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復,清代文學家,字三白,號梅逸。 長洲人。生於清乾隆30年,卒年不詳。沈復既非秀才舉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於"三冠之家",後習幕經商,後來又以賣畫為生,浪跡四海。嘉慶十三年(1808),經友人推薦,作為赴琉球使團正使齊鯤的幕客,渡海參加了冊封琉球國王的盛典,在琉球大使館寫作了回憶錄《浮生六記》。
2、關於《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是沈復所寫的壹部自傳體回憶錄,全書以抒情散文寫成,撰情入語,感人至深。書名取自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園序》中“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之意,故題為《浮生六記》。***六卷,依標題依次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現存前四記,後兩記散佚。書中記敘了他和妻子的家居生活、生離死別以及浪遊名地的見聞,對山水園林及飲食起居均有獨到評述,闡發了自己不同凡俗的觀點。
3、掌握下列加紅字的讀音。
童稚 zhì 藐小miǎo 項為之強jiāng 唳lì 癩蝦蟆lài há ma
怡然yí 土礫lì 壑hè 龐然大物páng
4、掌握下列多音詞。
蝦 :A xiā 興:A xīng
B há B xìng
5、辨析形似字:
毫háo 擬nǐ 怡yí 礫lì
豪háo 似sì 貽yí 爍shuò
shì 殆dài 鑠shuò
6、壹詞多義。
之 A 助詞,相當於“的”。“故時有物外之趣”
B 代詞。“昂首觀之”
為 A 表被動。“舌壹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B 當作。“以叢草為林”
以 A 用。“徐噴以煙”
B 把。“以蟲蟻為獸”
觀 A 景象。“作青雲白鶴觀”
B 看。“昂首觀之”
內容分析
整體感知
1、課文研讀。
本文作者用第壹人稱的寫法,用工筆的藝術技巧,圍繞“物外之趣”回憶了三件趣事:第壹件事是把夏蚊看做群鶴,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第二件事是把土墻凸凹、花和花臺邊小草叢雜處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又寫了如何懲罰癩蛤蟆,表現了兒時的天真之情。這三件“趣”事並不是“物”本身有“趣”,而是人賦予了它們靈性,給予了它們生命,於是,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生靈就成了作者眼中、心中的壹道道風景,亮起來,活起來了。可見“物外之趣”在於善於觀察、善於想象,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2、文章的主旨。
這是壹篇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作者以生動的筆調,充分展開聯想和想像,追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現了“物外之趣”,反映兒童豐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
3、文章的結構。
文章沒有連貫的情節,只是先總後分地敘述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全文可分兩大部分:
第壹部分(1)總寫童年時善於觀察細小的事物,看到細微的事物中那些別人所不能看到的妙處,產生超然物外的樂趣。
第二部分(2-4):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這壹部分依次寫了觀察蚊飛,觀察花臺草木,觀蟲鬥、驅蝦蟆三件事。
全文緊緊圍繞壹個“趣”字,提示兒童神奇美妙的內心世界。
具體分析
1、參考註解,試說說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麽?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據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從中得到的樂趣。它是壹種精神體驗。作者把原來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奧妙無窮而樂在其中,這便是“物外之趣”。這表明作者在幼年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2、怎樣才能產生“物外之趣”?
①眼力強
②愛好觀察
③借助豐富的聯想和想像
④有壹定的審美能力
3、這篇課文給了我們什麽啟示?
聯想和想像是創新的基礎。我們要培養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聯想和想像的能力。我們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於幻想的特點,勇於實踐,要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勇於實踐,做壹個敢想敢做,勇於開拓,能發現美,認識美的人。
4、找出文中常見的成語並解釋。
⑴明察秋毫:比喻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問題都看得很清楚。
⑵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⑶龐然大物:形容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課文譯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壹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裏,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裏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麽壹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只白鶴;擡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裏,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壹幅青雲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雲邊上發出叫聲壹樣,這使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墻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臺子壹般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遊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壹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壹只癩蝦蟆,舌頭壹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壹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蝦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沈復(1763年—1825),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復隨父親恭迎聖駕。後來到蘇州從事酒業。
嘉慶十三年(1808年)著《浮生六記》自傳體小說。
●沈復(1763~ ?)中國清代文學家。字三白,號梅逸。江蘇蘇州人。壹生為幕僚。《浮生六記》是其自傳體散文。記敘了他與妻子陳蕓誌趣投合,情感深厚,願意過壹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但因封建禮教的壓迫和貧苦生活的磨難,理想終未實現,經歷了生離死別的慘痛。這種記述夫婦間家庭生活的題材,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屬罕見。《浮生六記》原有六記,現存四記:《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後兩記《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已失傳。1935年世界書局出版的《足本浮生六記》,後兩記是偽作。此書有多種版本。以俞平伯校點本為佳,附有《浮生六記年表》。有英、法、德、俄等多種譯本。
●沈復(1763—約1807)字三白,江蘇蘇州人。沈復既非秀才舉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於“衣冠之家”,師讀書,但後習幕經商,後又賣畫為生,浪跡四海。《浮生六記》是他的壹部自傳體作品。書***六篇,故名“六記”。今已逸其二,書中記閨房之樂,見琴瑟相和、繾綣情深;記閑情雅趣,見貧士心性、喜惡愛憎;記人生坎坷,見困頓離合、人情世態;記各地浪遊,見山水名勝、奇聞趣觀。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林語堂曾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贊譽。
●沈復,生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年不詳。字三白,長洲(現在江蘇蘇州)人。工詩畫、散文。至今未發現有關他生平的文字記載。據《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與妻陳蕓感情甚篤,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歷盡坎坷。妻死後,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後情況不明。
《浮生六記》***六卷,每卷皆有小題,依次是《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據考證,最後兩卷系偽作,文字亦不如前。
★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小說。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版本
聞尊閣板《浮生六記》是最早的鉛印板,有楊引傳序和“尊聞閣王”王韜跋。楊引傳序言中說“六記已缺其二”。王韜曾說少時(1847年前)曾讀過這本書,可惜沒有抄寫副本,流亡香港時,常常懷念它。王韜在1877年為尊聞閣版所寫的的跋中沒有說少時曾見過全本。
1936年林語堂將《浮生六記》四篇翻譯成英文,分期連載於《天下》月刊。後來又出版漢英對照單行本,並作長序言。林語堂在序言中寫道“蕓,我想,是中國文學上壹個最可愛的女人。”還猜想“在蘇州家藏或舊書鋪壹定還有壹本全本”。
過後不久蘇州冷攤上便來出現“全抄本”,有卷五卷六,實為後人偽作。
俞平伯曾根據《浮生六記》的前四篇作《浮生六記年表》。
《浮生六記》目錄
卷壹 閨房記樂
卷二 閑情記趣
卷三 坎坷記愁
卷四 浪遊記快
卷五 中山記歷
卷六 養生記道
世界各國譯本
此書有多種文字的譯本。可查有三種英譯本,還有德、法、丹麥、瑞典、日本、馬來譯本各壹。
沈復,字三白,清蘇州(今江蘇省吳縣)人。生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卒
年不詳。但據浮生六記所著《浮生六記》中<浪遊記快>所記事終於嘉慶十二年
(西元1807年)秋,由是推之,他的去世必在這年以後。
沈復的性格爽直,落拓不羈,不事科舉,不慕宦仕宦,以行商、畫客、幕僚、
名士終身。他的太太陳蕓,字淑珍,跟他同歲,穎慧能詩文,才思雋秀。他們
伉儷情篤,在淳樸恬淡的生活中,另有怡然自得的天地。壹生事跡,見於所著
《浮生六記》,現僅存四記,包含<閑情記趣>、<閨房記樂>、<坎坷記愁>、
<浪遊記快>。典出李白「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沈復(三白)記述種蘭往事,說及友人贈他壹盆荷瓣素心蘭,他珍同拱璧。
不到兩年,忽然枯萎了!原來有人也很愛蘭,欲分享而不得,逐用沸水把蘭
害死。沈復壹氣之下,從此“誓不植蘭”。壹如此大發脾氣。實在不合衛
生。別人犯了錯,卻拿自己承受折磨;何其笨也!他不應“誓不植蘭”,而
該“努力植蘭”;把蘭花遍植園中,壹可以成全自己愛蘭的心願,二可以氣
煞那個害蘭的壞蛋,不亦快哉!
我第壹次看《浮生六記》是1980年前後,當時就很喜歡,用楊序裏面的話來說,是“閱而心醉焉”。後來也時不時拿出《浮生六記》來翻壹翻。
前年我有機會去華東旅遊,在蘇州住了壹晚,當晚我特地去滄浪亭旁邊找沈復舊居。從東吳大道拐進去,壹條幾米寬的小路,是滄浪路。走進去幾十米,隔壹條小河,對面是滄浪亭公園,有橋可通。公園晚上不開門,進不去,那壹帶又沒有路燈,黑得很。我問路上壹對情侶,知不知道《浮生六記》作者沈復故居的位置,他們說不知道,看樣子兩位連《浮生六記》這麽壹本書也不知道。再往前走壹點,緊靠滄浪亭,有壹棟很大的紀念館,是壹位畫家的,我記得是顏文梁的紀念館。我轉到紀念館後面,那裏是壹片密集的老房子,民居,巷子大概只有兩三米寬。我隨便走進壹戶開旅店的人家,跟裏面看店的老人家談了壹陣,後來他兒子也出來跟我聊了幾句。他們都不知道《浮生六記》,不知道沈復。說起顏文梁,他們顯得很驕傲,說老人家小時候親眼見過顏文梁。我又問起《浮生六記》裏面提到過的倉米巷,他們說的確有這麽壹條巷子,不過前幾年舊城改造,巷子已經沒有了。這是我當晚唯壹的收獲。
聽說以前林語堂去找過壹次沈復故居,也沒有找到。看來沈復的故居是沒有了。蘇州這地方文物太多,政府可能根本沒把沈復這麽個從來沒有得過功名的小人物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