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壹門基礎學科。因此,學好語文至關重要,而從小培養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更是首要任務,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能調動其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再不是壹種負擔,而是壹種享受。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培養低年級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主要有以下幾點。
壹、憑借有趣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壹半。”壹堂課的開頭猶如壹部劇的“序幕”,它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卻關系到整整壹節課的和諧與成功,起著影響全局、輻射全課的作用。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在揭示課題時,有時以復習舊知識導入課題,有時則利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課題。如教學《雪地裏的小畫家》壹課時,可以拿著自制的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的圖片在黑板上展示,並微笑著問大家:“妳們喜歡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嗎?”同學們齊聲回答:“喜歡。”於是接著說:“妳們想知道他們是怎樣成為小畫家的嗎?”“想!”壹下子整個課堂就活躍起來了,壹種強烈的求知欲望油然產生。由此可見,精彩的導入就像壹塊無形的“磁鐵”,壹下子就能吸引學生的註意力,調動學生的情感,為整節課的教學提供良好的楔入口。
二、玩玩遊戲,能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低年級學生有意註意時間短,無意註意時間長。要想整個教學活動保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決不是以單壹的創設情境,而是要不斷變換形式,不斷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不斷適應他們的身心特點。讓他們在疲憊的學習中“動”起來,使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想,想中得到創新。那就要展開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低年級小學生的好勝心強,做遊戲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之壹,玩起來就有精神。例如,學習生字,記憶生字,可開展編兒歌,開火車,猜字謎等遊戲活動。
三、憑借有趣的插圖,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低年級每篇課文都配有插圖,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詞句,理解課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集中註意力,是學生始終能被學習內容所吸引。比如,在學習單韻母“е”時,可以利用投影問學生:“誰願意用壹句話來說說圖上的意思?”學生思考後紛紛舉手,有的說:“圖上的大白鵝低著頭。”有的說:“圖上畫著壹只大白鵝在照鏡子。”這時教師可以趕緊追問壹句:“妳覺得鏡子中的它像不像我們學的單韻母‘е’呢?”學生觀察後,異口同聲地回答:“像”。在整個學拼音期間,教師都應註意讓學生將圖畫和聲、韻母的音或形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不是孤立地、枯燥地學習拼音,而是在借助課文插圖,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會了拼音。
四、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教學強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對實踐活動的教學。新編的課文幾乎都安排有實踐活動,這就體現了新課改後教師要努力挖掘課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就能為今後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成為樂於學習,主動學習,願意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成功的學習者。
低年級學生,他們年齡較小,不能善於運用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這就要求教師在“做”上教,促使學生在“做”中學。比如,教學《美麗的小路》壹課的實踐活動是:動員學生找壹找校園角落的垃圾,並想壹想這些垃圾是從哪裏來的,我們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懂得:既然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現垃圾,我們又不能在垃圾堆裏生活、學習。垃圾壹定要處理,有什麽好辦法來處理垃圾嗎?現在我們來開展活動,處理垃圾,將我們的 “金點子”全部貼出來,供大家借鑒和觀賞。把我們的好點子寄給垃圾中轉站的工作人員做參考。這個活動使學生受到從小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教育。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五、憑借有趣的評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課堂上教師要適時針對學生回答的問題給予適當點評,並註意以下幾點:
1.評價語言要發自內心。如果學生提出了別人提不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可以走過去握住他的小手,誇獎他:“妳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真了不起!”那麽學生會挖掘出更有價值的問題。
2.評價語言要富於變化。豐富的評價語言會使學生產生新鮮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
3.評價語言要充滿激勵性。教師充滿真情的激勵語言能讓學生不斷獲得走向成功的動力。“真能幹”、“真聰明”、“多麽獨到的見解啊……”壹句句話語就像蜜汁壹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化作不竭的動力。例如,教學《揠苗助長》壹文要結束時,問學生:“學了這篇課文妳懂得了什麽道理?”壹個學生這樣說:“我想告訴農夫,妳別著急,莊稼壹兩天長不高,三四天長不高,時間長了就會長高。”老師覺得他的回答符合二年級學生語言、智力發展水平。於是鼓勵他說:“妳的想法真好。如果農夫聽信妳的話,以後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接著問:“那麽我們做別的事像他這樣行嗎?”學生說:“不行。”在教師的引導下,這個學生終於回答出:“無論做什麽事都不要著急,那樣有時會把事情弄糟的”。
4.要善於從學生錯誤的發言中捕捉正確的因素。學生的回答有錯誤時,教師要壹點點引導,直至學生回答出正確的見解,這樣學生就願意回答問題、敢於回答問題。
六、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語文興趣。
新課標和教學大綱明確提出:“培養學生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古至今,在人類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有許多非常了不起的發現發明,然而,這些發明發現的背後蘊藏著另壹種發明,那就是善於提出好問題的技能。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主動質疑,大膽探究。所提問題不僅是教材所定,或是教師為學生所設計,由於學生年齡,知識及地域等原因,教師設計的不壹定能夠引起學生興趣,學生最喜歡的、最適合開展的還是他們自己動腦筋設計的活動。
例如教學《爺爺和小樹》時,老師這樣鼓勵學生提問題:到了夏天,小樹怎樣?夏天,爺爺在小樹下做什麽?冬天來了,誰給小樹穿衣裳?妳們有什麽問題要問嗎?學生中馬上騷動起來,並提出:“如果冬天不給小樹穿衣服,小樹會凍死嗎?會怎樣呢?”爺爺為什麽用稻草而不用棉被來給小樹做衣裳呢?“小樹能給人們造福,我們如果只知道利用小樹,而不去愛護小樹,我們的環境會怎樣?地球會怎樣呢”……通過壹系列問題的提出,學生的學習也就變成了探究式的學習,學生學得高興,對語文的學習也產生了濃厚興趣。
興趣是活動的原動力。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通過以上方法,讓學生對內容、情境發生濃厚的興趣,傾心投入。“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行乎動靜”,達到心領神會的境界,從而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的向往,讓學生自己去創造美妙無比的語文空間,使語文課堂氣氛生動感人、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