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壹個月就要過年啦,大家都準備了哪些年貨呢?其實這壹陣,我們博物館裏也進了壹批“年貨”——80年前的廣告?」
說到這,妳會不會好奇民國年代的上海都在賣哪些商品,廣告又是怎樣呈現的?這回,讓我們從這些舊紙張上來看看民國上海的衣食住行吧。
中國內衣公司廣告生產銷售的內褲、西襯衫,減低定價,倍受歡迎。
「?首先從“衣”開始,如果不了解民國上海的人們是怎麽穿衣的,看看以前的廣告就能找到信息?」這張廣告雖小,但卻很好的向我們展示了上流社會的上海人在寒冷的季節是如何穿著打扮的。
「?民國的成立,強調“民國新建,亟應規定服制」以期整齊劃壹,今世界各國,趨用西式,自以從同為宜”,加快了接受西式服裝的速度,30年代,西式服裝已占據上海服裝界主流。
而上海的航線通往歐美名城,巴黎、倫敦、紐約,以女裝為主的流行服裝很快就可以傳人上海,再以上海為中心,傳向全國各地。
冠生園麥麩餅幹廣告
「?女性既崇尚傳統衣飾的,又喜歡追隨西式時尚?」她們解開了傳統的辮子,梳起了頭發,穿上了緊俏體貼的旗袍裝,穿著高跟鞋,廣告裏連壹旁的小女孩也身穿著旗袍裝。
正廣和汽水廣告
「飲食方面,崇尚“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歷來是飲食大國」隨著西方人建立租界,西式飲食也融入了人們的生活,香甜的餅幹、蛋糕等點心擺上了餐桌,還頗能迎合中國人的口味,使國內的店家也開始參與這類食品的制作。
冠生園喜果廣告
「與此同時,西方的宴客風格也深深打動了人們,不少酒樓開始以西餐吸引顧客」這張冠生園喜果廣告描繪了壹場別開生面的婚禮場景。
細看廣告不難發現,無論是賓客還是服務生都穿著西式禮服,桌椅的布置也都很西洋化,而背景中“囍”等漢字等壹些中式細節,加上冠生園喜糖早生貴子的語意,構成了美好的“中西合並”的氛圍。
雅霜廣告
「?雅霜是中國最早有規模生產的化妝品品牌?」由上海“大陸藥房”總經銷,不管是路邊的廣告牌還是報紙上,城市的街頭到處都能看見雅霜的廣告,常常占據大幅廣告版面。
「?這則雅霜廣告別出心裁的用三姐妹對話的形式展現了3款產品,字體也是相當具有藝術感」除了商品的實用性,廣告還註重渲染商品能夠為人帶來的感覺,和使用商品後的反應。
「天梭表在民國就早早來到了中國,人們甚至過著聖誕節,送起了聖誕禮物」“贈親友,最高尚;贈愛人,最大方”,即便過了半個世紀,到80年代仍然由不少廣告說著類似腔調的詞句。
蓓開唱片廣告
當人們滿足了物質上的欲望,就開始了精神層面的追求,戲曲、戲劇、雜耍、電影等娛樂活動成為了當時的熱門話題。
從民國開始壹直到70年代,人力三輪車和三輪車是當時路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當時也比較常見。
「據有資料記載,上海的第壹則汽車廣告出現在1911年的《申報》中」
從1901年汽車進入上海開始起,直到上世紀30年代,汽車才真正開始在上海風靡起來,也正式在這個時期,汽車廣告的創意變得五花八門,不同品牌的汽車為契合顧客心理費盡心思。
不少廣告僅用簡潔的大號字體來描述,譬如新華汽車行對美國通用汽車及零部件的宣傳廣告,留有相關廠商的標誌,沒有多余的圖片和其它的修飾。
另壹類是大面積的展示車輛而產生效果。
「中國汽車公司對道奇Six系列形容為“最活潑,最神速、大可供長途及艱難服務之用”、“如品格之虎虎有生氣,機械之優於需要,質地之超過定價者是也”」
對道奇卡車則被稱為「“今日最有價值之貨運車”」值得壹提的是,新中國成立後早期,許多公交車、巴士都是通過戰後遺留下的外國卡車改造而來的,其中,道奇卡車占了很大壹部分。
上海連英國的Singer汽車都有售賣,上海可真的是“萬國汽車博覽會”。
除了在文案上費盡心思,有的廠家用畫來吸引眼球,使其更有沈浸式的畫面感,人、車、景缺壹不可,在這之中福特汽車最具代表性,這也許是福特當時在上海賣的最好的原因之壹吧。
「這個進口梅賽德斯奔馳LO1000巴士的廣告來自捷成洋行」1926年,丹麥捷成洋行創辦於上海,在丹麥、漢堡及香港所設公司為聯號,主要經營進出口貿易和代理服務。
南方汽車公司的文案頗有古詩的感覺
除了專為人們購買的乘用車外,運輸公司、出租公司的廣告也是頗有看點。
例如著名的祥生公司就曾用過“40000”這個號碼,報紙也對“四萬萬同胞,撥四萬號電話”的廣告口號廣泛宣傳,壹時間,祥生出租車風靡上海。除此之外,汽車配件、汽車修理等廣告也層出不窮。
凡爾登幹洗商店在宣傳上以汽車接送作為賣點
這張寧波搬場運輸汽車行所使用的車型列表,大家都認識哪些車呢?
到了60年代,廣告畫風也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兩張上海出租車廣告包含了上海250K、上海牌轎車、客車等種類」的出租車的預約電話。
通用汽車奧茲莫比爾廣告
汽車廣告中,大多數制造商或車行往往強調對車輛產品的動力、經濟、安全。除了車輛本身的特點外,更深層次的廣告也開始凸顯汽車所帶來的駕駛享受,以及汽車代表的地位象征來吸引消費者,和現在的汽車相比,還是有不少相似之處。
上海華生電器廣告“此風涼哉”
民國時期人們的衣食住行、休閑娛樂,都從廣告中可見壹斑,對西方生活的認同模仿不斷深化,過起了以洋為時尚的生活,上流社會的人們吃西餐、穿西裝、住洋樓、看洋戲、講洋話等成了時髦行為。
發黃的廣告紙傳遞著各種商品信息,勾勒出20至30年代上海的消費生活,也向呈現了那個年代獨特的審美和視覺文化。
在那沒有網絡直播和促銷活動的時代,僅靠著簡短有力的文字配上生動詼諧的插畫,便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