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名“三腳班”、“半班”。清初,撫州諸縣連年災荒,民多流徙,壹部分難民以賣藝為生,將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與燈采的表演形式相結合,開始脫離燈采表演,形成獨立的“三腳班”,產生了壹批單臺戲和單臺調。其發祥地就是宜黃、臨川、崇仁、樂安四縣的交界地區。該地區早就流行的宜黃戲,為撫州“三腳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學習和借鑒條件。
初期的撫州“三腳班”僅有壹旦壹醜, 外加壹個“坐堂”(鑼鼓手),演唱單臺戲和小戲。至康熙、乾隆年間,才增加了小生行當。清末民初,“三腳班”開始向“半班”過渡,人員由三個增至七、八個,並增加了花臉老生行當,生旦凈末醜齊全,伴奏樂器也增加了二胡、三弦、笛子、嗩吶等。1934年,崇仁縣航埠采茶戲著名藝人張佑民組建撫州采茶戲的第壹個職業半班“佑民堂”。爾後,職業半班相繼成立。壹些撫州傀儡戲的部分老藝人,也加入“半班”演出,並將本劇種的大量劇目、伴奏曲牌和壹些唱腔帶進了采茶戲。抗戰勝利後,豐城、高安的絲弦班進入撫州,同撫州“半班”藝人匯合,又給采茶戲帶來了“本調”、“小花調”等新腔,與本地單臺調、會田調相結合,分別發展為撫州“本調”和“撫調”。
撫州采茶戲,土生土長,健康質樸,鄉情濃郁;唱詞和念白,大量運用民間俗語和歇後語,通俗易懂,有濃厚的地方風格和生活氣息。
撫州采茶戲唱腔,大都來自民歌小調,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其傳統的唱腔是專曲專用的曲牌體腔調,後經發展創新,已出現大量板腔體唱腔。它的詞格壹般為上下對偶的五字句、七字句或者十字句樂段。旋律特征為字多腔少,簡潔明快,每壹唱段的行腔與地方語言的音調結合甚密,似吟似訴,頗具說唱音樂之風格。撫州采茶戲唱腔以純正的撫州話為語言標準。演唱時分男女分腔都用本噪,特別要求吐字的清晰與運腔的圓潤。總體唱腔可分為戲曲正調、戲曲雜調和民歌小調三類:
戲曲正調──系扳腔體腔調,有本調、撫調、單臺調、川調四種。本調是吸收豐城絲弦班的本調,摻合本地單臺調等發展而成的。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徵調式唱腔,男、女分腔,有正板( 亦稱“長韻”)、簡板、疊板、快板、倒板、搖板、散板、 清板、哭頭等板式。撫調是由本地會母調摻合高安絲弦班的小花調發展而成。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宮調式唱腔,有男腔、女腔和醜腔的區分,並和本調壹樣,具有豐富的板式。單臺調是本劇種最老唱腔,不分男女腔,但有四句三韻和兩韻,正弦(徵調式)和反弦( 宮調式)的區別,還有簡板。 川調是由外來川調摻合單臺調和雙勸夫調的簡板發展而成。它男女腔調略分,具有徵調式和宮調式兩種收腔法,還有徵調式和羽調式兩種簡板。
戲曲雜調──主要是三腳班小戲中的腔調,壹般以戲名為曲名,如“三伢子放牛調”、“撿春菇調”、“賣櫻桃調”、“賣花線調”、“雙勸夫調”、“下南京調”、“王媽媽罵雞調”、“補背褡調”等等。還有壹部份則是三腳班後期吸收來的“南詞”、“北詞”、“信調”等等。另外,還包括壹些吟唱音調。
民歌小調──除壹部份單臺戲用的小調,如“數天下圖”、“打哩蓮花”、“想郎”、“打彩”等以外,還有“十二月采茶”、“銅錢歌”、“十杯酒”、“照花臺”等等。壹般作戲中插曲用。
撫州采茶戲因脫胎於燈彩歌舞,故以反映短衣羅裙的小人物見長。其藝術特點是: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語言生動詼諧、通俗易懂;唱做樸實,亦歌亦舞,活潑風趣。其表演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尤其小生小醜的扇子功、小醜的矮子步、小旦的手巾功,都從生活中提煉出來,既有淳樸的民間藝術韻味,又有個性鮮明的表演特色。如小醜的矮子步,動作幽默有趣,形象逼真,而且變化很多,有“猴拳步”、“蛤蟆跳”、“涉水步”、“雞公啄米”、“猴子跳圈”、“懶貓抓癢”等。又如小旦的手中功,運用大手帕,配合手眼身法步,或揉搓、或拋甩、或掩面、或飛轉,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緒。再如小生(小醜)的扇子功,既有單手打,又能雙手雙肩打,有時繞指而轉,有時空中拋耍,左右開合,上下翻飛,豐富多彩,千姿百態。
撫州采茶戲的許多表演動作和舞蹈,如小旦的梳妝挑簾、床前驅蚊、繡花納底、縫補漿洗、摘茶采桑、開(關)門、雲手、鷂子翻身等身段表演,小醜的挑擔推磨、趕牛鋤地、撐船推車等身段表演均十分細致逼真。在三角班小戲中,上述特點尤為突出。發展到“半班”演出大戲後,向古老劇種學習袍帶戲的表演程式,同時也吸收了歌舞話劇的養料,使其既能演傳統戲又能表現現代生活。
撫州采茶戲講究唱做並舉。手勢、眼神、身段、步法配合協調。旦角的基本步法有“雲步”、“碎步”、“踮步”、“跪步”、“蹉步”、“小碎步”等;生角有“方步”、“蹉步”、“跪步”、“快蹉步”等;醜角有“矮步”、“跳步”等。醜角除矮子功外,有時還表演板凳功以及“虎跳”、“前仆”等各種滾翻動作。生、旦有時也要表演“搶背”、“劈叉”、“臥雲”、“烏龍絞柱”等地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