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但也有人認為,懂禮節、有禮貌是中華民族的
孔子說:性情過於直率就顯得粗魯,禮儀過於恭敬就顯得虛浮,恰當的性情與禮儀,才是成熟的人該有的樣子。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即:禮與仁的關系。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反映了壹貫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也不主張偏勝於質。作為君子,既要充實自己,修身養性,又要推銷自己,為人所知。君子不是不求名,而是不求虛名。“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君子求的是名實相符,既不妄取虛名,也不埋沒自己的才華。“文勝質則史”的“史”在此處,指在朝為官”的意思。而是“虛浮不實”的意思。看《恰同學少年》的體會楊昌濟先生引用孔子關於“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的名言來啟發少年時毛澤東,深刻論述了修學儲能不可偏廢的道理,指出:壹個人如果光有能力素質,而學問修養不夠,則無法約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壹種野性破壞力;反過來,光是註意書本學問,卻缺乏實際能力的培養,知識就會變成死知識,學問就會變成偽學問,人必死板呆滯,毫無實用。今天看到《恰同學少年》裏的這段話,如飲甘露。此觀點從辯證法的角度闡述了個人能力和書面知識積累對人發展和成長的影響,感覺深受啟發。***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