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我戴了個耳釘,被爸媽說成是壞孩子

我戴了個耳釘,被爸媽說成是壞孩子

1

我姐考上大學的第壹天,就去打了耳洞,戴上了她早就看中的壹款耳釘。

在大學,我們都會有過這樣的情況:那些平時在家裏不敢當著父母面前做的事情,到了大學之後,就可以盡情去做了。

在這之前,我姐根本不敢戴耳釘,如果在家被發現沒有好好學習,都會被姑姑她罵得很慘,更別說像戴耳釘這種看起來這麽叛逆的事了。

高中那會,有壹次她看到班上有個女生戴了壹款超好看的耳釘,她把這個事分享給我姑姑聽了之後,只是說了壹句:“我覺得那款耳釘好好看啊”,就被姑姑她罵得狗血淋頭。

“好看什麽好看,那種女生妳千萬不要學,只有壞女孩才會戴耳釘。”

我姐聽到姑姑的語氣不對勁,於是急忙笑著解釋說:“我就這麽說說,我肯定不會做那種事情的啦。”

姑姑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有壹種說法,叫做“只有壞女孩才會做像戴耳釘這種叛逆的事情,好女孩哪裏會戴什麽耳釘。”

只是那時候的女孩子們不知道幾年後的她們,耳釘就是壹種日常首飾,沒什麽大不了的。

那為什麽就叛逆呢?

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會問,那個年紀,多說壹句不合大人意的話,就是“頂嘴”了。

2

但是我姐終究還是沒能忍住去戴耳釘。

她高三快臨近高考的時候,在微信上給我發了三款耳釘的照片,悄悄問我:“妳覺得哪款比較好看壹點呀。”

那個時候我還在讀高壹,班上根本就沒有戴耳釘的女孩,就連對耳釘的概念都沒有,我好奇地問了我姐壹句:“姐,這是啥啊?”

我姐給我發來了壹個得意的表情包:“沒見過吧,這叫耳釘,很潮的呢。”

如果我姐不跟我說這個事,我可能高中三年都不知道原來還有戴耳釘這麽酷的壹件事情。

後來我姐偷偷給自己戴了耳釘,周末回家的時候,她就自己壹個人騎車回去,再以學習為理由,不管是吃飯還是看電視,都躲在房間裏,生怕被姑姑看見自己的耳洞。

但紙裏是包不住火的,有壹次姑姑事先沒告訴我姐,就去學校給她送晚飯了,於是姑姑在教室裏看到了戴著耳釘的姐姐。

那天我姐被姑姑當著全班人的面,狠狠地罵了壹頓。

姑姑指著她的耳釘,大聲地問道:“妳看看妳,全班就妳壹個人戴這種亂七八糟的玩意,真是不像話了,妳還有壹個高中生的樣子嗎?”

我姐全程壹句話都不敢說,那天過後,她默默地把耳釘給摘掉了,她生怕自己被大家貼上“壞孩子”的標簽。

而除了我姐之外,現實生活裏的大多數我們都是這樣,因為害怕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那些看起來叛逆的事情,我們根本都不敢去做甚至是去想。

但在長大後,我們就會發現,這些事情真的很正常,和叛逆壹點關系都沒有。

很大壹部分原因,只是壹群大人害怕我們過早接觸而已,但為什麽不能過早接觸或者說過早接觸有什麽危害,那些大人其實也不知道。

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強加在我們身上,然後還冠以這是關系呵護。

3

但是我們就活該被罵嗎?

我其實很反感父輩口中“叛逆就是壞孩子”這套說法,也很反感我們只要發出壹點不同的聲音,父輩就對我們的想法如臨大敵。

高三那年,有過這麽壹件事。

當時距離高考,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我們學校的教室沒有空調,而且夏天的廣東真的很熱,在教室裏呆上壹個小時,都能熱到汗流浹背,壹天下來我至少要洗三次澡。

這樣的環境我真的沒心思學下去了,於是我跟班主任說,“我想回家復習兩個月,學校實在是太熱了,沒法復習下去了。”

但是在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班主任的臉色都變了。

我還記得她這麽跟我說道:“我能理解妳的想法,但是大家都這在堅持,不可能說因為妳壹個人覺得受不了就回家,這樣對其他人也不公平。”

這樣的想法,在班主任的眼裏,壹定很叛逆吧。

我有點生氣地反駁道:“難道就活該讓我們每天汗流浹背地在復習嗎?”

但是她還是以“這樣的想法就不應該有”的理由,拒絕了我的要求。

雖然說最後在我強烈的要求下,最終還是實現了回家復習,但整個過程下來,我都能體會到,似乎所有人都覺得我這樣的想法是很叛逆的。

或者這麽說才對,大家覺得我就不應該有這麽叛逆的想法,那幾個月裏,我反而成了大家眼中的壞孩子,大家都覺得憑什麽我就可以回家復習。

回家之後我想了很久,都想不明白,有壹點叛逆的想法到底怎麽了,為什麽就不能出現壹點與眾不同的聲音呢?

就像我姐戴個耳釘那樣,做點不壹樣的事情,怎麽就成了姑姑口中的壞孩子呢?

更可怕的不是我們叛逆,而是這背後有著壹個強大且可怕的邏輯,妳不聽我的,就是在犯錯,如果妳還逆著來,就會遭受懲罰。

這像不像是壹種簡化版的“奴才”教育?

妳想有自己的愛好,不行,因為父母不同意。

妳想主動選擇哪個專業哪個大學,不行,因為長輩不同意。

妳想畢業後選擇留在某座城市,不行,因為妳永遠都說了不算。

4

其實我們做壹些叛逆的事情,真的沒有父輩想象中變得那麽壞。

而且難道說,我們做了壹些看起來叛逆的事情,就真的叛逆了嗎?

上大學壹年多,我掛科的課少說都有三門了,在老師家長的眼中,這樣的結果只有壹個可能,那就是我平時沒有好好學習,肯定又打遊戲了。

但是我真的是把時間花在了打遊戲上面嗎?

並沒有,因為想做壹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學壹些自己喜歡的技能,甚至說我連打遊戲的時間都沒有了。

而那些掛掉的科目,我心裏也不是沒有數,我早就計劃好了,反正在畢業之前,把所有的科目都過了就行,為什麽非要糾結我是不是掛科了呢?

我們都很清楚,那些看起來很叛逆的事情,其實並不是真的就叛逆了,只是說我們做的壹些事情,可能父輩並不能理解我們,就給我們貼上了“叛逆”的標簽,於是就認為我們學壞了。

我姐不會因為戴了個耳釘,就變成了姑姑眼中的壞孩子。

我也不會因為大學掛科了,平時就是把時間花在了打遊戲上面。

我也不想掛科,但現在叛逆壹點,掛掉幾門課,花點時間去做壹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再把時間安排妥當了,在畢業之前把掛掉的課通通給過了,這樣子到底有什麽問題?

而父輩卻總是用他們的那套理論,看不得我們做出壹點叛逆的事情,甚至用強迫的方式來糾正我們的行為。

他們還會給妳解釋說:“這都是為了妳好才這麽做的,我想妳也不想做個壞孩子吧。”

可叛逆就等同於壞孩子嗎,我們非要按照父輩的理論去做,才是正確的嗎?

這個世界上叛逆的事情多了去了,甚至說父輩有些行為,在我們眼中也是“叛逆”的,可我們有曾說過壹句不對嗎?

如果說叛逆就不是好孩子了,那我寧可做壹個父輩眼中的壞孩子。

起碼我的生命還是屬於我自己的,走彎路吃苦頭不可怕,可怕的是妳沒有機會去選擇。

最後

我們95後,常常是父輩眼中最叛逆的壹代人。

可也正是因為這壹份叛逆,才讓我們95後這代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選擇性,讓我們眼中的世界變得多彩起來,而不是說只局限於去做壹個乖孩子。

好像大家都忘了,我們為什麽要“叛逆”,我們叛逆的理由是什麽。

並不是說為了叛逆而叛逆,而是說為了我們自身的成長,這也是我們這代人被父輩誤解了太久太久的壹點。

可能這世界根本就沒有“叛逆”壹詞,只是壹些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口中的某種絕對行為,就把“叛逆”當成了壹種錯誤。

可這本身就是不對的,所以我寧願自己成為壹名“壞孩子”。

我們95後,從來都不認同叛逆等於壞孩子的說法。

而我們那些在父輩眼中叛逆的行為,也恰恰是我們95後最不後悔去叛逆的。

等妳長大了,妳會發現,初中課堂上最愛和老師頂嘴的男生,長大後往往比其他人更有格局,心胸更加寬廣,目光更加長遠。

那個高中就會化妝的女孩子,在同類群體裏,她會更加勤奮刻苦。

那個大學常常不守規矩,東跑西跳的人,他的人生要比其他人更加豐富,經歷得更多。

與其做個經歷過荊棘的人,也不要當個乖乖順順什麽選擇也沒有的好孩子。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