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梁實秋過年 寫的過年習俗有什麽相同之處

梁實秋過年 寫的過年習俗有什麽相同之處

守歲

放鞭炮煙花

年夜飯

拜年

以下是全文

我小時候並不特別喜歡過年,除夕要守歲,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這對於壹個習於早睡的孩子是壹種煎熬。前庭後院掛滿了燈籠,又是宮燈,又是紗燈,燭光輝煌,地上鋪了芝麻稭兒,踩上去咯咯吱吱響,這壹切當然有趣,可是寒風凜冽,吹得小臉兒通紅,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盧喝雉,沒有孩子的份。壓歲錢不是白拿,要叩頭如搗蒜。大廳上供著祖先的影像,長輩指點曰:“這是妳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雖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領略慎終追遠的意義。“姑娘愛花小子要炮……”我卻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腳子。別人放鞭炮,我躲在屋裏捂著耳朵。每人分壹包雜拌兒,哼,看那桃脯、蜜棗沾上的壹層灰塵,怎好往嘴裏送?年夜飯照例是特別豐盛的。大年初幾不動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實上即是大鍋菜。大鍋的燉肉,加上粉絲是壹味,加上蘑菇又是壹味;大鍋的燉雞,加上冬筍是壹味,加上番薯又是壹味,都放在特大號的鍋、罐子、盆子裏,此後隨取隨吃,大概歷十余日不得罄,事實上是天天打掃剩菜。滿缸的饅頭,滿缸的腌白菜,滿缸的鹹疙瘩,不知道什麽時候才可以見底。芥末堆兒、素面筋、十香菜比較地受歡迎。除夕夜,壹交子時,煮餑餑端上來了。我困得低枝倒掛,哪有胃口去吃?胡亂吃兩個,倒頭便睡,不知東方之既白。

初壹特別起得早,梳小辮兒,換新衣裳,大棉襖加上壹件新藍布罩袍、黑馬褂、灰鼠絨綠鼻臉兒的靴子。見人就得請安,口說:“新喜。”日上三竿,騾子轎車已經套好,跟班的捧著拜匣,奉命到幾家最親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運氣好,人家“擋駕”,最好不過,遞進壹張帖子,掉頭就走。否則壹聲“請”,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個頭,才算禮成。這個差事我當過好幾次,從心坎兒覺得窩囊。

民國前壹兩年,我的祖父母相繼去世,家裏由我父親領導,在家庭生活方式上作維新運動,革除了許多舊習,包括過年的儀式在內。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門磕頭拜年。我從此不再是磕頭蟲兒。過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幹小菜,分裝四個圓籠,除日挑到家中,自己家裏也購備壹些新鮮菜蔬以為輔佐。壹連若幹天頓頓吃煮餑餑的怪事,也不再在我家出現。我父親說:“我願在哪壹天過年就在哪壹天過年,何必跟著大家起哄?”逛廠甸,我們是壹定要去的,不是為了喝豆汁兒、吃煮豌豆,或是那大糖葫蘆,是為了要到海王村和火神廟去買舊書。白雲觀我們也去過壹次,壹路上吃塵土,廟裏面人擠人,哪裏有神仙可會,我再也不作第二次想。過年時,我最難忘的娛樂之壹是放風箏,風和日麗的時候,獨自在院子裏挑起壹根長竹竿,壹手扶竿,壹手持線桄子,看著風箏冉冉上升,禦風而起,壹霎時遇到罡風,穩穩地停在半天空,這時候雖然凍得涕泗橫流,而我心滋樂。

民國元年初,大總統袁世凱唆使曹錕駐祿米倉部隊兵變,大掠平津,那壹天正是陰歷正月十二,給萬民歡騰的新年假期做了壹個悲慘而荒謬的結束,從此每個新年我心裏就有壹個驅不散的陰影。大家都說恭賀新喜,我不知喜從何來。

“養不教,父之過。”現在時代不同了。父母年紀大了,子女也負有教育父母的義務。話說起來好像有壹點刺耳,而事實往往確是這樣。

“吃到老,學到老。”前半句人人皆優為之,後半句卻不易做到。人到七老八十,面如凍梨,癡呆黃耈,步履維艱,還教他學什麽?只合含飴弄孫(如果他被準許做這樣的事),或只坐在公園木椅上曬太陽。這時候做子女的就要因材施教,教他的父母不可自暴自棄,應該“當壹天和尚撞壹天鐘”,“人生七十才開始”。西諺有雲:“沒有狗老得不能學新把戲。”豈可人不如狗?並且可以很容易地舉出許多榜樣,例如:

壹、摩西老祖母壹百歲時還在畫畫。

二、羅素九十四歲時還在奔走世界和平。

三、蕭伯納九十二歲還在編戲。

四、史懷澤八十九歲還在非洲行醫。

五、歌德寫完他的《浮士德》時是八十三歲。

旁敲側擊,教他見賢思齊,爭上遊,不可以自甘老朽,飽食終日。遊手好閑,耗吃等死,就是沒出息。年輕人沒出息,猶有指望,指望他有朝壹日悛悔自新。上了年紀的人沒出息,還有什麽指望?二輩子!

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甚至已經生男育女,在父母眼中他還是孩子。所以老萊子彩衣娛親,仆地作兒啼,算是孝行。那時候他已經行年七十,他的父母該是九十以上的人了。這種孝行如今不可能發生。如今的孩子,翅膀壹硬,就要遠走高飛,此後男婚女嫁,小兩口子自成壹個獨立的單位,五世同堂乃成為壹種幻想,或竟是夢魘。現代子女應該早早提醒父母,老境如何打發,宜早為之計,告訴他們如何儲蓄以為養老之資,如何鍛煉身體以免百病叢生。最重要的是要他們心理有所準備,需要自求多福。頤養天年,與兒女無涉。俗語說:“壹個人可以養活十個兒子,十個兒子養不活壹個爸爸。”那就是因為兒子本身也要養活兒子,自顧不暇,既要承上,又要啟下,忙不過來。十個兒子互相推諉,爸爸就沒人管了。

代溝之說,有相當的道理。不過這條溝如何溝通,只好潛移默化,子女對父母來便耳提面命。上壹代的人有許多怪習慣,例如:父母對於用錢的方式,就常不為子女所了解。年輕人心裏常嘀咕,妳要那麽多錢幹什麽?壹個錢也帶不了棺材裏去!壹個錢看得像鬥大,壹串串地穿在肋骨上,就是舍不得摘下來。眼瞧著錢財越積越多,而生活水準不見提高。嘀咕沒有用,要事實上逐步提示新的生活模式。看他的壹把坐椅缺了壹只腳,墊著壹塊磚,勉強湊和,妳便不妨給他買壹張轉椅躺椅之類,看他肯不肯坐。看他的衣服捉襟見肘,汙漬斑斑,妳便不妨給他買壹件松松大大的夾克,看他肯不肯穿。這當然不免要破費幾文,然而這是個案研究的教學法,教具是免不了的。終極目的是要父母懂得如何過現代的生活,要讓他知道消費未必就是浪費。

勤儉起家的人無不愛惜物資。壹顆飯粒都不可剩在碗裏,更不可以落在地上。壹張紙,壹根繩,都不能委棄,以至家家都有壹屋子的破銅爛鐵。陶侃竹頭木屑的故事壹直傳為美談,須知陶侃至少有儲存那些竹頭木屑的地方。如今三房兩廳的逼仄的局面,如何容得下那壹大堆的東西?所以作子女的在家裏要不時地負起清除家裏陳年垃圾的責任。要教導父母,莫要心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我們中國人壹般沒有立遺囑的習慣,盡管死後子女打得頭破血出,或是把壹張楠木桌鋸成兩半以便平分,或是纏訟經年丟人現眼,就是不肯早壹點安排清楚。其原因在於諱言死。人活著的時候稱死為“不諱”或“不可諱”,那意思就是說能諱時則諱,直到翹了辮子才不再諱。逼父母立遺囑,這當然使不得。勸父母立遺囑,也很難啟齒。究竟如何使父母早立遺囑,就要相機行事,趁父母心情開朗的時候,婉轉進言,善為說詞,以不傷感情為主。等到父母病革,快到易簀的時候才請他口授遺言,似乎是太晚了壹些。

教育的方法多端,言教不如身教。父母設非低能,大抵也會知道模仿。在公***場所,如果年輕人都知道不可喧嘩,他們的父母大概也會不大聲說話。如果年輕人都知道魚貫排隊,他們的父母也會不再攘臂搶先。如果年輕人不牽著狗在人行道上遺矢,他們的父母也許不好意思到處吐痰。種種無言之教,影響很大,父母教育兒女,兒女也教育父母,有些事情是需要解釋的,例如:中年發福不是好現象,要防止血壓高,要註意膽固醇等。

有些父母在行為上犯有錯誤,甚至惡性重大不堪造就,為人子者也負有教育的責任。子曰:“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而不違,勞而不怨。”這就是說,父母有錯,要委婉勸告,不可不管;他不聽,也不可放棄不管,更不可怨恨。當然,更不可以體罰。看父母那副孱弱的樣子,不足以當尊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