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真正音樂人《音樂人生》——黃家正

真正音樂人《音樂人生》——黃家正

昨天熬夜差點就通宵了,為了看壹部紀錄片《音樂人生》。太有激情,太有感染力,讓我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麽樣的人是真正有天賦的人——黃家正。

在紀錄片中,無論是11歲還是17歲他對音樂全情投入,那種激情讓人為之動容。17歲的他鋒芒畢露,他有才華,他有天賦。他認為自己是個charming leader,他可以改變人們的思想。當樂隊有問題時毫不留情的立刻指出,改進,改進,再改進。真正的領導,真正有才華的人才會有這樣的自信,容不得他人的質疑,因為他就是對的。

黃家正壹直強調首先要做個人!然後才是音樂!他要成為human being!無論是11歲還是17歲他語出驚人,並不像是壹個在他年齡段該說的話!

這些話都是他說的,沒錯他的每壹句簡直是給人壹個警醒,原來世界還能這麽被看待,而我們怎麽從來沒想過呢?這不是誰教給他說的,也不是誰告訴過他的,自從他接觸音樂後,這些想法自然而然地在他的腦海中產生,簡單的表達,卻句句撞擊著我們的心臟!

音樂是他摯愛的,生命的壹部分,他不會將生命的壹部分去換金錢,去換名利。他每壹次的演奏都把它當作是生命中的最後壹曲,不為其他任何,最後壹曲是為自己演奏的。他明白自己想要什麽,要做什麽。學業不重要,因為真正重要的是音樂!他的人生是為音樂生的。

他的親哥哥和親妹妹,和他在同樣的環境中長大,但是明顯對音樂這塊沒有家正來的有天賦。他們拉大提琴也是從小練起,但是在家正眼中,哥哥拉錯音,並總是拉錯是無法容忍的。而妹妹根本對音樂是沒有激情的,完全是在機械的拉著,沒有靈魂。哥哥說,小時他還是很乖巧的孩子,可是自從他學琴後,他就變了。音樂改變了他,音樂和他有著我們不明白的磁場。貝多芬要這麽快嗎?黃家正說我覺得要!非常肯定,不容質疑,這是他的音樂,這是他心中的貝多芬。

在樂隊排演中,他是指揮,他是整個樂隊的靈魂。通過他的不斷協調,音樂變得更加有魅力,更加有生力。雖然樂隊成員對他激烈而直接的行為方式與交流方式都表現出了多多少少的不滿與難以接受,但是對於黃家正對音樂的感知還是非常認可的。壹個成員說,他太過激昂,鋒芒畢露了,但是他確實是對的。他說的讓我學到了很多,讓我了解了什麽是真正的室樂。將來他的夢想是從商,但此刻音樂排演中黃家正讓我體會到音樂的激情,這種奇妙的感覺可能壹輩子都不會再有了。黃家正的思想確實影響著並改變著身邊的人。

領導的才能是天生的,因為他有足夠的自信。這種自信讓我望塵莫及,我知道我壹輩子也不會有他這麽迷人的性格,迷人的魅力與迷人的領導才能。這還是出自於他對音樂的愛。他對音樂的愛是單純的,不想成為國際級別有名的演奏家,每年飛幾十個國家,每場賺幾百萬。錢在音樂面前是不重要的,畢竟他才十七歲。這是對音樂最純粹的愛。

由於黃家正父親壹直想讓家正在音樂神童這條路上走下去,不斷的帶家正參加比賽,才加各種國際級別的比賽,不斷讓他練琴。而這是家正最最不想要的,他要的只是單純的演奏壹首曲子,並不是靠音樂了賺取名和利。

因為個人覺得這紀錄片實在太好看了,就推薦給了家父來看。本以為家父年長我幾十年,年輕時也算是玩玩古典音樂的,對著藝術有著獨到見解的文藝中青年。可我爹第壹句話卻先是問我,他比朗朗有名麽?然後百度後說,他沒什麽作品嘛。之後看了大約四十分鐘(全片90分鐘)就說,這孩子到最後也沒混出點名堂,沒意思。瞬間!我震驚了,為什麽我爹也這麽世俗,名和利放第壹位。關於壹個年輕人的夢想和理想根本不看重。

想想當今社會,各種藝術班,培訓班鋪天蓋地。聲樂,舞蹈,繪畫恨不得孩子樣樣精通,然後開始考級。參加比賽,在比賽中奪得名次。拿獎拿獎,回去向親朋炫耀,然後親朋壹陣誇贊,再次投入到更多的比賽中去。周而復始,惡性循環。到了開始小升初了,父母們紛紛勸導孩子要將重心移到學習中來,藝術什麽的可以放壹放,等以後工作了,有時間,拿出來解下悶……似乎只有學習不好的孩子才去選藝術。真正喜歡音樂而走音樂道路的人真的很少,都是多年勤苦,放棄可惜,或者被逼無奈的情境下走上了藝術之路。記得泰國電影《季節變換》中,男主為了追壹個姑娘,跟著考進了壹所大學的音樂學院,可男主父親嘲笑學音樂的孩子將來靠什麽吃飯,男主只能騙他父親,說是被那所大學的醫學部錄取了。還有壹個教鋼琴的老師曾經對我說過,有些孩子三四歲就學琴,吃的苦也夠多了,上到小學五六年級就放棄了學琴,那打下的七八年基礎就算荒廢了呀。但如果說下去,他若是沒有荒廢呢?將來如果成績優異可以進樂團有名有利,如果差壹點,可以進鋼琴學校,至少工作輕松,工資很高啊!對啊,說到底還是回到了名和利。很多人都有過疑惑,這些學藝術的將來不成名可怎麽辦,砸下去的錢不都浪費了麽。不成名連自己都養不活,學藝術有什麽用

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中國,學藝術風險真的很大。但還是有那麽多人熱衷於各種藝術輔導班的培訓。再說說那些走上了藝術道路的人吧,又是在中國。妳會發現,為什麽跳舞的,彈琴的,拉琴的。似乎對於舞蹈和音樂都像是流水線上下來的產品。二胡《賽馬》前面和後面的音樂只是帶過壹下,人們最熱衷於炫技撥弦技巧部分,那弦撥的清脆有力,壹片掌聲雷動。至於前奏和後續的存在只是為了讓炫技顯得不是更突兀吧。還有舞蹈,古典舞中,那壹個個跟頭翻的漂亮,劍花舞的精彩,有壹瞬間以為我是在看競技體操。天鵝湖中,黑天鵝的32個揮鞭轉才是人們期待的,至於白天鵝和群舞都是陪襯。還有歌曲,那麽多人都在詠嘆調,美聲唱,可是大眾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麽。而音樂舞蹈歌曲本來就是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東西,壹首好的樂曲讓人消除煩惱,排除壓力。壹個美的舞蹈,將人代入畫面,與主人公壹起在心中起舞。而太多的炫技,讓人期待,讓人緊張。完全忘記了音樂表達的感情,舞蹈的情節,那些真正優美的東西都被人們忽略了。

讓真正愛音樂的人去駕馭音樂,聽真正愛音樂的人彈奏才是享受。音樂是沒有過度的語言,音樂能讓人無障礙的溝通。不要再逼迫不愛音樂的人來演奏音樂,那演奏出的樂曲中滿是無奈與緊張。

黃家正,讓我明白了世界上原來有著最純粹和簡單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