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記載:陳子車死於衛,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定,而後陳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養於下,請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禮也;雖然,則彼疾當養者,孰若妻與宰?得已,則吾欲已;不得已,則吾欲以二子者之為之也。」於是弗果用。
陳子車後來不管是棄齊入衛,還是宦遊至衛,總之最後是長時間居住在衛國,從文中可以看到陳大夫的全家都在衛國,並且財務狀況應該也不錯,地位也相對很高。陳大夫對於家人和雇員的情感維系也很好,當然沒有做到極致。在陳大夫客死衛國之後,陳夫人還是很悲傷的,且能夠想象到陳大夫在陰陽兩隔的那邊,夫子生病了也沒有人照顧,於是,和管家商量著用活人去殉葬,並確定了殉葬的人選,而在這時候,陳大夫的弟弟陳子亢來赴喪。陳子亢又叫陳亢、子禽,是孔夫子的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壹,陳亢擔任魯國單父邑宰時,專施德化不用刑罰、公堂撫琴、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施德政於民,頗受後人的好評。
陳夫人和管家看到陳子禽來了,就對他說:“您的哥哥不幸去世,我們準備給他舉行壹個隆重的殉葬禮”陳子亢說:“這樣做是不符合周禮的。”陳夫人說:“夫子有病,沒有人在地下侍候他,我們才想用活人來殉葬,好有人在地下陪著妳哥哥。”子亢說:“如果壹定要有人在地下侍候他養病,誰也沒有他的妻子和管家合適。畢竟妳們最能夠細心周到的照顧他。如果妳們想取消這個計劃,我也願意取消;如果不能取消這個計劃,那麽我想就用妳們兩人殉葬吧。”人的思維就是這樣,我想他們在子禽來之前,壹定也有人反對過殉葬,他們可能也用同樣的理由給予回絕,但是,智商這東西不是說說而已,子禽的智商遠遠高於他們,三言兩語就將已經板上釘釘的事情化於無形,而且是他們心甘情願的取消這計劃。陳夫人說:“既然不符合周禮,那就按照您所說的來安葬吧。”於是,殉葬計劃取消。
在古代殉葬應該不是孤立事件,要不然陳夫人他們也不會那樣決定,所以,如果沒有子禽的制止,也就只是壹個再平常不過的殉葬事件,不會如此的被後人稱道。
現今很多人的思維方式均接近陳夫人的方式。陳夫人情之所至僅限於此,尚未達到以身殉葬的境界,而她自己又想厚葬夫君,害怕他孤單,情深而未致至,故而選他人以替之。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有錢任性。答應殉葬的人家,不過是因了對方出的高價足以動心,並以命換財的結果。
古人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古人也有以命換財的人,足見其不孝!或許,如二十四孝中的“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壹樣的困境,也未可知。但是,現今社會中的某些人則足以讓人汗顏,比如,為了買壹部手機而賣血、賣腎、弒親、盜搶、出賣情感、出賣尊嚴的壹類人似乎也不少,我想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有尊嚴可講,不會有孝義可嘉,不會有公德可講,有的只是安樂享受,自私自利,甚至是禽獸不如的人渣!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而今類似之事件也未曾絕,只是形式上的改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