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您是哪方人?您家鄉都有什麽美食?

您是哪方人?您家鄉都有什麽美食?

我是溫州人,溫州三面環山壹面臨海,走出溫州的 美食 又比較常見的有溫州糯米飯和溫州炒粉幹。

比較知名的有溫州敲魚和溫州鴨舌頭。

論地方小吃,我是溫州海邊人,外出這麽多年,常見的棕子都是采用檽米做的,老家的棕子是雜交米做,也就是白米粽,粽葉的清香,裹上肉汁和醬香,不像檽米粽容易膩,滿口香味。

還有那炎亭的魚餅,巴曹的梭子蟹,金鄉的魚丸,平陽的黃牛肉。……

魂牽夢縈。

我出生在四川,工作在重慶。川渝兩地的飲食習慣總體上來講差不太多,但也有細微的差別,就大家最熟悉的“火鍋”來說,成都的火鍋更加溫和壹些,而重慶的火鍋則突出了“麻”的特色。

此外,四川還有成都火鍋、缽缽雞、冒菜、麻辣燙、自貢燈影牛肉、東坡肘子等其它 美食 ;

而重慶 美食 ,最叫得響的應該有:重慶火鍋、重慶小面、重慶串串香、重慶的烤魚、毛血旺、米花糖、桃片、辣子雞、來鳳魚、酸菜魚......

我是廣西人,我們廣西是水果之鄉,到六七月份有好多水果,芒果荔枝木菠蘿等

信陽 美食 真的挺多的,比如,板鴨,掛面,面炕雞,信陽本土熱幹面,石涼粉,油酥等等。

我的家在北方,也是革命先烈李大釗的故鄉—樂亭縣。

樂亭縣地近渤海灣,海洋資源豐富,最有特色的海產品是五壹前後的皮皮蝦和十壹前後的梭子蟹,味道極其鮮美,是海產品中的極品。樂亭地方特產中最有名的有劉美燒雞和缸爐燒餅,咬上壹口,回味無窮。

妳好,很高興回答妳的問題,我們河南濮陽,最著名的裹涼皮了

用黃瓜絲涼皮面筋和芝麻醬調好,直接鋪在涼皮上

然後兩邊對折,從壹頭向另壹頭裹起來。

做著簡單,吃著省事

非常的美味。

坐標:杭州淳安縣,也許有些友友不知道,說千島湖應該都沒問題了。

淳安地區小吃還是比較多的,比如清明粿、粒粒粿、米羹、毛豆腐……這幾樣相對比較個性鮮明。

?先來說說清明粿,這個小吃在浙江地區還是比較普遍的,相鄰省份也有,這是清明時節比較有代表性的食物。

清明粿,就是清明節典型的特色小吃,具有濃厚的節日氛圍與含義。壹般在清明節前的兩三天,去山腳田塍地邊采摘野艾的細芽嫩葉,回家放在鍋裏煮熟搗爛,與蒸熟的米粉充分揉和,做成壹個個像翡翠小碗般的“粿鬥”,分別在粿鬥裏填入冬菜豆腐餡、現在條件好了還會加肉或冬筍進去,尤其加了冬筍的餡料特別鮮美,杭州有個菜叫炒二冬即是此。還有壹個餡料估計只有淳安地區會用,地衣豆腐餡,純純大自然的味道那是。

浙江有些地方會加豆沙等甜味的粿餡,合邊成形,像梳子的形狀壹樣,制成或鹹或甜或葷或素的清明粿。

這壹時節小吃講述著春秋戰國時期,晉公子重耳與介子推之間的生死傳奇。它所使用的原料也很有深意,比如“野艾”“竹筍”“芥菜”等青蔬,皆長於春;采於春;食於春,且在醫學上還有止咳、化痰、益氣、和胃、溫中、祛風等功效,所以古人用此做食材,既有讓生命蘇醒之寓意,也有療治春季多發病之功能。

粿諧音“裹”,裹住是那段傳奇不再的 歷史 、裹住的是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更裹住的是對那份傳奇 歷史 深深的敬意。

粒粒裹是淳安的另壹道小吃、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淳安地區習俗是在谷雨這天要吃粒粒裹,老壹輩說法立夏吃粒粒粿不生瘡。也是用大米粉加水將米粉煮熟,揉光滑粉團,後摘成壹個個小髻子,最後搓圓即可,比做清明粿要方便。炒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喜好加菜、壹般會加豆腐條、青菜、肉絲。

米羹、糊糊狀的壹種小吃,個人認為最能代表淳安地區的特色小吃。以前大概糧食少、做這個只需要壹點米,加點菜就能吃好幾天,解決溫飽問題的壹個好方法[捂臉]

在淳安地區以汾口、姜家壹代最為特色,主要原料由大米,辣椒,茴香,桔皮,大蒜,缸豆幹、菜幹、豆腐、芋頭等組成,有些人家還會放肉絲或大腸,味道更加鮮美。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粗纖維等多種營養成分,易於消化,老少皆宜。

關於米羹的來由很多,不過有兩種說法普通受到認同,其中有壹個版本和朱熹有關。

據說八百多年前,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瀛山書院講學,十裏鄉鄰都趕來聽,書院院長詹儀之見到來了這麽多人,不管飯面子上過不去,管招待家裏又拿不出這麽多飯菜。正苦惱之時,壹旁的朱熹給他出了個好主意——煮米羹,並傳授做米羹的好辦法。果然,大家吃得又飽又香而且個個精神飽滿頭腦靈活記性好(辣椒、大蒜又香又辣),從此米羹在遂安迅速流傳開來。(建新安江水庫之前,這裏有淳安和遂安兩個縣城,水庫建成後兩縣合並、統稱為淳安縣,為浙江省面積最大的壹個縣)

另有壹個流傳更廣的版本據說是1000多年前,獅城幹旱成災,四處鬧饑荒,百姓無米下鍋,苦不堪言。後來壹位秀才想出壹個辦法,將每家每戶米缸底剩下的米統壹收集起來,混著水用石磨磨成米漿,有的百姓家中還有點幹菜,於是加上幹菜,加水壹鍋煮熟,做了個“大雜燴”。等煮熟了,打開鍋子,頓時陣陣香味撲鼻。秀才用勺子舀了壹瓢,嘗了壹口,不禁嘖嘖稱贊:“好味道!”大家於是都爭著妳壹勺,我壹瓢地吃起這個“大雜燴”。

直到現在這壹帶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風俗,無論誰家做了米羹都會挨家挨戶邀請過去,讓他們自帶碗筷來品嘗壹番。過年過節的時候,更是家家戶戶做上米羹,並以米羹待客。

另外家裏老人過世時也會煮米羹,尤其是高壽老者的米羹、鄉鄰都會來吃、希望能像他壹樣高壽。

做米羹分浸泡、磨、煮三個步驟。將大米、茴香、大蒜、辣椒壹起浸泡,同時煮熟米羹配料如缸豆幹、菜幹、豆腐、小芋頭、肉丁、大腸等(肉丁、豆腐不用煮)泡了半天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米漿,現在很多都是用機器來磨了,但是機械化的總是比石磨的差那麽點味道。

最後煮、先油燒熱炒菜(配菜壹同下鍋)、菜裏加水燒開,再慢慢劃入米漿,邊倒邊攪拌,加入各種菜(野菜、大腸等)壹起煮,快熟時加調料。

對於淳安人來說,這碗米羹不僅能裹腹、更是壹份鄉愁,是小時候外婆、奶奶或媽媽的味道。

最後說說毛豆腐、它和臭豆腐不同,在豆腐制作完成後讓它自然發酵長毛。壹般溫度濕度高的夏季需要兩天,冬季則需五天左右,空氣中的毛黴菌便會在豆腐表面自然發黴。菌絲初為白色,稍久則會呈現黑色——這是因為菌絲中的孢子成熟了。對毛豆腐來說,白毛者最佳,黑毛者次之。

成品後可加辣椒炒可在炭火上烤。印象最深的還是炭火上烤、香的沒法形容。

不論炭烤還是辣椒炒,只要簡單的佐料配合簡單的烹制,成品卻能從壹個極端走向另壹個極端。臭味變成了濃郁豐厚的香味,駭人的白毛,成就了毛豆腐特有的酥軟口感。

這樣的 美食 是來自於山清水秀的這方土地的饋贈,毛豆腐的保存時間只有短短幾天,它不會走出這片山林,天下皆知。只有妳來到了此間,方能真正接納與品味。

我是重慶人,說起重慶火鍋無人不曉了吧,那個地道才叫巴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