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雍和宮 雍和宮位於北京東城區,是中國漢族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之壹。
藏傳佛教著名寺院。位於北京東城區。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原為清世宗胤禎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1725)命名雍和宮。雍正十三年停放世宗靈柩,以後奉其影像於永佑殿(後改名神禦殿),雍和宮遂成清帝供奉祖先的影堂,但大部分殿宇為僧人誦經處。乾隆九年(1744)改建為寺院,院落五進,主要建築物有三座精致牌坊和天王殿、正殿(雍和宮)、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萬佛樓)。此外還有東西配殿、四學殿(即講經殿、密宗殿、數學殿、藥師殿)。整個建築布局完整,巍峨壯觀,具有漢、滿、蒙、 *** 族特色。各殿內供奉的眾多佛像,造形優美,形象生動。以金、銀、銅、鐵、錫制作的五百羅漢山和金絲楠木的木雕佛龕以及26米 (露出地面18米)高的旃檀木雕彌勒像,被譽為雍和宮的“三絕”。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銅像也頗為珍貴。天王殿後有壹乾隆帝禦制碑《喇嘛說》,碑文著重敘述和考證了“喇嘛”壹詞的來源以及藏傳佛教的淵源。此碑文是研究清代藏傳佛教的重要資料。20世紀50年代以前,雍和宮遭到極大破壞。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曾分別於1950、1952、1979年進行過三次大修整。(見彩圖)
--------------------------------------------------------------------------------
雍和宮
Yonghegong (Lamaist Temple)
中國清代木構建築群。在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路東。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在明內官監太監官房舊址創建。原為胤禎即位前的府邸。胤禎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被封為“多羅貝勒”,其府邸稱禎貝勒府,亦稱四爺府。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胤禎晉封為“和碩雍親王”,府邸升為雍親王府。弘歷於康熙五十年(1711)出生於此。胤禎即位,建元雍正,遂改王府為黃教上院與行宮。雍正三年(1725)改今名。當時為雍正帝刺探情報、進行特務活動的粘桿處也設於此。雍正十三年(1735)因停放他的靈柩,將宮內昭泰門、雍和門、正殿、永佑殿、法輪殿等主要建築易為黃琉璃瓦頂,並奉雍正帝影像於永佑殿,改名神禦殿,從此雍和宮成為清帝供祀祖先的影堂,大部分殿宇作為喇嘛誦經之所,其余部分留作行宮。乾隆九年(1744)正式改為喇嘛廟,壹度曾成為全國喇嘛教活動中心。清光緒年間主管全國教務的喇嘛印務處設於宮內東花園。廟內喇嘛最多時達 500余人。雍和宮是壹處研究清代歷史、建築和宗教的重要文化遺產。1961年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雍和宮規模宏大,分為左、中、右三路。中路位於南北中軸線上,由 5座高大雄偉的建築組成,自南而北為昭泰門、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每進院落兩側又有東西配殿、四學殿、藥師殿、翼樓等附屬建築。昭泰門前為壹開闊的廣場, 3座牌樓分列於東、北、西三面,北面壹座為四柱三間九樓,東西兩座為四柱三間七樓,均繪龍鳳圖案,枋正中有乾隆禦筆石匾額。廣場與昭泰門之間以壹條甬道相連。昭泰門後依次為重檐歇山頂鐘鼓樓、天王殿,殿原名雍和門,內供奉彌勒像和大型泥塑四天王,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完整的護法神。彌勒像後有硬木塔兩座,扇面墻後立手持金剛杵韋陀像 1軀。天王殿前東、西兩座碑亭內立高宗弘歷撰文,用滿、漢、蒙、藏四體文鐫刻的《雍和宮碑》。天王殿後有大型銅香爐 1座,鑄造精美。其後為壹座重檐歇山頂碑亭,內立四方碑 1通,用滿、漢、蒙、藏四體文鐫刻“喇嘛說”由弘歷撰並書,碑文較系統、全面地闡述了清 *** 對喇嘛教的政策。亭後正殿原名雍和宮,內有銅三世佛,乾隆十二年 (1747) 養心殿造辦處制作。東西山墻佛臺上安放脫紗十八羅漢像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白傘蓋掛像,均乾隆時期遺物,至今色澤依舊。該殿東西有配樓,東稱密宗殿,西稱講經殿,內有大威德、宗喀巴等像。
永佑殿位於雍和宮之北。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五間,殿內供奉銅佛像多尊。殿北為法輪殿,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七間,前出軒,後帶廈,各五間,均黃筒瓦歇山卷棚頂,殿頂四邊各辟壹黃筒瓦懸山頂天窗。殿頂及天窗頂部***建藏式鎏金喇嘛塔 5座。整座建築平面呈十字形,為喇嘛舉行法事活動的場所。殿內供奉高約5米的宗喀巴銅坐像,像後有檀香木雕五百羅漢山,羅漢用金、銀、銅、鐵、錫 5種金屬制成。東西壁繪釋迦牟尼本生故事畫。該殿綜合了漢藏建築特點,創造了別具壹格的建築結構,將 *** 靈活多變與漢族均衡對稱的布局手法巧妙地結合在壹起,取得完美的藝術效果。殿後東側為班禪樓,西側為戒臺樓。
萬福閣位於法輪殿之北,為雍和宮內最高大的建築,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高約30余米,上、中、下 3層樓均面闊五間。上層正中有“圓觀並應”匾,中層為“凈域慧因”匾,下層懸“萬福閣”雕龍華帶匾,用滿、漢、蒙、藏四體文書寫。閣內供奉壹尊高26米木雕邁達拉佛(彌勒立像),地上露出18米,相傳由壹根白檀香木雕成,比例勻稱,雕技高超,為雍和宮內三絕之壹,也是國內現存大型木雕像之壹。閣東西分列永康、延綏二閣,以閣道相通,聯成壹體,成為壹組氣勢軒昂的建築 (見圖)。中路最後的壹座建築為綏成殿, 黃琉璃瓦硬山頂,為面闊七間,上下***十四間帶廊樓房,該樓地處宮內地形最高處。
雍和宮的建築布局前半部明朗開闊,顯得極為寧靜。自昭泰門以北則建築密集、殿閣錯綜,與前半部疏朗的格局成為明顯對比。宮內還保存了大量珍貴文物,如乾隆受戒時用的壹套器具和壹幅寫實的《乾隆受戒圖》,是研究清帝皈依喇嘛教的實物資料。
中華人民***和國建立後,雍和宮得到國家的重視與保護,1950年、1952年進行過整修。1979年又做了全面修繕。1981年作為宗教活動場所正式對外開放。現寺內除有宗教人員外,還設立了文物保護小組,負責文物的整理、研究保護工作
中國藏傳佛教名寺。位於北京城內東北部。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初為清世宗即位前的王府。雍正三年(1725)改名雍和宮 。乾隆九年(1744)改 為藏傳佛教寺廟。院落分五進,殿宇輝煌。寺中有金屬制作的五百羅漢 、金絲楠木雕成的佛龕和地面以上高18米的旃檀木彌勒像等珍貴文物。寺中乾隆帝禦撰的《喇嘛說》碑 ,以漢滿蒙藏4種文字刻成,為研究清代藏傳佛教的重要資料。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康熙帝在內城東北為皇四子胤禛修建了府邸。該府最初稱“四爺府”或“禛貝勒府”,胤禛被封為親王後改稱雍王府。1711年弘歷出生於王府東書院“如意室”。1723年胤禛繼位,為雍正帝(1723年-1735年在位)。雍正帝遷入紫禁城後,於雍正三年(1725年)將原雍王府升格為行宮,並改名為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曾在宮內停放胤禛靈柩,為此將主要殿宇覆瓦升格為黃琉璃瓦。
在雍正帝在位時期,雍和宮的中路和西路即已作為藏傳佛教上院使用,章嘉呼圖克圖活佛居住於此。乾隆帝即位後,於乾隆九年(1744年)將雍和宮中路和東路正式改為藏傳佛教寺廟,將主要殿宇改為佛殿,並為寺廟賜名“噶丹敬恰林”。東路行宮繼續由皇室使用,後因失火而焚毀。
1961年雍和宮被列入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批準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雍和宮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之壹。
牌樓:位於雍和宮中路南端入口處,有牌樓三座,中央的牌樓為三間四柱九樓,題額為“寰海尊親”和“群生仁壽”,牌樓南為影壁。兩側牌樓為三間四柱七樓。樓柱原為金絲楠木修建,日本占領時期改為水泥柱。牌樓北為輦道,直通雍和宮正門昭泰門
昭泰門:為琉璃隨墻門,面闊三間。門內有碑亭兩座,以及鐘鼓樓。東西為阿斯門,是清朝王府遺留的規制。鼓樓旁有熬制臘八粥的大銅鍋,每年農歷臘月均在此舉行施粥儀式
天王殿:在昭泰門內,單檐歇山頂建築。原為雍王府正門,後改為佛殿,內供彌勒佛、四大天王和韋陀。殿後院中有銅鼎、禦碑亭、銅須彌山、嘛呢桿。
正殿:又稱雍和宮,原為雍王府銀安殿。為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建築,殿前有月臺,殿內供奉三世佛:藥師佛、如來佛和阿彌陀佛。東北角為觀世音立像,西北角為彌勒佛立像,兩側為十八羅漢。殿外院落有東西配殿四座,又稱“四學殿”,即講經殿、密宗殿、數學殿、藥師殿。
永佑殿:原為雍王府內門,規制同天王殿。殿內供奉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藥師佛和獅吼佛。
法輪殿:原為雍王府寢殿,殿內布局同紫禁城坤寧宮和沈陽故宮清寧宮類似,即東半部為居住空間,西半部為薩滿教佛堂。乾隆時期加以大幅改動,平面布局改為十字形,面闊七間,前後各出五間抱廈。殿頂按照藏傳佛教傳統設有五座小閣,象征須彌山的五峰。殿內正中蓮花臺上為藏傳佛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銅像。宗喀巴像背後為木雕五百羅漢山,高近5米,長3.5米,厚30厘米,全部由紫檀木雕鏤而成。五百羅漢山前有壹金絲楠木雕成的木盆,傳為乾隆帝的“洗三盆”。
萬福閣:位於法輪殿之後,原為雍王府後罩樓。樓高三層,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兩旁是永康閣和延綏閣。三座樓閣之間有飛閣復道淩空連接,宛如仙宮樓闕,是唐朝至遼金時代佛教建築的典型風格,也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飛閣復道的僅存實例。萬福閣內有壹尊高18米的彌勒佛站像,地下埋入8米,用整根白檀木雕成。
阿嘉倉:位於昭泰門外,輦道兩側,是歷代活佛的佛倉(即住所)。西側有佛倉三座,自南向北為洞闊爾呼圖克圖佛倉、薩木薩呼圖克圖佛倉和諾門罕呼圖克圖佛倉。東側有佛倉壹座,即阿嘉呼圖克圖佛倉。此外,在中路東側還有佛倉三座,即土觀呼圖克圖佛倉、濟隆呼圖克圖佛和果蟒呼圖克圖佛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