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更是指愛、快樂、審美情感等豐富的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它伴隨著人的壹切活動之中。在學習過程中,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是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科中的加、減、乘、除運算符號的簡潔美;讓學生感受數學化繁為簡的概括美;化方為圓、化曲為直的轉化美;層層演譯的嚴謹美和邏輯美;富於變化的神奇美;數形結合的和諧美……讓學生從心底上喜歡數學,喜歡學數學。
另外,課堂上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與學生產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在教學上,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設計的教學活動,營造的課堂氛圍等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滿足學生求知欲的需要時,學生就會產生愉快、喜愛的情感。反之,則是苦惱、厭煩,勢必會影響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在每壹節數學課上,都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情緒,並且要精心設計數學活動,給學生提供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探索、發現數學知識和掌握數學知識的內在規律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積累愉快的體驗,不斷增進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認識時間》這課時,教師先問:“同學們,妳們每天幾時上學?幾時回家?什麽時候睡覺?”全班同學都很感興趣,愉快地說出自己的作息時間。接著,教師因勢引導說:“假如我要畫壹個鐘表,應該先畫什麽?再畫什麽?最後畫什麽?”師生合作畫鐘表的過程中,學生取得鐘表結構的***識,學生在想與說的過程中,欣賞自己,欣賞夥伴,感受到學數學的樂趣。這樣,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歷了“感到學習數學有趣——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萌發學習數學的誌趣”,使學生的學習情感健康發展。
二、端正學生學習的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態度,不僅指學習態度、學習責任,更是指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具有主動參與、克服困難、質疑、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列為“情感和態度”方面的具體目標。
數學科的特點是:知識內容前後連貫、系統嚴密、邏輯性強,這就決定了小學數學教育具有嚴謹性、確定性,教學中,在原有的概念的基礎上推出新的概念,如:由加法8+8+8推出3個8相加,可以用簡便的數學符號“×”來表示,8×3或3×8,由8+8+8=24,推出8×3=24或3×8=24的結論是正確的。再如把 轉為 ,分析轉化後 與 的聯系,進而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是確定無疑。教師根據學習數學的研究方法,讓學生參與觀察、操作、推理、驗證,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懂得觀察事物要認真細致;計算要細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可以鍛煉自己,完善自己;推理、驗證使學生懂得知識來不得半點馬虎。在這壹系統活動中,還要鍛煉自己的意誌和信心,正確面對成功和失敗。同時,挖掘學生身邊的數學題材,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對自然與社會所產生的作用,了解壹些數學在人類歷史上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的事例,使學生充分認識數學的價值,習慣用數學的眼光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是壹個由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程承載的啟發、滲透和感染的過程。教師要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裝在頭腦中,有意識地、自覺地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使其成為教學的靈魂,使學生逐步形成我們所期盼的健康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