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西廂記》最突出的成就是從根本上改變了《鶯鶯傳》的主題思想和鶯鶯的悲劇結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愛情上堅貞不渝,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並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美滿結果的壹對青年。這壹改動,使劇本反封建傾向更鮮明,突出了“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主題思想。在藝術上,劇本通過錯綜復雜的戲劇沖突,來完成鶯鶯、張珙、紅娘等藝術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動鮮明,加強了作品的戲劇性。
2.《西廂記》的曲詞華艷優美,富於詩的意境,可以說每支曲子都是壹首美妙的抒情詩。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通過林黛玉的口,稱贊它“曲詞警人,余香滿口”。
3.《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傑作,對後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作影響很大,《牡丹亭》、《紅樓夢》都從它那裏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二:簡易的回答
大約在關漢卿進行頻繁創作活動的同時,元代劇壇又綻開了壹樹奇葩,這就是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如果說,關漢卿劇作以酣暢豪雄的筆墨橫掃千軍,那麽,王實甫所寫的具有驚世駭俗思想內容的《西廂記》,卻表現出“花間美人” 般光彩照人的格調。劇壇上的關、王,如同詩壇上的李、杜,是壹前壹後出現的兩對雙子星座。 作為劇本,《西廂記》雜劇表現出的舞臺藝術的完整性,達到了元代戲曲創作的最高水平。明初的賈仲明環顧劇壇,提出“《西廂記》天下奪魁”,壹錘定音,充分肯定了《西廂記》在文學史上的位置。
額外:
“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這壹美好的願望,不知成為多少文學作品的主題,《西廂記》便是描繪這壹主題的最成功的戲劇。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者王實甫,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他壹生寫作了14種劇本,《西廂記》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這個劇壹上舞臺就驚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愛,被譽為“西廂記天下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