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蔔。蔔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蔔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
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乃以吳叔為假王,監諸將以西擊滎陽。令陳人武臣、張耳、陳余徇趙地,令汝陰人鄧宗徇九江郡。當此時,楚兵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
重點字詞
通假字
1、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讁通“謫”:強迫。
2、為天下唱 唱通“倡”,倡導
3、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經
古今異義詞
1、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或:古義:有的人 今義:或者,也許 亡: 古意:逃跑 今意:死亡
2、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 豪傑:古義:有聲望和有地位的 今義:才能出眾的人
會計:古義:聚會商議 今義:管理財務計算的人
3、旦日,卒中往往語 往往:古義:處處 今義:常常
詞類活用
1、大楚興,陳勝王 王:名詞用作動詞,稱王,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苦
3、尉果笞廣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陳勝 目:名詞用作動詞,看
5、夜篝火 夜:名詞用作狀語,在夜間 篝火:名詞用作動詞,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魚腹中 罾:名詞用作動詞,本義為捕魚用的網,這裏是“捕撈”的意思,與“所”壹起作“魚”的定語
7、將軍身被堅執銳 堅:形容詞用作名詞,堅硬的鎧甲
銳:形容詞用作名詞,銳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
9、失期,法皆斬 法:名詞用作動詞,依照法律
朗讀節奏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
3、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理解性默寫
1、起義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斬。
2、起義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為起義所作輿論準備:篝火狐鳴,魚腹置書。
4、 “為天下唱,宜多應者”與孟子所主張的觀點相似,用孟子的話來說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陳勝、吳廣起義的策略是: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6、陳勝為起義做了哪些輿論準備(宣傳工作)? 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7、文中寫陳涉發動起義"召令徒屬"時,直接向封建統治者挑戰,以激勵眾人的壹句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8、表明陳涉從小有遠大理想的壹句是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9、陳涉揭竿起義,各地百姓紛紛響應的原因是(諸郡縣)苦秦吏
10、起義的導火線是遇雨失期.失期當斬。
重點語句翻譯
1、陳勝佐之,並殺兩尉
*陳勝協助(幫助)吳廣.壹同(壹***)殺了兩個軍官
2、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如果我們這些人冒稱公子扶 蘇,*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該有許多人會響應。
3、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何況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幹壹番大事業。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
4、為壇而盟,祭以尉首。*(用土)築臺並(在臺上)宣誓,用(兩)尉的頭祭天。
5、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麽!
6、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僅能免於斬刑,戍守邊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譯文
陳勝是陽城縣人,表字叫涉。吳廣是陽夏縣人,表字叫叔。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別人壹道被雇傭耕地。(有壹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邊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嘆息了好長時間以後,對同伴們說:“如果有壹天我們其中的壹個人富貴了,不要相互忘記。”同伴們笑著回答他:“妳是被雇來耕地的,哪裏談得上富貴啊!”陳勝長嘆壹聲,說:“燕雀怎麽能知道鴻鵠的淩雲壯誌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窮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漁陽,臨時駐紮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進這支隊伍,並擔任小隊長。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考慮到已經誤了期限。誤了期限,按秦王朝的軍法,就要殺頭。陳勝、吳廣在壹起商量,說:“如今逃跑(抓了回來)也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為國家而死,這樣好吧?”陳勝說:“全國人民長期受秦王朝壓迫,痛苦不堪。我聽說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該立為國君,該立的是長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諫勸始皇的緣故,始皇派他到邊疆去帶兵。最近傳聞說,並不為什麽罪名,二世就將他殺害。老百姓大多聽說他很賢明,卻不知道他已經死了。項燕擔任楚國將領的時候,(曾)多次立功,又愛護士卒,楚國人很愛憐他,有人認為他戰死了,有人認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們這些人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當有很多人來響應的。”吳廣認為(這個見解)很正確。(二人)於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倆的意圖,說:“妳們的事都能辦成,能建功立業。不過妳們還是去問問鬼神吧!”陳勝、吳廣很高興,(又)捉摸這“問問鬼神”的意思,終於悟出:“這是教我們先在眾人中樹立威信啊。”於是用朱砂在綢條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再把綢條塞進人家網起來的壹條魚肚子裏,士兵買魚回來烹食,發現了魚肚子裏的綢條,本來已經覺得奇怪了。(陳勝)又暗地裏派吳廣潛藏在駐地附近叢林裏的神廟當中,天黑以後點上燈籠(裝鬼火),裝做狐貍的聲音,向(士兵們)喊道:“大楚復興,陳勝為王。”士兵們壹整夜既驚且怕。第二天,大家到處談論這件事,都指指點點的,互相示意地看著陳勝。
吳廣平時很關心周圍的人,士兵們大多願意為他出力。(那天)(兩個)軍官喝醉了,吳廣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們發火,讓他們責罰他,借此來激怒士兵。那軍官果然鞭打了吳廣。(眾士兵憤憤不平,)軍官(剛)拔出劍來威嚇(士兵),吳廣壹躍而起,奪過劍來殺死了他。陳勝協助吳廣,壹同殺了兩個軍官。陳勝把眾戍卒召集起來,宣布號令,說:“各位(在這裏)遇到大雨,都超過了規定到達漁陽的期限。過期就要殺頭。就算僥幸不殺頭,而戍守邊塞的人十個中也得死去六七個。再說,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幹出壹番大事業啊。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眾戍卒齊聲應道:“壹定聽從您的號令。”於是冒充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為的是順從百姓的願望。大家露出右臂(作為義軍的標誌),打出大楚旗號。又築了壹座高臺,舉行誓師儀式,用那兩個軍官的頭祭祀天地。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任都尉。起義軍(首先)進攻大澤鄉,占領該鄉後接著進攻蘄縣。攻克蘄縣後,就派符離人葛嬰帶兵攻取蘄縣以東的地方。(陳勝自率主力)攻打铚、酇、苦、柘、譙等縣,都拿下來了。壹路上收編人馬,等打到陳縣的時候,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馬壹千多匹,士卒幾萬人。進攻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帶兵在譙門中應戰。起義軍(壹時)不能戰勝,(不久)守丞被人殺死,大軍才進入陳縣。幾天後,陳勝召集當地的鄉官和有聲望的人***同商討大事。這些人異口同聲地說:“將軍您親自披甲上陣,手拿武器,討伐殘暴無道的秦國,恢復楚國的社稷,論功應當稱王。”於是陳勝被擁戴稱王,宣稱要重建楚國。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紛紛起事,懲辦當地的長官,把他們殺死,來響應陳勝的號召。
作者介紹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壹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於公元前90年,55歲終。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西南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司馬遷的家正好在黃河、龍門之間。當地名勝古跡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聽到許多歷史傳說和故事。)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壹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於公元前90年,55歲終。現司馬遷墓祠,在韓城市城南10 公裏芝川鎮南門外,位於黃河西岸的梁山東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采集傳說。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
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背景
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農民起義,這些農民起義為殘酷的封建統治所迫,充分說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每次農民起義都沈重地打擊了黑暗的封建統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動歷史前進,促使變革封建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動力.中國歷史上第壹次農民起義是發生在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 這次農民起義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壹個農民政權——張楚,給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擊,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開始的而想萬世統治中國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暫的15年便被劉邦的西漢政權所取代.
①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學識淵博,在漢武帝時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職司記載等.司馬遷自幼受父親熏陶,10歲就到長安學習,20歲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遊歷,觀察各地的風俗人情,采集傳聞異說,為後來寫作《史記》打下基礎.38歲時繼任太史令,更有機會博覽皇家藏書,掌握了豐富的史料.42 歲時開始寫作《史記》.後由於上書替投降匈奴的漢將李陵辯解而觸怒皇上,獲罪下獄,被處宮刑.為完成《史記》,司馬遷忍辱負重,發憤著書,歷時10多年, 終於寫成歷史巨著《史記》.
(2)《史記》是我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也是我國第壹部傳記文學.這部書記載了上自黃帝不至漢武帝的三千多年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記"(記歷代帝王政跡),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將相),七十二"列傳"(記重要歷史人物的言行事跡).書中史料翔實, 作者思想傾向也極為鮮明.例如課文《陳涉世家》,作者把農民起義的領袖陳涉的傳記列在"世家"裏,足見他對陳涉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看重.
③秦始皇統壹中決定起義後,陳勝,吳廣首先分析天下形勢,擬定鬥爭策略."天下苦秦久矣",簡明而又準確地概括了當時的形勢,揭露了秦王朝的苛政,表達了人民群眾積蓄已久的不滿與反抗情緒,揭示了暴發農民起義的必然性.在這種形勢下舉行起義,壹定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響應.陳勝又分析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發動起義的鬥爭策略.陳勝堅信,這樣做壹定會得到"宜多應者"的效果.然後為起義作輿論準備,他們運用問蔔,念鬼,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等方法制造輿論,鼓動人心,樹立威信,使人們相信"大楚興,陳勝王"的必然趨勢,結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反應.陳勝的做法雖然是借助鬼神迷信來爭取群眾,但作為壹種策略,充分顯示了陳勝,吳廣的鬥爭才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武力完成了中國的統壹,結束了戰國二百多年的紛爭局面,建立了第壹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統壹之後,他又采取了壹些厚今薄古的措施,進行了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壹系列改革,推動了封建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對中國歷史的前進起到了進步的作用。
但是,秦始皇為了加強統壹帝國的統治,加重了對農民的削和壓迫。沈重的賦稅、繁重的徭役和殘酷的刑罰,逼得廣大農民走投無路。終於在公元前209年爆發了由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由於各地紛紛響應,使這次起義迅速發展成燎原大火。陳勝、吳廣雖在起義後不久身死,但各地紛起響應的起義部隊終於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
4《陳涉世家》是記這次起義的領袖陳涉、吳廣的傳記。文中真實、具體、完整地記述了爆發這次農民大起義的原因、經過和結局,從中反映了農民階級的智慧、勇敢和大無畏的鬥爭精神。文章也比較生動的描寫了陳涉和吳廣的形象。陳涉出身雇農,胸懷大誌,有政治遠見,他要求人民從“苦秦”中解放出來;他聰明果斷,具有組織群眾、制定策略、指揮戰爭的卓越才幹,不愧是農民階級的傑出領袖。吳廣雖然刻畫簡略,但從他與謀起義、誘殺將尉等事跡中,也表現了非凡的機智勇敢和反抗精神。在他們身上,都充分地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不甘忍受黑暗統治而“舍得壹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英雄氣概。文章也寫到了起義軍內部的不和及自相殘殺,陳涉稱王後的貪圖享受、信用奸邪、脫離群眾,表明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本文在寫作上按事件的發展順序記事。寫起義過程,先寫起義的原因,起義前的謀劃,再寫起義的爆發和發展,直至政權的建立,肪絡非常清晰。在記述中,則采取了先因後果的寫法。寫起義的動議,則先寫暴秦的嚴刑峻法;寫起義的發生,則又先寫將尉的殘酷等等。都入情入理,有力地突出了起義的正義性。文中還通過典型細節的描寫,對起義的過程、轟轟烈烈的聲勢以及起義領袖的精神面貌,進行了較為充分的展現,從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史記》體例,“世家”是王侯的傳記,陳涉不屬王侯,也把他列入“世家”,這是因為司馬遷認為:“秦失其政,而陳涉發跡,諸侯作難,風起雲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發難”(卷壹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司馬遷敢於為陳涉立傳,並破格將其事跡列入“世家”,表明他對陳涉歷史地位及起義作用的重視和肯定,也表現了他卓越的見識。
主旨
《陳涉世家》課文節選的是《史記·陳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敘述陳涉發動起義的經過和起義軍初期的迅猛發展形勢.文章屬於傳記體裁,著眼於表現陳涉在反對秦王朝暴政鬥爭的關鍵時刻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顯示他洞察時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組織領導才幹.作者善於把握歷史事件的發展進程,又善於運用語言描寫,動作神態描寫等多種技巧來塑造人物形象,從而生動真實地再現了這壹場偉大鬥爭的圖景.
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人教版初語第六冊第三單元的基本篇目《陳涉世家》,是《史記》中的名篇。按《史記》的體例,對全國政局有深遠影響的人的傳記才可以稱為“世家”,司馬遷將陳涉列入“世家”,是對這位我國歷史上第壹次農民起義領袖的充分肯定。本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主線貫穿全文,記敘了這次農民起義的原因、經過和起義軍初期的迅猛發展形勢,著眼 於表現陳涉在反對秦王朝暴力統治的鬥爭關鍵時刻所發揮的作用。
課文內容理解
1、“將尉醉”的“醉”在該段的情節發展中起什麽作用?
*“醉”為該段情節的發展起鋪墊作用
2、人物欣賞
(1)從分析當時形勢和所提策略口號中和為起義做輿論準備及發動起義,可以看出陳勝具有什麽樣的品質?
*表現了他卓越的組織才能和超人的膽略。
(2)文中“且壯士不死而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壹句,表現陳涉叛逆的性格特點和出眾的宣傳鼓動才能。
3、吳廣是個有勇有謀的人,請妳說說在殺死兩尉的過程中,他的智謀表現在哪裏。
*(1)抓住時機 (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將法)(3)激怒眾人
十四、開放性試題
1、出自本文的成語及名句
鴻鵠之誌:比喻遠大誌向
篝火狐鳴:假托鬼狐之事誘眾起事。
茍富貴,無相忘:有朝壹日誰富貴了,別忘了咱們。
燕雀安知鴻鵠之誌。燕雀怎麽會知道鴻鵠的遠大誌向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呼!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