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族名。漢晉時,居住在滇西滇東和滇中山區的“編發,隨畜行徙”的壹些部族,叫昆明諸種,或昆明之屬。是雲南境內人數最多和分布最廣的民族集團。當時,漢人把雲南境內各少數民族又泛稱為“夷”或“夷種”。稱大種曰“昆”,小種曰“叟”。與昆明人同時存在的還仍有嶲(音西)、笮、邛等同族部落。屬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的原始社會時期。他們多次阻斷了漢武帝尋求通身毒(印度)的通道。東漢時,劉尚渡瀘擊“昆明諸種”追至不韋(今施甸)並在洱海和保山地區設西部都尉(後改為永昌郡),管理這壹帶的“昆明”人。住在滇池以東的“昆明”人,在他們住地都留有“昆明”這個地名。諸葛亮南征後,移南中勁卒青羌萬余家於蜀。“青羌”,與交納賦稅的賨叟不同。他們當是住在山區從事遊牧的“昆明”人,與住在壩區從事農耕的“僰”、“叟”人處於垂直分布狀態。史載三國時雲南有所謂“上方夷”和“下方夷”之分。“上方夷”即是山居的昆明人。西晉以後,朱提郡的“叟”人和“僰”人大量西遷,滇東遂成為“昆明”人的主要聚居地區。由於居住在“爨”氏統治地區的東部,後來又稱為“東爨”。但族屬上區別於“西爨”。蜀漢時,原居住在滇西的“昆明人”,又大量移居至滇中和滇東北與原來居住在那裏的“昆明”人匯合。隋唐五代時聚居在滇東北的昆明人曾建立過“羅殿國”。“滇僰”西遷和“昆明”東遷,是東漢至隋唐時期民族遷徙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