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有人說過,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社交”都是人們不可避免的問題。
談到“社交”,相信我們第壹時間想到的,便是面對面的交談,以及微信當中的“朋友圈”。前者代表了舊式的社交方式,而後者代表了新式的社交行為。
對於現代人來說,他們更傾向於線上的交談,而不怎麽喜歡線下的交往。在他們看來,在微信中與朋友們交往,這更便捷,也方便刷存在感。
壹大早起床,有些人就打開微信朋友圈,瞧瞧朋友們到底做了什麽事兒,遇到了什麽問題,有著怎樣的感慨。
當工作忙完之後,有些人就在思考,到底發怎樣的朋友圈最好,寫怎樣的朋友圈文案才能打動朋友們的內心。
可以說,現代人都把“朋友圈”當成了每日的“打卡聖地”。倘若有空的時候不到裏面去看看,總感覺心裏不是滋味。
雖然說喜歡“打卡”的人特別多,可還有壹部分人,他們選擇“遠離”朋友圈,不僅不發朋友圈說說,還不看朋友圈的內容。
這樣的人,看似異類,看似不合群,可實際上,他們卻有這三種心態。
02
那些“遠離”朋友圈的人,都看透了人際關系的本質。
我們不妨思考這麽壹個問題,人們為什麽喜歡發“朋友圈”?原因有二。
首先,那些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他們都比較合群,也看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就是這種崇尚“合群”的性格,便決定了他們會發朋友圈。
其次,那些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他們都重視別人的看法,認為只有多發朋友圈,才能讓別人對自己印象深刻,重視自己的價值。
喜歡發朋友圈的人,那他絕對有著壹顆“熱愛生活”的內心。不過,這種“熱愛”,有點偏向於表面,而沒有深入到內在。
而那些遠離朋友圈的人,他們看透了人際關系的本質,也對人情關系沒有任何的好感。
當我們翻開朋友圈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成百上千的好友。可是,我們卻找不到壹個可以聊天的人。
在那些遠離朋友圈的人看來,微信當中的朋友,不過是些“過客”罷了,多壹個不多,少壹個不少,哪怕不跟他們交往,自己的生活也不會受到影響。
別認為不發朋友圈便是不合群,也許,別人已然把事實看透,而那些合群者卻活在了淺層次的生活當中。
03
那些“遠離”朋友圈的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生活“重心”。
在知乎上,曾有人說過這麽壹番話,那些與壹般人不同的人,他們都選擇了另外壹條道路。
有些人覺得,凡事都需要發到朋友圈當中,這才是有儀式感的生活方式。而有些人則認為, 與其把那麽多的時間花在朋友圈當中,不如把時間花在別的地方。
單位中的老王,他是公認的“拼命三郎”,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去讀書看報,學習不同的知識。因此,老王的朋友圈幾乎是“空白”的。
別人都問老王,妳做人那麽拼命幹什麽呢?人生苦短,讓自己放松壹下,去刷刷朋友圈不好嗎?
老王只回答了這麽壹句話,我覺得刷朋友圈不能帶給我快樂,我以往刷了半天朋友圈之後,只感覺到內心空虛,不知道缺少了什麽。後來,我才明白,把自己喜歡的事兒做好就可以了,沒必要參與到自己不喜歡的圈子當中。
老王的這番話,其實說得特別好。我們總認為“潮流”的東西最好,殊不知自己喜歡的東西才是最有價值的。
妳喜歡發朋友圈,證明妳把壹定的重心放在了朋友圈上。而妳喜歡做別的事兒,證明妳有著其他的生活重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04
那些“遠離”朋友圈的人,都喜歡獨來獨往,看重真情。
“朋友圈式”的社交,說得好聽點,就是“便捷式”社交,而說得不好聽點,就是“方便面式”社交。 雖然壹開始的感覺特別好,可嘗試過之後,就沒啥感覺了。
妳初入職場的時候,遇到了好些同事,然後妳和他們互相加了微信。盡管逢年過節的時候會相互問候,可壹般情況下,妳們都沒啥可說的,甚至朋友圈也不點贊。
試想,連“點贊之交”都做不到,那這樣的關系,還算是親密的關系嗎?可以說,這些人不過是妳生活中的陌生人罷了。
在朋友圈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是陌生人。甚至有壹部分人,妳連他們的姓名都不知道。這,便是朋友圈的現狀。
那些遠離朋友圈的人,他們就是看透了這壹點,所以他們選擇壹個人過日子,獨來獨往,不為了“互相點贊”而發愁,不為了虛偽的感情而逢場作戲。
別認為這些人冷漠無情,也許他們是壹個看重真感情的人,只不過他們很少向陌生人顯露自己的真感情。
在這裏,還是要說,別瞧不起不發朋友圈的人,也許他們才是值得相交的摯友。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