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筧,壹年生草本植物,生於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性喜高濕,耐旱、耐澇,具向陽性,適宜在各種田地和坡地栽培,以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較好。其發芽溫度為18℃,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
中醫做藥用,《本草綱目》中是這樣寫的:馬齒筧“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
又根據有人介紹:馬齒莧曬幹之後,藥用價值高,適當的吃壹點,對身體的 健康 有益,可以治療腳氣浮腫、心腹脹滿,小便澀少、產後虛汗等癥狀,同時還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的功效,還可治療膿血、血淋、帶下等獨立癥狀。此外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
馬齒筧還可以作為食品食用,將馬齒莧煮熟用蒜泥涼拌,可以作為涼菜,也可加肉炒吃,用馬齒筧做餡兒,做包子、包餃子、做餛飩,也是壹種吃法。
現在,有人建議用馬齒筧泡水喝以 養生 。在這裏,本人想用自己親身 的體會說說到底是什麽東西。
實際上,馬齒筧在農村是很不受待見的壹種野草,其繁殖力特強,與莊稼蔬菜爭奪養料,生命力頑強,離土之後,很長時間能夠存活。作為飼料,牛羊不吃,用來餵養小兔,會造成兔子拉稀。大多用來剁碎漚制作為豬飼料。
在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人們把馬齒筧當做食物用,本人曾經吃過三年之久。實事求是說,除了能夠填充肚皮之外,幾乎沒有絲毫作用。至今想起,還有想嘔吐 的感覺。講到浮腫,很多鄉親以吃馬齒筧為主,身體照樣浮腫。
也許是本人頑固,到現在為止,能夠泡水喝的,大概只有茶葉於咖啡。
我們的祖先很聰明,凡是能夠適宜吃的,適宜喝的,都給我們篩選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如稻米,茶葉大白菜等。
既然馬齒筧如此神奇,為什麽直到現在,依然被當做野草清除。如果當做蔬菜種植,當做保健品制劑原料栽種,其產量應該是相當可觀的。
也許有人會說,《本草綱目》中,不是明明白白的寫著有醫藥作用嗎,我們知道,是藥三分毒,再者,有病吃藥,最好不要無病呻吟。即使真的有保健作用,也許微乎其微,希望壹天喝幾杯馬齒筧泡水,就能夠保證身體 健康 ,也許是異想天開。
最近幾年,用野草泡水飲用能夠治病 養生 的說法,層出不窮,如,車前草,蒲公英,苦菜,等,更有甚者有人謠傳,蛤蟆草也可泡水喝,結果,不少人喝了以後中毒。
建議朋友,不要聽風就是雨,泡水跟風。渴了喝茶,餓了吃飯,病了吃藥,萬萬不可無事生非,聽信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