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歌以其獨具特色、卓爾不群的品質和渾然天成、匠心獨運的形式,吸引著壹代又壹代華夏兒女的目光,也傲視著各領風騷、才人輩出的世界文壇。
意境優美使她令人神往,含蓄雋永使她魅力倍增;然而,含蓄和費解似乎是孿生兄弟,意境和想象從來就難以割舍。
怎樣掃清文字障礙,品味她的深邃底蘊?如何身臨其境感受她的博大精深?本文試圖以六點十八個字解答以上問題。
壹、審標題
古今的文字距離讓現代人難懂古典詩歌,面對這個難以讀懂的美人, 我們怎樣體察她的內心呢?首先我們可以洞察她的眼睛——標題——來走進她的心靈。人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標題便是文章的眼睛,因為標題不僅能吸引讀者,而且能揭示內容,揭示主題。
但人們往往急於抓住這個美人的心而忽略她明眸的表白。成人教幼兒,往往以“床前明月光”作開頭,忽略了標題“靜夜思”;同學們分析,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詩句的理解上,冷落標題是常見的情況。為什麽不仔細分析標題呢?事實上,古詩的標題對詩章的內容往往有統攝作用,標題吐露著詩文的心聲。搞清標題的含義,也就初步了解了詩文的內容。當然,像《詩經》那種將首句作標題的情況除外。
“審標題”的“審”,意思是仔細看,這要求讀者不僅要重視標題,而且要全面分析標題,並加入適當的推理想象。
現代漢語語法根據單句的結構,將單句劃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兩大類。我們不妨將古典詩歌的標題分為有動詞的和沒有動詞的兩大類,沒有動詞的標題僅占壹少部分。試以當今普遍認可的《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年版)為例,沒有動詞的標題占全書總數的22%。盡管這壹數據是來自對唐詩局部的分析,但它是對古典詩歌精華的統計,所以應該是具有代表性的。
沒有動詞的標題往往是名詞性的,這些標題很直接地表明作者吟誦的對象:或是人物,如《漁翁》(柳宗元)、《蜀相》(杜甫);或是時間,如《月夜》(杜甫)、《春曉》(孟浩然);或是地點,如《烏衣巷》(劉禹錫)、《石頭城》(劉禹錫);或是自然景物,《霜月》(李商隱)、《江雪》(柳宗元)。詩歌是宣泄感情的載體,不論詩人以何為題,他都會把自己的感情灌註其中,所以這種無動詞標題之所示既是詩人描寫的對象,又是詩人感情的寄托。欣賞者在明確標題含義的基礎上必須進壹步思考:面對這些吟誦對象,作者會抒發怎樣的情懷?相對而言,這類標題的數量較少,理解也較容易。
絕大多數標題是帶有動詞的,這類標題中,有的只有壹個動詞,如《登高》(杜甫)、《閨怨》(王昌齡);有的有多個動詞,如《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李白)、《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元稹)。多個動詞,有的陳述同壹個主語,有的陳述不同的主語。這個問題將在“找動詞”中詳細闡明。
除辨清標題有無動詞之外,還有重要的壹點:對標題的斟酌應貫穿在對詩篇的整體把握中,即在理解具體詩句時也應把標題的因素考慮在內。
試以孟郊《登科後》為例來看審標題對理解詩歌主旨的作用。“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標題“登科後”已明確告知本詩所寫內容為歷盡寒窗之苦、終奪科舉之冠以後的情形。不看詩句,單看標題,讀者便可想象到那種“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無比喜悅之情。那麽詩句中“齷齪”、“放蕩”兩個關鍵詞的含義應有別於現代漢語中的意思。“昔日齷齪”應是登科前的困窘;“今朝放蕩”應是登科後的得意。“齷齪”、“放蕩”也就不再是貶義詞。有標題的提示,全詩洋溢著的金榜題名後的那種得意、欣喜之情便不難把握。
相反,如果不審標題,對主旨的理解便要大打折扣,甚至曲解。試看:“海燕西飛白日斜,天門遙望五侯家。樓臺深鎖無人到,落盡東風第壹花。”——日斜時分海燕向西飛去,遙望京城禁門外的王侯府,“重樓閑閉,無人居住”,只有花兒在寂寞的東風裏落盡。這是壹首不太難懂的寫景詩。但看過了標題,會發現它的主旨不那麽簡單。“客有蔔居不遂薄遊隴因題”——有壹位異鄉人因想在長安居住卻不得而暫遊於隴壹帶,於是有感賦詩壹首。弄清了標題的含義,便可領悟那西飛的海燕正是在長安找不到棲身之地的寒士,他在百鳥歸巢的傍晚只能望著長安城那些長期無人居住的高樓深院而煢煢遠飛。這首既表達蔔居不遂、薄遊隴之客黯然神傷之情,又反映“唐王室衰敗沒落”現實的托諷詩,只有在弄清標題的前提下才能準確理解其主旨。
總之,“審標題”既是壹種方法,又是壹種觀念。欣賞者對標題重視起來,事情就好辦得多。
二、找動詞
這是掃清古詩文字障礙的關鍵,也是欣賞古詩六法中最重要的壹法。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理解標題,更適於理解詩句。
為什麽要找動詞呢?
首先,詩歌作為壹種文學樣式,具有觀照人類自身、觀照自然的特點。這種觀照體現在對自身和自然呈現狀態、發展變化的體驗上。而動詞是表示人或事物動作行為、心理活動或發展變化的詞,所以動詞是最能表現人類對自身和自然進行體驗的詞。
其次,古詩句的章法雖有別於古散文,但也有相同之處。這種相同之處在於,壹般情況下,不省略謂語,而動詞是充當謂語的主力軍。所以在古詩中壹般不省略動詞。因此,抓住最有表現力又極少被省略的動詞無疑是清除文字理解障礙的關鍵。
古詩句中動詞——準確地說是陳述性詞語——情況比較復雜。大致有如下四種情況:
(1)每句只有壹個動詞;
(2)每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動詞;
(3)每句雖沒有動詞(有的也有),但形容詞同樣具有陳述性;
(4)每句都沒有動詞。
讀者應分清情況,區別對待。不論哪種情況,都應首先將動詞逐壹找出(包括具有陳述作用的形容詞),然後找到它們的陳述對象,再弄清動詞支配對象,最後綜合分析,整體把握。
在這壹過程中,壹句詩中有多個動詞的情況最為復雜:多個動詞可能陳述相同的主語,也可能陳述不同的主語;也可能其中壹部分具有陳述作用,另壹部分起修飾作用。對於陳述相同主語的,要註意幾個動詞的連續性;對於陳述不同主語的,要找出它們的主語分別是什麽,尤其是要找出被省略的主語,並發現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語法角度看,壹句詩中的動詞未必都在同壹個層面上,抓住第壹層面是關鍵,起修飾作用的動詞當另行對待。下面我們通過實例說明這種方法:
例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維)
這是每句只有壹個動詞的。“照”、“流”,它們的施動者分別是“明月”、“清泉”,而“松間”、“石上”則既可看成是修飾語,也可看成是受動者。這樣便初步可知這是描寫夜晚山間景色的對偶句,也可以感受到詩句動靜結合的佳妙。
例2:“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初霽》陸遊)
這也是每句只有壹個動詞,但和例1又不同。“聽”、“賣”,它們的施動者既不是“小樓”、“壹夜”,更不是“明朝”、“深巷”。是誰呢?是被省略的“人”,是人在小樓中聽了壹夜,是人明朝在深巷叫賣。聽春雨的人和深巷叫賣的人也不是同壹個人,應該是聽春雨的人想象著明朝在深巷會有人賣杏花。如果不把省略的主語補充出來,就會產生疑問,難道會是小樓聆聽,深巷叫賣嗎?
例3:“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山居秋暝》王維)
這是每句有兩個以上動詞的——“喧”、“歸”、“浣”,“動”、“下”、“漁”。誰喧?竹林?不是,是人在竹林中喧鬧。誰歸?浣女。什麽動?蓮,蓮花、蓮葉。什麽下?漁舟順流而下。“浣”、“漁”雖然也是動詞,但不是詩句的主幹動詞,它們分別修飾“女”、“舟”,它們和“喧”、“歸”、“動”、“下”不是壹個層面上的。
例4:“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過華清宮》杜牧)
這也是壹句中有多個動詞的,和例3不同的是這兩句關系不是並列,而是承接。“回望”到的不僅有錦繡般的華美宮殿,還有山頂許多的門壹個接壹個地打開。不僅要弄清這些動詞的施動者是否相同——往往是不相同的情況多,還要弄清這些不同的動作、不同的施動者之間有什麽邏輯關系,從而形成壹個完整的認識。
例5:“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越中覽古》李白)
這是形容詞同樣具有陳述性的詩句。第壹句中除了表示比喻的“如”以外,沒有陳述性的動詞,但形容詞“滿”同樣具有類似動詞的陳述性。壹個“滿”字淋漓盡致地道出了昔日越王宮中美女如雲的歌舞升平景象。“滿”的妙處不次於“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而且這“滿”字又同下壹句“只今唯有鷓鴣飛”的“唯有”形成內容上的強烈反差。可見,形容詞也同樣具有陳述作用,在情味上甚至超過動詞。這表明“找動詞”時,帶有陳述作用的形容詞同樣不可忽視。
例6:“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登高》杜甫)
這是動詞、形容詞“***掌朝政”的例子,動詞“嘯哀、飛回”陳述了猿、鳥的狀態,形容詞“急、高、清、白”陳述了“風、天、渚、沙”的狀態。綜合分析,我們眼前便展現了壹幅登高所見的精美圖畫。
綜合以上,不難看出,“找動詞”在理解詩句時的作用可謂綱舉目張。這同樣適用於理解標題,這裏無須贅述了。
例7:“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陸遊)
例8:“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這兩例都是沒有動詞的名句,這種情況比較少,需要從另壹個角度考慮。在後文的“想小人”中,我們將論及此題。
三、理句式
如果說“找動詞”能幫助讀者快速掃清理解文字上的障礙,那麽“理句式”則能幫助讀者解決句式難通的問題。
在動詞的使用上古詩和古文有相同之處,但在句式問題上古詩和古文有很大差別。古文的特殊句式有自己的使用規律,古詩卻沒有,這是中國古詩的特點決定的。為了符合押韻、對仗、節奏、平仄等要求,詩人有時要打破正常的語言順序,新順序並不遵循古漢語特殊句式的規律,這就產生了令讀者費解的變式句。它是理解詩歌的又壹障礙,必須把它整理成正常的句式,才能準確理解詩歌內容。
例9:變式句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白居易)
常式句去來江口守空船,月明繞船江水寒。
這是比較簡單的壹種,不梳理成正常語序也不太影響理解。下面這幾例則不同。
例10: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無覓英雄孫仲謀處。
例11: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故國神遊,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
例12:海燕西飛白日斜,天門遙望五侯家。(《客有蔔居不遂薄遊隴因題》許渾)
海燕西飛白日斜,遙望天門五侯家。
這是句中詞序顛倒的類型,這幾個句子如果不梳理成正常句式,那麽便難以準確把握動詞的施動者,從而產生將受動者變成施動者、主客關系顛倒的後果,給正確理解詩文造成障礙。
例13: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望中猶記,四十三年,烽火揚州路。
例14: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攜來百侶曾遊。
例15: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送魏萬之京》李頎)
昨夜微霜初渡河,朝聞遊子唱離歌。
這是句序顛倒的類型,如果不還原,則更難理解,甚至曲解。
怎樣判斷以上這些非正常語序呢?根據邏輯關系,聯系上下文。主張抗金的辛棄疾登上北固亭,懷古傷今,他贊揚在這裏建功立業的孫權,他不可能稱自己是英雄,而應該贊揚孫權是英雄;蘇軾的“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是有爭議的,壹方認為是“周瑜笑我”,另壹方認為是“蘇軾笑自己”,筆者贊同後壹種說法;天門指禁城,五侯家自然在禁城,聯系前文,應是西飛的海燕遙望天門;“烽火揚州路”發生在“四十三年”前,它們應是“猶記”的對象;“攜來百侶曾遊”的“曾”表明這壹句是下文“憶往昔”的內容之壹;“朝”和“昨”的時間順序應很好理解。
變式句在古詩中存有壹定比例,所以理句式成為掃清理解障礙的壹種必需。讀者應當知道這種現象的存在,當句子難通時,要試著梳理句式,使壹些難題迎刃而解。
四、看背景
研究歷史,有“知人論世”壹說,理解古詩,何嘗不是這樣。白居易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實,去掉這個“合”字也未嘗不可,因為這是文學創作的規律。像任何詩作都有其社會基礎壹樣,任何詩作也都有其個體的心理基礎。了解詩作的社會基礎可以使我們看得更廣,了解詩作的心理基礎可以使我們看得更深。
如果了解王維亦官亦隱的壹生,便不難理解《山居秋暝》中的禪宗思想。
如果了解唐玄宗對楊貴妃“三千寵愛在壹身”的誤國情,以及安史之亂給唐王朝帶來的生靈塗炭,就不難理解杜牧“壹騎紅塵妃子笑”的極盡諷刺味道。
如果了解李白、杜甫,那麽對《越中覽古》的盛衰無常,對《登高》的老病孤愁的理解也不會停留在字面上。
這就對欣賞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掃清字句的障礙,而且要填補背景的空白。
試看溫庭筠的《經五丈原》:“鐵馬雲雕***絕塵,柳營高壓漢宮春。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這首詩在用詞、句式方面沒有什麽難點,標題也簡潔明了。然而如果不了解三國,尤其是三國後期,諸葛亮親自率軍伐魏,駐軍五丈原,對峙百日病逝軍中的背景,要理解這首詩是很難的。而對於壹個文學水平不是很高卻熟知三國故事的人來講,理解它就比較容易。因為“屯關右”、“夜半妖星”、“臥龍”、“得鹿”、“象床寶帳”、“譙周”等形象鮮明的詞語已在述說著那段令人遺憾嘆息的歷史。
背景知識不是朝夕習得的,平時的積累是根本。壹杯水和壹桶水的關系在理解古詩時同樣有理。
總之,了解相關的背景越多,對詩作的理解也就越深刻,越準確。
五、想小人
這裏的“小人”絕不是“君子”的反義詞,讀作“小人兒”比較恰當,這裏用了借代的手法。
想小人兒是欣賞者通過聯想和想象將詩句的文字信息在頭腦中轉換成圖像信息的過程。這個圖像的焦點是人,這個人可以是詩人本人,可以是“我化”的詩人,也可以是任意的人。朱光潛先生在談到文學的境界時說:“文藝的難事在造境,凡是人物性格事變原委等等都要借境界才能顯出。境界就是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獨立自足的世界,它的真實性就在它的融貫整壹,它的完善。”現在擺在讀者面前的問題是詩人已將“造境”的難事做成,並且做得很好,讀者怎樣才能充分體驗到這個“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獨立自足的世界”呢?——依靠聯想和想象。可以說沒有聯想和想象就沒有文學欣賞。和繪畫用線條、明暗、色彩等直觀的方式不同,文學是以詞句來反映客觀物質世界的,是直接的。尤其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語,它是聯想和想象的出發點。枯藤、老樹、昏鴉,每個詞語都是壹個意象,壹句詩便是有機組合的壹組意象。這要求讀者有個再造的過程,而再造的工具便是聯想和想象。“欣賞中國古典詩歌,壹是提取語言載體直接宣示的信息,也就是根據文字的描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事物的表象,並運用再造想象造成新的形象。壹是要根據文字的暗示,生成潛在信息,並以此構成意趣高妙的新的藝術境界。”(趙景波《詩美與潛信息》)這便需要欣賞者將潛在的信息化為具體的物象,調動聯想和想象,補足詩詞留下的空白,形成美麗的流動畫面,因為中國古典詩詞的壹個最大特點就是詩中有畫。再者,“有壹千個讀者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只要是根據詩句進行的聯想、想象、推理是合理的,都是無可厚非的。
讀“明月松間照”,便要在腦中生成壹個“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的畫面。這個畫面不是孤立的,要聯系“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時空背景,要聯系“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笑貌音容。浣女的模樣、服飾、笑聲可隨欣賞者的意願去填補。
讀“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除了要聯想到急如星火的快馬,還要想到“回眸壹笑百媚生”,能讓“君王不早朝”的楊貴妃,甚至想到望烽火方壹笑,毀掉西周朝的褒姒。
讀“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要跨越時空地想到昔盛今衰的歷史感傷。
想小人兒和找動詞應是同步進行的,在找到動詞,掃清文字障礙時就應把文字轉換成畫面,整首詩下來便是壹組流動的畫面。
六、品感情
頭腦中的這壹組畫面不是凝固不動的連環畫冊,而是鮮活有情的影視鏡頭。“壹切藝術都是抒情的,都必須表現壹種心靈上的感觸,顯著的如喜、怒、愛、惡、哀、愁等情緒,微妙的如興奮、頹唐、憂郁、寧靜以及種種不易名狀的飄來忽去的心境。”(朱光潛)詩歌的特質更在於抒情,而這種情“起於沈靜中所回味得來的情緒”(華茲華斯)。所以詩歌中的情是蘊含在關鍵詞裏、包藏在蒙太奇中的滋味。滋味需要品嘗,感情更要仔細辨別。
怎樣品感情呢?
首先,不論唐詩宋詞,大體上講都有先景後情或先事後情的傾向,盡管景和情、事和情不是截然分開的,但側重點還是明顯的。這壹事實已告知讀者感情該如何去品。
其次,詩中情多有隱蔽的特點,除少數直抒胸臆的句子,詩中的感情往往滲透在修飾語中,揣摩修飾語便可探知詩人的情感傾向,以《山居秋暝》為例,“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新雨”的“新”字顯示著詩人對雨的喜愛之情。“空山”的“空”更是道出了詩人向往遠離塵囂生活的心聲。為什麽呢?因為山本不空——有浣女晚歸,有漁舟流動,說這是空山,只因詩人內心思“空”。而末兩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更直接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他不僅自己居於山中,還要勸王孫留在這裏。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進壹步探討:為什麽詩人有如此不同常人的情懷?聯系“看背景”我們就會有更深的認識。
再次,對於通體寫景的詩,讀者要把自己置身於景中,甚至是景中壹景。“通體寫景難,情寓景中則更難”,而劉禹錫的《石頭城》卻是這樣的典範。如何品味這景中的情呢?不妨把妳置身於景中,仿佛妳是畫中壹景,妳要把自己“擬物”,體會物之情。“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妳就是“潮水”,“寂寞”地拍打著江山依舊的空城。說是空城,是真的空嗎?不是,是妳(潮水)感覺它空,是和它作為六朝古都相比顯得空。優秀的古詩詞沒有壹個字是多余的,要用心感受每個字的情味。“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讀到這裏,妳的身份不再是潮水,而是月,而且是舊時月,仿佛穿越時空隧道,曾飽覽秦淮河邊六個朝代的不夜勝景,看得太多的紙醉金迷、恩怨情仇,看得太多的路邊野骨、悲歡離合。如今妳又在春風沈醉的晚上探過城上短墻,要看到什麽新的人間悲喜劇嗎?在這無人之境,妳就是月、地、潮,在默默地想著自己的心事。其實,這是詩人在想。想什麽?聯系劉禹錫的身世背景,原來他在想國運的衰微。這種意境,不如“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直白,但比其更耐咀嚼,更值回味。古詩的美要戴上專用的眼鏡才能看得見。
理解古詩、欣賞古詩是壹個復雜而又高級的藝術活動,不是掌握了以上十八個字就可登堂入室的,但這十八個字的確能給我們讀古詩帶來很大方便。
在理解壹首陌生的古詩時,以上六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它們沒有絕對的先後順序,而應該是並駕齊驅,這壹點尤為重要。本文只是為了便於闡述而分條。
怎樣指導學生準確把握壹首詩的思想情感
詩詞鑒賞最難的是什麽?讀不懂壹首詩(詞)。怎樣才算讀懂壹首詩(詞)?就是能準確全面地理解詩(詞)的思想情感。請看壹下如下壹道詩歌擴寫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展開想象,擴寫第四句,60字左右。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遊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其中壹位同學如此擴寫:
天上細雨蒙蒙,陸遊唱著歌,飲著酒,悠閑地騎坐在驢背上,不多久就過了劍門。
這位同學雖說想象不夠充分,但從描述上來說還是沒問題的,但這樣的擴寫得不了滿分,為什麽,因為這位同學用錯了壹個詞,即“悠閑”。這說明他沒讀懂這首詩,沒能準確把握這首詩歌的情感。
如何準確把握壹首詩的思想情感呢?不妨從以下方面來進行:
壹是揣摩標題。
有的標題就點明詩詞的情感基調。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喜”字就奠定了全詩喜悅的感情基調。有的標題則表明了全詩的思想主旨。如李白《行路難》中壹個“難”字,壹語雙關,不但“路”難,而且人生路也難。
有的標題雖然不能明示詩歌的思想情感,但能幫助我們理解詩歌的思想情感。如《峨眉山月歌》標題點示了地點與景物,結合全詩,我們明白峨眉與壹位友人有關,“山月”成了友誼的象征。又如《春夜洛城聞笛》標題點出了時季、地點、事件,事件“聞笛”傳達了詩歌要表達的故園情。再如《客至》這壹標題,點出了事件,同時也帶出了迎客的喜悅這壹詩歌要表達的情感。還如《登嶽陽樓》壹看標題,就知道這是壹首詠物詩,從時空上我們可以感受到詩要表現的詩人身世之悲、家國之憂。
總之,詩歌標題是詩詞的眼睛,包含了大量的重要的信息,而這些信息中,有的就是情感密碼。
所以揣摩標題,我們可以把握時間、地點、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詩歌的線索、情感基調、作品類型等諸多信息,或感知詩人寓情於景、寓情於事的鄉情、傷離、懷古、吟邊、憂思等情感,或領悟詩人對生命、生活、社會的某種見解,還可理解詩人所寄予的某種理想、抱負等。
二是知人論世。
古詩詞表達的思想感情往往同詩人的人生經歷、思想抱負以及所處的時代有關。如前面所列的陸遊的《劍門道中遇微雨》,學生之所以誤讀,就在於就詩品詩,沒有知人論世。試想若學生們對作者及其所處時代有如下了解,也不至於鬧笑話。
陸遊,愛國詩人。生於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誌在恢復中原,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陜西前線,過上壹段“鐵馬秋風”的軍旅生活。這首詩時是陸遊由南鄭調回成都,途經劍門山寫下的。由戰地到大都市,明擺著去危就安、去勞就逸,可這並非陸遊這位愛國誌士的理想所在。所以這首詩表達的是陸遊如下情感:
懷才不遇,報國無門,衷情難訴,壯誌難酬,只好在抑郁中自嘲,在沈痛中調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