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說話要註意的幾點
寶寶在剛開始都是咿呀咿呀幾個簡單發音,其實這也是他們表達想法的壹種表現,如果當寶寶在學說話的時候,家長們要積極引導寶寶認識各種事物,擴大寶寶的認識範圍,在觀察中隨時對他們進行語言培養。本文內容是寶寶學說話要註意的幾點。
寶寶學說話要註意的幾點1
寶寶學說話了。這壹時期,家長應當在培養孩子正確發音的基礎上,給孩子更多的機會練習聽和說,以使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斷發展。要盡且做到以下幾點:
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讓孩子多與周圍的人進行交往。成人的說話口形、音調以至表情等,都會對孩子語言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首先,父母的語言應當文明、規範、準確、流暢,成為孩子學習語言的典範。其次,父母要經常和孩子交談,尤其在孩子剛剛學說話時。要多給孩子講壹些他們喜歡聽的故事、兒歌,學習看圖說話等等。總之要為孩子創造盡可能多的說話機會。另外,還要多讓孩子傾聽成人的談話。在傾聽成人交談過程中,孩子可以模仿成人運用語言的方式,並掌握壹些詞匯來發展自己的語言。當然,在孩子面前,成人應註意選擇積極的談話內容。
從觀察生活入手,隨時進行口語訓練。
孩子語言的發展,與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認識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觀察、認識各種事物,擴大孩子的認識範圍,在觀察中隨時對他們進行語言培養。在家中可以讓孩子觀察各種物品,告訴他們那些物品叫什麽,有什麽用,並讓孩子復述。還要多讓孩子接觸大自然。父母每次領孩子出去玩耍時,都要註意隨時教給孩子幾個最能反映自然景色或與季節有關的詞匯。這對豐富孩子的語言是極為有益的。
站在孩子的角度,教他們說出自己想說而說不正確的話。
寶寶初學說話時,掌握的詞句寥寥無幾,比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感知的'東西要少得多。這時孩子想用口語表達思想比較困難。因此,父母應留心觀察孩子的表情和動作,聯系孩子所處的環境,判斷孩子在此時想表達什麽意思,然後用幼兒的口氣說出來,使他不自覺地跟著講。這樣,既教了新詞句,又達到了讓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意思的目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註意孩子的動作和神態,並用語言正確引導他們進行口頭表達,對發展幼兒的智力和語言能力有顯著的作用。
采用擬人化談話,活躍幼兒的思維。
孩子感知周圍的事物,是從簡單到復雜,從直接到間接,由淺入深的。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受感覺的影響。他們的思維特別富有模仿性、再現性。如果父母老是教孩子這是什麽、那是什麽,他們的思維和語言表達就要受到限制和壓抑。假如父母借助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適合他們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擬人化談話,把壹些小動物、小玩具當作人來講它們的作用和特點,孩子的想像會是非常生動和十分豐富的。這種想像會擴大孩子的思維範圍和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寶寶學說話要註意的幾點21、家長要有耐心
同樣的詞或句子每天多次重復,有時甚至重復上千次。孩子對語言的理解是通過成人在固定環境下,用固定手勢與固定發音的反復刺激而達到理解的。
2、不要經常用兒語
簡單地說就是不說不完整的話,長期用兒語與寶寶講話,會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時間。
3、不要重復錯誤發音
家長不要學孩子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時間壹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音就會逐漸正確。
寶寶學說話要註意的幾點3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爸爸媽媽要給孩子壹個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多跟別人交流。在孩子出生後,我們就可以經常跟孩子說說話,“今天說的好嗎”“現在要不要吃東西?”
另外,我們還可以給寶寶讀壹些故事書、給寶寶唱兒歌,在說話的時候壹定要發音正確,口齒清楚,這樣潛意識中可以讓孩子開始模仿,背景噪音會使寶寶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困難,因此最好在安靜的環境下和寶寶交流。
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在孩子練習說話的時候,說錯了,不要嚴厲要批評孩子,不然孩子的積極性會受到打擊。在我們與孩子說話的時候,最好是用短壹些的句子。我們可以通過對話來增加孩子的詞匯量,比方說,“妳想要壹個蘋果還是壹根香蕉?”平時可以讓孩子多說說。
讓孩子經常提問
在學習的時候,除了讓孩子多聽,還要對孩子提問。對於孩子比較難學會的詞語,爸爸媽媽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遇到的時候,多問問孩子。比方說到公園玩耍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問問他“小草在哪裏”“看到這只蝴蝶了嗎”。
多鼓勵孩子
孩子學習語言需要慢慢來,所以爸爸媽媽壹定要有充足的耐心,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要以鼓勵為主。
有時候孩子說話的時候發音不正確,比方說把“小狗”說成“小朵”,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很好玩,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妳可以重復說“小朵”,妳要糾正孩子,這樣孩子的表達能力才能夠提高。
孩子學會說話的過程是很漫長的,所以爸爸媽媽要耐心壹點,平時盡量和孩子多交流,讓孩子能夠多說說。
寶寶學說話要註意的幾點41、語氣溫柔可親
孩子不聽話,到處亂跑,如果妳訓斥他:“妳怎麽這麽不聽話!”孩子很可能會覺得媽媽不再愛自己了,反倒更容易產生抵觸心理,變得更加不聽話。
如果妳微笑著對孩子說:“好孩子,讓媽媽看看我們寶貝乖乖坐著的時候,有多帥氣多懂事!”孩子自然能感受到家長的愛,也就更願意服從妳的指令了。
2、與孩子對話,要註意他的情緒
家長不要自說自話,要主動關心孩子的情緒,並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的情緒、意願和感情,這樣既能增進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關系,還有助於培養他的語言和思維能力。
而且,家長不要在孩子說話時,隨便打斷他,更不要置之不理。要表現出對孩子說的話感興趣,並讓他知道妳在關註他,可以嘗試多說“哦,是嗎”“真有意思”“真不錯”“還有嗎”之類的話。
3、對孩子說話,語速放緩
雖然2歲後,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語言的分析能力水平,相較於成人,仍然算是很低的。
因此,建議家長在跟孩子說話時,放慢語速,把每個字都說清楚,以免孩子反應不過來,出現註意力分散或置之不理的情況。
4、多用簡短、簡潔的語句
對2歲多的孩子說話,語句壹定要簡短簡潔,以免孩子思維跟不上,理解困難。
家長可以多對孩子使用“我”字為主語的句子,比如“我想讓寶貝幫忙拿下拖鞋”,這對讓孩子學習感受別人對他行為的反應很有幫助,同時,有助於孩子學會適應他人的要求。
5、語調語音生動,善用活潑的語言
孩子不喜歡呆板的語言,這會讓他感覺乏味。家長應該利用孩子好奇心重的特征,善用那些活潑生動的語言,並將語音語調稍微提高變換。
同時,對孩子說話時,可多嘗試些不同的語言形式。比如,今天說“寶貝,我們出去玩吧”,明天說“好多小朋友出去玩了,妳想去找他們嗎”,後天說“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呼吸新鮮空氣吧”,等等。
6、與孩子持續對話時間不宜超過8分鐘
兩三歲的孩子註意力集中的持久性和穩定性很差,通常只可維持3-8分鐘。如果家長希望溝通有效,就應盡量將對話時間縮短。
最後,需要提醒家長的是,“與孩子溝通”和“與孩子有效溝通”是兩個概念,如果家長更習慣將自己淩駕於孩子之上,那麽,就不要對溝通效果報以太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