己沖向木星、點燃木星、帶全人類回家的時刻淚流滿面……我們的地球是需要每個人去愛護和保護的,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和教養,在災難面前只有我們的祖國才能真正的保護我們!看了流浪地球為我們自己的科幻電影有了這麽大的突破而開心,更為了那些讓我們可以在這和平發展的時代裏實現夢想的人而自豪,為我們可以幸福快樂的生活而慶幸,中國雄起,中國威武,中國最棒!!!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11電影很棒,卻並不棒在電影本身,而在於其背後社會意義,開創性且完成得還不錯,便成就了票房奇跡。
但我始終認為,文藝作品的社會意義不該高於其藝術價值。
很多人並不這樣覺得,覺得壹定要有深刻意義要影響社會到什麽程度才能堪稱偉大堪稱經典。但是這樣的標準本身就太過於功利性,文藝作品給人帶來的力量不是標語性,更不是壹步到位的。文藝作品是給人以靈魂上的***振,再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意識形態的。甚至很多時候,文學作品是滯後性的,是在思想萌發之後才有相應的作品產生。所以,壹昧追求壹部電影或者壹本書籍能有多大影響力,是我壹直不認同的評價標準。
因此,電影並不讓我覺得符合高票房的期望。
而電影過後反觀原著本身,卻讓我驚喜。深度比電影高出幾個等級,篇幅雖然短小精悍,但好像比起三體在文學敘述上的流暢性還有過之而無不及。文中很多地方對人類依然是壹針見血,集體無意識下的憤怒被諷刺得淋漓盡致。地球派真的是錯的嗎?無法被證實。
但世上只能存在壹個真理。
很值得壹看的大劉作品,推薦。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12《流浪地球》是科幻作家劉慈欣創作的`科幻小說,它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把地球當作交通工具,向宇宙深處航行、尋找新家園的故事。航行的路上危機四伏,人類為了能在2500年後抵達新家園,開始了爭分奪秒的戰鬥。
整本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男主爸爸說的壹段話:我們必須懷有希望,這並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前太陽時代,做壹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懷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
今年我們過了壹個不平凡的寒假,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打破了往日熱鬧的過年氛圍。疫情之下,沒有壹個人可以置身事外,我們全家雖然呆在家裏,仍時刻關註著疫情的變化,盡管有些不安,但是每天看到電視裏的新聞報道,讓我知道很多人默默的支持著武漢。人們捐款捐物,三萬多名醫護人員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到武漢救助病患,科學家們奮戰在科研壹線,研制抗病毒疫苗。我相信,只要全國人民團結壹心,懷有希望,壹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讓武漢不再“流浪”,大家壹起加油!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13我們就退壹萬步說:人類將自豪地死去,因為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
被這句話感動,壹直相信這是人類面對浩劫時最大的驕傲。就像那5000名科學家壹樣,即使真的死去,依然像雕像壹樣站立!
想起電影《絕世天劫》裏的壹段臺詞,我想這不是大劉筆下人類的傲慢,而是文明層面上,生而為人的尊嚴。
“我今晚不是以美國總統的身份向各位發言,我也不是壹個國家的元首,而是人類的壹員,人類面對的最大的挑戰。聖經上說這是世界末日,萬物毀滅。不過這是地球歷上人類首次有能力避免遭到毀滅,我要讓大家知道,我們已經盡壹切努力避免這場浩劫,人類追求的知識結晶,對科學的苦心鉆研,冒險飛向太空的努力,現代科技的成果和想象力,甚至來自戰爭的經驗,都為這場生死戰提供利器,在多災多難的歷史上,人類曾經犯過多少錯,人類曾經受過多少苦難,經過這麽多年。只有壹種情操,能讓人類繼續存在下去,那就是勇氣,全世界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十四名勇士身上,他們將飛向太空。讓全球的人類目睹妳們的英雄事跡,願上帝保佑,祝妳們好運。”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14今天,我看了壹本已改編為電影的科幻小說,名為《流浪地球》。它講述了壹個從太空技術的視角探討地球未來的多種可能性,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把地球當成交通工具,向宇宙深處航行、尋找新家園的故事。
《流浪地球》所講述的未來,是生存環境非常嚴酷的未來;在種種有關與地球未來的設想中,“流浪的地球”是其中的壹種可能的設想。但是,《流浪的地球》也對未來保持著開放的態度,讓更多青少年讀者和科學家們來提供答案。
對於《流浪的地球》這本書,我比較推薦“超新星際元”和“流浪地球”兩段。因為“超新星紀元”寫出了人世間的善與惡;“流浪地球”寫出了地球人民面對危難時眾誌成城和就算只剩壹絲希望也不放棄的精神。
“超新星紀元”講的是壹顆直徑為太陽的23倍、質量為太陽的67倍的恒星爆炸於離太陽系很遠的宇宙中,但因為爆炸後產生的能量過大,那龐大的能量進入到太陽系,並對地球造成了傷害,令整個地球上13歲以上的人在它到來的幾天後會死亡,屆時,整個世界就只有13歲的和13歲以下的人了。
這本書給了我面對挫折時那源源不斷地勇氣,也告訴了我群體的力量是強大的。
流浪地球讀後感300字 篇15今天看完了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知道這本書還是因為前陣子大火的同名電影。電影我沒看過,但劉老師的《三體》之前有看過,確實是腦洞大開。這次正好出差時再機場看到這本書,於是買來看看。
《流浪地球》裏有幾個短篇故事組成,流浪地球是其中的壹篇。故事依然超現實主義,讀完了讓人有種“哇,還可以這樣操作!”的感嘆!
比如地球兩極之間的通道,完全依靠地心引力來做動力,實現兩地之間的通行。簡直不要太方便。可是,這個“南極庭院工程”充滿了危險,於是,壹艘“落日六號”的飛船就被困在了地殼中,形成了另壹個故事。
書中人們對宇宙、外太空的探索特別熱情。當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前往地心、宇宙遨遊、冷凍睡眠、電磁戰爭...像是壹個個未來大片的感覺。不過,總覺得有莫名的熟悉感,不知道是不是在哪個電影裏曾經看到過類似的情節。
有的小故事之間有關聯性,看壹遍可能還理不清,多讀幾次會有不壹樣的領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