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是坐夜飛機,飛到廣州附近的半個小時裏,機翼下壹片燈火輝煌,半小時左右的飛行距離,地面燈光成片,和我所在的東北完全不同,相比之下,東北還是地廣人稀,廣州及周邊人煙稠密經濟更發達。
我所見的廣東人,無論男女,衣飾普通,個子普遍不高,膚色深,相貌平平,男孩子長相好的比女孩多壹點(我眼中的,可能不全面啊)。但男女老少都很敬業,即使做的小買賣也很踏實本份,態度超好,很和善。第壹次坐廣州地鐵時問路,幾個年輕小夥子都很禮貌耐心解答,和東北人不同的是不是自來熟那種,只是有問有答不多言那樣。
走在廣州街頭以及超市等地,感覺小孩子超多,經常會看到抱壹個領壹個的,小孩子滿街跑,這種景象在東北看不到。
廣州是非常生活化的城市,小店小吃滿街都是,味道也好,食在廣東所言不虛。在壹線城市裏物價算是很平的了,曾在北京路詢價,和郊區物價壹致,沒有遇到因我外地口音而亂要價的。
本地水果價格不貴,進口的和北方產的水果貴些,蔬菜水分很足,炒菜燉菜熟的快,不經燉,米不太好吃,東北的如果住的時間長壹點,可自帶東北大米,市場超市也有東北大米,但不壹定好。我是自己帶的,沒敢買這裏的東北大米。
在這裏過的春節,也學本地人行花街,入鄉隨俗派利是,本地年俗能看到許多傳統的東西。
廣東從總體上經濟發達,也能看到還有許多人生活不易,但總的看來廣東人非常勤勞踏實,許多女人瘦瘦小小但非常能幹,非常了不起。
在廣東妳看不出誰窮誰富,壹聊天個個都說涯世界(拼搏過日子),或者說日子過得麻麻地(壹般化),誰也不會說自已如何富有,借錢嘛除非是知已至親,否則免談,不是小氣而是不願將來為追借傷感情,情願壹次送妳三千二千不打算妳會還。廣東人壹般不會刻意去打聽別人的家長裏短,而不願去搬弄是非招人惱,親朋交住很註意禮尚往來,很少人會去計較那種繩頭小利,待人熱情很有同情心,更願做善事,大多數人都願大事化小,小事不去計較,這些都是老廣東人普遍的特征,當然,人是吃五谷雜糧有七情六欲的,肯定有不少令外省人憎恨的廣東人,畢竟廣東人口有上億人。
不過沒關系,說說之前在長沙讀書時候經歷吧。
第壹個是普通話口音印象。
剛開始讀書時候,同學們大部分不習慣我的口音,說我的舌頭不會卷,其實我初中高中都有好多外省老師,經常用普通話交流,但卷舌音還是不流暢!
畢業時候,壹些同學說,居然忘了我是廣東人了,大概是我普通話已經讓人分辨不出來了吧 。
第二個是經濟方面印象。
我家在廣東最落後的山區之壹,靠老父親種田和借錢上的學,但可能是因為來自廣東,申請了好幾次助學貸款,都沒能批下來,也許學校覺得廣東人都有錢吧。最後靠親戚借錢才交的學費。
這是從廣東人角度感覺外省人對廣東人的印象,呵呵,不知道有人也壹樣經歷不。
廣東省是中國開放改革的排頭兵及前沿陣地,第壹批先富裕起來的地區之壹。
對廣東地區第壹印象是:
首先,交通發達,道路四通八達。
妳進入廣東地區,特別是珠三角沿海地帶,道路四通八達,車輛串流不息 。廣州市道路立體交通,星羅棋布,外地人沒有車輛導航,是很難駕車的。
其次,城市化進程快,珠三角地區,幾乎是壹個城市群體。
當妳走在,廣州地區、佛山地區、深圳地區、珠海地區、江門地區等時,妳會驚嘆城鎮化進程的變化,市與市,鎮與鎮,村與村等,幾乎連在壹起,分不清楚,鄉村與城鎮的印象了。發達的交通,富有特色及現代化的建築群,嚴然,就是壹個大城市群了。
再有,經濟發展,開發區林立,企業走現代化之路。
珠三角地區的沿海壹帶 ,經濟開發區林立,從市到鎮,再到鄉村,都設有經濟發展區,工廠公司建築現代化,有些企業進入了機器人時代。
廣東省比較發展的地區,人們特別是老板的頭腦,超前意識較強,辦事比較快,也是比較好客的群體之壹。
珠三角沿海以外的地區 ,經濟也是欠發達,廣東貧富不均也是在拉大。
人們期待全廣東及全國均衡發展起來!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山東人在廣東工作過5年,雖說現在已經回到山東發展,但說起對廣東的第壹印象現在還是記憶猶新。2010年7月份畢業後踏上深圳這片熱土,當時壹下火車,感覺最深的就是,這裏咋這麽熱啊,壹片濕熱氣息迎面撲來,對於我這種二十多歲從沒到過南方的人來說,和北方澡堂子裏的簡易桑拿房差不多,這真的是第壹印象,沒有誇張。 本人是煙臺人,妥妥的北方人,即便上學也在山東省,記事以來從來沒長過痱子,去廣東第壹年,脖子長了痱子。另外當年剛去深圳之時,特別有自信,為什麽呢,因為作為北方人的身高在深圳還是很有優勢的,畢竟作為南方省份廣東本省以及匯集廣東的湖南、江西、湖北、廣西等地區的人身高還是稍矮壹點(這裏沒有任何歧視)這也算第壹印象。 關於文化層面的第壹印象,從小北方的言論便是南方人不好打交道,尤其是山東更是認為南方商人比較精明,山東人比較憨傻容易受騙。但是在深圳工作壹段時間以後,對此印象完全改觀,周邊同事大部分都是南方人,但是相處關系非常融洽,非常實在,與原先的印象大庭相徑,去同事家做客,感覺和北方沒有什麽區別,這也算是成長吧。 其實適應了廣東的氣候,適應了廣東的飲食,適應了廣東的人際關系,回到山東後有非常大的不適應,剛回山東之時,冬天嘴唇幹裂,春天鼻腔幹燥,如果在廣東濕潤的氣候之下,肯定不會如此。不過壹方水土養育壹方人,時間久了也就適應過來了。非常喜歡廣東,尤其是珠三角地區,除了經濟,更有匯集天南海北的人,闖蕩的心壹致真的很舒服。 歡迎關註“地理有意思”留言壹起探討。
我是個廣東山區老頭,經常住在珠三角那邊,也經常去廣州,我也來說兩句。別的別人都說了,我就說說廣東人說普通話吧。我常常在電視節目中甚至是春晚的節目中,看到拿廣東人如何說普通話不標準來開刷,拿廣東人來取笑,我覺得它不光是壹種地域歧視,也是對中國地方語音的不夠了解。其實真正普通話講得標準的只有電視臺和廣播電臺的,因為主持人和播音員都經過專業訓練,除此之外,別的地方的語音都帶有土音,都不是標準的普通話。既如此,為何總拿廣東人開刷呢?這樣做公平嗎?禮貌嗎?說實話,有些廣東人特別是年青壹代講的普通話就講得很好。記得上世紀九年代時我出差北京、天津等地,與當地人交流沒半點障礙,甚至經常有人以為我是北方人。平時在珠三角與外省人交流,很多人也都以為我不是廣東人。他們怎麽也想不到我是專門學習過普通話門且有合格證的。相反,在與某些外省交流時,我還常常糾正他們普通話發音的錯誤。現在的中、小學生、幼兒園的小朋友,人人都能講壹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所有這些都是事實,所以,我不想再在任何場合看到有人拿廣東人講普通話開刷,如果硬要這樣做,得到的不光不能增添笑料,反而可能是壹種自取其辱。
在廣東呆了20多年。廣東人給我的基本印象是(可能我說的不夠具體詳細):
1.喜歡叫年青的的女孩,阿姨。這種權限不僅僅是小孩子叫,老太太也喜歡這樣子叫,阿姨,妳知知…… 現在這種情況少很多了。對於非廣東人,壹般對於介於大姨和美女之間的這種,壹般會叫姐。
2.愛吃。很多人都說,廣東人什麽都敢吃。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廣東什麽都有的吃,但是吃的不止是廣東人,還有很多非廣東人的人。年輕人壹般對例如壹般的“龍虎鳳”這樣的東西還是比較抵觸的。像蛇羹這些,也不止廣東人吃。
廣東人吃的東西講究火候,夏天壹定要喝老火湯,不然會感覺不舒服 。對於辣椒的需求比較少,對於蔥姜蒜的需求比較多。做菜比較講求食物本身的味道。
3.對宗親的觀念比較重。廣東很多地方清明節掃墓,會花很多天的。壹天是遠遠不夠的。清明節掃墓會伴著太公分豬肉壹起進行,還有宗親聚餐。
4.低調。廣東有些發達地區,例如深圳,有的本地人他有房出租,完全不愁錢,但是他可能去找份清潔工來做。這些很常見。
看衣著打扮看不出來的。
5.喜歡喝茶。招呼客人,壹般以茶相待。
6.散了吧,我編不下去了
廣東人要衛生,要生活,老實人多,很客氣,外省人來廣東如果有能力大部分人願留下來定居,妳們說粵北窮,妳們去看看,也不窮洋房到處是,家家有小車,很多外省人看到幾十年前老房子卻以為窮,粵北的人很多子女在深圳廣州壹帶做生意的,很多也發了財的,北方人衛生方面不講究,香水滿身味,我去 旅遊 看到北方人六天換壹次衣服,廣東人覺很奇怪,在廣東行騙違法的大部分是外省人,廣東人和北方人比嗎?不是可比性的,看北方人想定居廣東人數就知了,不用去比了吧。
下飛機後滿耳朵裏充滿大嗓門又沙啞的粵語噪音,這就是我對廣州的第壹印象。
廣東給外省人的第壹印象壹壹富裕。
但是,夲省人很清楚,廣東的經濟發展很不衡,財富集中於珠三角,沿海城市,西部北部地區,經濟仍舊落後,扶窮工作十分艱巨。
改革開放初期,壹句話"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千百萬外省勞動大軍湧向廣東,廣東的經濟成就離不開他們,廣東的富裕有他們(她們)的壹份功勞。2017年廣東生產總值達8萬9千多億元。
夲人接觸不少外省務工人員,身邊有的朋友是;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從事;雜工,搬運工,裝修工……等職業,他們(她們)來到生疏的廣州務工,認識廣州,熟悉廣州,熱愛廣州,來了不想走,生活得各有各精彩。
壹個真實的例子;唐小姐,湖南籍,二十來歲,隨親屬來廣州務工,從雜工(看店)做起,多年勤力苦幹,樸素慳儉。後來,自己開個水果小店,經營有色,找個廣東人結婚,生活美滿,夫妻多年打拼,先在廣州番禺買了壹套商品房,適逢廣州樓價起漲,夫妻做起投機買賣樓盤,終有收獲。日前,手中幾套商品樓出租,女兒上貴族學校,壹家人喜歡廣州,生活樂悠悠。
廣東省城廣州,壹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又是壹個 美食 之都,舒適的生活與工作環境,非常適合年青人的創業和打拼。雖有部分外省人,因種種原因而離開,但有更多的人選擇留在廣東廣州。近期,廣州市出臺壹項放寬積分入戶的優惠政策,誌在吸引更多的外省人材落戶廣東廣州。
(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