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契闊,與子成說”的意思是:壹同生死不分離,我們早已立誓言。出自:《詩經》“邶風”裏的《擊鼓》篇。
《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
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譯文:
戰鼓擂得鏜鏜作響,戰士踴躍操練刀槍;國都、漕邑築城墻,獨我從軍奔(bèn)南方。跟隨將軍孫子仲,平定他國陳與宋(陳國、宋國);久久不能把家回,憂心忡忡心兒碎。哪裏停軍把營紮?慌了神兒丟了馬;哪裏尋它哪裏找?荒野林下臥芳草。
壹同生死不分離,我們早已立誓言。別時握住妳的手,白頭到老此生休;我聲聲嘆息今離散,不能相見多悲嘆;我聲聲嘆息天涯遠,不能信守誓言把家還。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背景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壹種是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衛國公子州籲(前人亦稱“衛州籲”)聯合宋、陳、蔡三國伐鄭。此說由《毛詩序》首倡:“《擊鼓》,怨州籲也。”“衛州籲用兵暴亂,使公孫文仲將而平陳與宋,國人怨其勇而無禮也。”
鄭箋以《左傳·隱公四年》州籲伐鄭之事實之。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衛聯合陳、宋、蔡***同伐鄭。許政伯認為是指同年秋,衛國再度伐鄭,搶了鄭國的莊稼。這兩次戰爭間有兵士在陳、宋戍守(《詩探》)。
姚際恒以為《毛詩序》所說“與經不合者六”,此實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師伐陳,衛人救陳”而被晉所伐之事。清代學者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是“戍卒思歸不得之詩也”。今人多以為姚說較為合理。不管是哪種背景,可以肯定的是:此詩反映了壹個久戍不歸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
百度百科-國風·邶風·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