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預備艦,就是使用潛艇支援艦也叫潛艇母艦改裝的航母,為啥會有這些東西出現呢?因為1922年出了個華盛頓條約,艦艇的總噸位和單艦的噸位都受到了限制,想發展些大的艦艇發展不了,所以只能用商船,或者是軍輔船發展壹些不受人家註意的東西,戰時可以進行應急改裝,普通艦艇搖身壹變成航母,這也叫寓軍於民,平戰結合。
日本也在搞很多類以的東西,它堅特的造艦的方針就是,和平時期建造壹些戰時能狗夠進行動員的艦艇,海上自衛隊不養那麽多艦艇,少養兵,但到戰時又能有兵用。當時主要是有3艘航母是這麽改過來的,祥鳳號、瑞鳳號、龍鳳號。
祥鳳號它是怎麽來的呢?在1934年和1935的時候,橫須賀造船廠建造了兩艘艦隊油船,壹艘叫劍崎號壹艘叫高崎號。這個油船就是壹個大油槽子壹萬多噸,裏頭能裝油。
般來說,能裝油的船,往往就具備壹定的排水量,具備壹定的空間,那麽就有改裝為航母的潛力。僉劍崎號和高崎號當時是按照艦隊油船建造的,12000噸能裝四千多噸重油,航速是19節。
當時,日本海軍就感覺受條約的限制,造個油船將來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去改裝航母,所以雖然是按油船造,但是要按照航母預備艦來設計,比方說有獨立的艦橋,有兩層機庫,艦內管線的鋪設是按照航空母艦弄的,設了壹部升降機。
為了遮人耳目呢,還在上甲板的中央設立了壹個假的煙囪,所以拿飛機照相,或者是到這個碼頭上去看,看到的不是壹馬平川的飛行甲板,而是壹個有巨大煙囪的油輪或者是潛艇支援艦這麽壹個東西。
1937年華盛頓條約到期,1940年的11月,日本開始著手把這兩艘油船裏頭的劍崎號改成祥鳳號航母,把假煙囪拆了,加裝了木質的飛行甲板,原來計劃3個月改完,但最後卻用了壹年的時間,主要的問題是什麽呢?
主要是航母的航速壹般是25節以上才能湊合著用,但像油輪啊商船啊改裝的航母都達不到這麽高的速度。當時把柴油機放在這個12000噸的大艦上之後呢,實際航速17節,所以最後只能把這艘艦開腸破肚,重新進行動力改造,最後費了老大的勁兒,將航速提升到28節。
1942年2月,祥鳳號首次參加作戰,編入第壹航空艦隊的第四航空戰隊,主要是到西南太平洋特魯克島往那個地方運飛機。1942年5月份,還參加了莫爾斯比港攻略戰,承擔外圍警戒的任務,掩護日本陸軍乘坐登陸艇進行登陸。1945年5月6日,珊湖海海戰爆發,當時,日本的祥鶴號、瑞鶴號發現了壹艘美國的郵輪。
艦載機上的飛行員從上面看下來,就像艘航空母艦,旁邊還有驅逐艦護航,所以日本就判斷這艘郵輪是美國的航空母艦,就幹起來了。結果,美國發現自己的郵輪和驅逐艦都被幹沈了之後,就判斷日本人肯定在附近。第二天,美軍決定對日本進行報復,也起飛了它的艦載機就到處找,就發現了翔鳳號。
並且美方也是判斷失誤,把翔鳳號這個輕型母艦誤判成祥鶴、瑞鶴那樣的大航母了。調集了93架飛機就開始狂轟濫炸,祥鳳號中了13枚炸彈、七枚魚雷,35分鐘就沈沒了。瑞鳳號,它是祥鳳號的姊妹艦,由高崎號改造而成,這艘艦1939年還在造。
華盛頓條約1937年失效,日本也就感覺沒必要再遮遮掩掩了,並且有了劍崎號改航母的教訓,它幹脆就直接往裏面塞動力,出生比較順利。1940年12月服役,能載27架飛機,還參加了中途島海戰、所羅門海戰、馬裏亞納海戰等知名戰役,最後在萊特灣海戰中,被美方炸沈。
萊特灣海戰是日本最後壹次大的海戰,瑞鳳號在這次海戰中主要是負責在萊特灣戰場東北方向充當誘餌,引誘美國的上將哈爾西前來作戰,為啥要引誘呢?這個哈爾西主要作戰任務是什麽呢?是為美國數十萬人的龐大的登陸艦隊提供空中支援。
因為登陸的時候就跟個下餃子以的,成千上萬的士兵成群結隊坐著那個登陸艇開始登陸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空中支援的話,要是機槍掃啊、炸彈炸啊,那能死多少人啊,所以哈爾西的任務就是提供空中掩護和海上作戰安全,瑞鳳號最後被炸沈,也就是充當了炮灰。
龍鳳號是用航空支援艦大鯨號改裝的,大鯨號1933年就下水了,但它改航母是最晚的,主要也是主機問題。不管是發展艦艇還是飛機,這個主機不行就沒速度,還談什麽飛機降落和起飛呢。
航空母艦主要的問題就是速度要快,主機相當於壹個人的心臟,壹個人長到老大不小的時候,去把人家心臟摘除,再去換壹個新的心臟,那不就得開膛破肚,就比較麻煩了。
當時改的差不多的時候,大約是1942年4月,遇上了杜立特空襲東京,龍鳳號還很不幸地中了彈,只能接著修,修好之後趕上瓜島戰役,就上戰場了。但沒想到出師不利,在內海就被美國發現了,被壹通亂揍,又受傷了。後來斷斷續續也在打過壹些醬油,1945年日本投降後,1946年這艘艦就被拆了。
那些好的厲害的航母,全是壹開始就被幹掉了,這些沒有出息的呢,它磨磨唧唧的,好死不如賴活著,就是死不了。這三艘航母都是日本用軍艦來改造的航空母艦,是為了保證日本海軍在戰爭當中的緊急動員,緊急動員之後使海軍有足夠多的航空母艦,但是從實戰中講呢,這幾艘航空母艦從數量上是有了,作用上呢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