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論文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論文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感受數學,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接下來我為妳整理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論文,壹起來看看吧。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論文篇壹

 數學源於生活,又廣泛應用於生活。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是小學生的數學素養之壹。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就是通過將數學教材中枯糙、脫離學生實際的數學知識還原,取之於學生生活實踐並具有壹定真實意義的數學問題,以此來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新版的小學數學課本也正朝這個方向在努力。如何運用新教材,創造性地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使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生活,從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養,是我們不斷實踐和探索的主題。

 壹、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因此,數學教學,只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教學才能煥發生命活力。

 1.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同時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如教學循環小數概念時,我先給學生講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從前,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在說從前山上有座廟,通過實例讓學生初步感知?不斷重復?,再舉出自然現象?水?汽?雲?水?的循環引出?循環?的概念,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2.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和法則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因此概念法則的教學也就必須在生活實際中找到相應的實例,並引導學生從直觀入手從而抽象出來,逐步加深理解和運用。例如:在教學應用題常見的數量關系時,學生對於?工作效率?墜ぷ魘奔?工作總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為此,我在教學前,在班裏舉行了壹次口算比賽和跳繩比賽。教學新課時,聯系兩次比賽活動,學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這壹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在學習?接近整百整十數加減法的簡便算法?中,有這樣壹題:128-96=128-100+4,學生對減100時要加上4 難以理解。我便設計了壹個?買東西找零錢?的生活實際:我要過生日了,媽媽帶了128元錢去商店買壹個96元的布娃娃準備送給我。媽媽付給營業員壹張百元鈔票(應把128元減去100元),營業員找回4元,(應加上4元)。所以,多減去的4應該加上。這樣的?生活教學?例子,通過生活經驗驗證了抽象的運算,而具體的經驗更提煉上升為理論(簡便運算的方法),學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記。

 讓數學回到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是有用的、有必要的,從而激發學好數學的願望。

 二、讓數學知識回歸學生生活

 學習是為了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知識也只有運用才能被學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實踐運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掌握了某項數學知識後,可以有意識地創設壹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的情境。例如,在學習了利息後,讓學生去銀行了解利息、利息稅等有關知識,讓學生當家長的小參謀:家中多余的錢怎樣存最合算?並幫助家長計算利息和利息稅。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親自經歷將生活原形抽象為數學模型的過程,學生在生活中碰到很多問題都是數學知識的具體化,如《鐘面的認識》《統計》《圖形的認識》等,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如講故事、做遊戲、看圖等,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更多體會到數學貼近生活。在教學?10以內各數的認識?時,我讓學生觀察教室裏的環境布置,說說有幾扇窗、幾塊黑板、幾盞燈等,指導學生們用規範的語言表達物品的數量。又如在教學認識平均數時,我設計了這樣壹個情境,在昨天進行的數學比賽中,壹小隊6人總成績是528分,二小隊7人總成績是609分。我現在宣布:這次比賽二小隊獲勝,隨著二小隊的歡呼聲,壹小隊的學生有的就說?老師,因為二小隊人數比我們多,當然總分就要比我們多了。就這樣算成績,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我趕緊問到?那怎樣算就公平了在和孩子自然的對話中,引出了平均數。真正達到了課伊始、趣已生,讓孩子們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通過類似的與生活相貼近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用處真大,實現了學習由被動向主動的轉化。

 2.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學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後,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習了圓的知識,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說明為什麽車輪的形狀是圓的,其它形狀的行不行?為什麽?

 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泉,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課堂中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這樣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體驗數學的實踐性。如認識圖形教學,讓學生觀察身邊有哪些圖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並讓學生親自擺壹擺,畫壹畫,說壹說,這樣親身體驗和感受物體的形狀,便有得學生弄清這些圖形的特征,這種生活形成的數學,縮短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留給學生更好的思維空間,既滿足了學生和觀察數學知識的需要,又體現了數學的價值,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學得主動,積極,善於發現、探索和創新。

 3.加強操作,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的能力

 知識來源於實踐,又指導於實踐。我們經常看到由於學生的感性知識缺乏,出現不符合客觀生活實際的數量意識。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要註重聯系實際,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在學習了米、厘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後,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測量身高,測量手臂伸開的長度,測量壹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戶的寬度,通過上述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理解,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同時,學生獲得了日常生活中壹些常識性數據。在這個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測量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在生活中用。

 學習了平均數問題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專題,展開活動,如:測量計算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年齡,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數、教師平均年齡,附近菜場某壹蔬菜的平均價格等。學生在互相協作活動中,自然而然地鍛煉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實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幫助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從而不斷體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論文篇二

 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學生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掌握數學的方法,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知識和基本技能。?為此,我們的數學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積極為學生提供對其具有現實意義和趣味的素材。建立生動有趣的素材,創設生動有趣的現實情境,設疑引思,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探索新知,理解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走進生活學習數學,在?做數學?中體驗?生活數學?。使學生在獲得知識與能力的同時,將數學服務到生活中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體驗到學習數學的魅力。那麽在教學中又該怎樣拉近數學和生活的距離呢?

 教師要創設情景生活化,讓學生體會數學例題中的生活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利用兒童親身經歷,用心靈親自感悟所獲得的東西,來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樂趣。我經常利用學生通過尋找身邊的小夥伴引入教學,既營造了壹種輕松有趣的學習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是源於生活的。這樣以後他們立刻對今天的內容感興趣了,也學習的很快樂。

 像這樣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既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讓他們感受到數學與身邊的小事也緊緊相連。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多方面?找?數學素材和讓學生從生活中?找?數學,?想?數學,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數學成為壹門有用的學科,從而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學生學習數學是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壹些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聯系,運用於生活實際,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和應用意識的形成,培養學生初的實踐能力。通過設計練習生活化,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化問題的能力。

 練習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也增添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只有回歸到生活中去,才會顯示其魅力。學生只要在生活中用到數學,才會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在現實生活中采集教學實例,把社會生活的題材引入數學教學課堂之中,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建立?用數學?的意識,培養?用數學?的能力,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教師建立學生?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零距離。

 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學到活生生的數學,同時還要讓學生感受數學存在於生活中,因此教師要建立學生?用數學?的意識。例如,在教學《小數兩步計算應用題》後,我在教室裏布置了壹個簡易的早餐店,標上?饅頭0.5元/個,肉包1/個,油條0.5元/根,豆漿1元/杯,牛奶3元/盒,蛋糕1.5元/塊然後說?這些都是妳們平時早上要吃的東西,我想妳們再熟悉不過了。那麽請妳們來說說看,如果給妳5元錢,讓妳自己去吃早餐,那麽妳會怎麽安排妳的營養早餐呢?學生馬上來了興趣,各自說出了自己的營養早餐方案。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這部分的知識要點,也通過在生活中的?用數學?從而進壹步體會到了數學的魅力。

 作為教師要堅持提供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能力,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喜悅,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逐步養成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識和習慣。所以在教學《升和毫升》時,我讓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去超市做個小調查,看看妳們早超市裏能找到哪裏東西是用升和毫升做單位的,並記錄下他們的名稱,好好看壹看,可以的話用手摸壹摸,用鼻子聞壹聞可以的話,如果能用鉛筆畫出他們的形狀或是外觀更好。同學們興致勃勃的去了超市找了很多用升和毫升做單位的東西:有沐浴液,牛奶,飲料,食用油,花露水,酒?好多東西,有的同學還畫出這樣東西的外觀,還有的同學還采集了樣品呢。通過超市小調查以後,孩子們知道了升和毫升都是用來表示液體的單位,升可以表示多壹些的液體,毫升則用來表示較少的液體。這樣不僅讓他們能從生活中自己學會了本節課的內容,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了生活中是處處有數學的。

 在教學中,我還註重讓孩子從實際的情況出發,在生活中?找?數學,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生活的意識,從而從真正意義上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愛上數學。上學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後,我就組織學生壹起測量教室黑板的長、寬;教室地板的長、寬;課桌桌面的長、寬;然後再算出他們的面積。最後再讓他們說說如果將黑板重新漆黑,要怎麽計算出黑漆的價格;如果給地板鋪上地毯,要如何計算地毯的價格;如果要在課桌上安上壹塊玻璃,又該怎麽計算玻璃的價錢呢?讓學生壹下子就感受到了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事,原來都要需要數學知識來解決。這樣壹來他們體會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就更願意自主自覺去學習數學了!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教學要講來源,講用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孩子們的眼裏,數學是壹門看得見、摸得著、又用得上的學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數學遊戲。只有溝通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才能讓學生真正親近數學,學習有用的、有價值的、有樂趣的數學,數學才能真正的進入生活,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數學於生活同在的樂趣。聯系生活實際學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使數學真正做到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