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定州味道

定州味道

定州人愛吃豬肉,也擅做豬肉,對於豬肉的吃法,他們有著千種花樣。煎、炒、烹、炸?那是外地人的吃法,在定州,這種常規吃法可就太不定州了。

定州人怎麽吃豬肉呢?

把瘦豬肉切成碎塊,調上作料,加上山藥澱粉和開水,攪成壹大盆粘稠的糊糊,不要太幹,也不要太濕,然後灌進胳膊粗的布袋子裏,紮緊布袋口,接下來就扔進大鍋裏煮吧,白色的布袋子沾染上湯汁,變成淺淺的棕黃色,在鍋裏上下翻騰,像極了遊龍戲水,煮上半個小時,粘稠的糊糊受了熱氣定了型,就硬氣起來了,把它從布袋子裏解救出來,謔!好壹根胳膊粗的大肉腸,熱騰騰的冒著熱氣,香味飄得滿屋都是,怎麽看怎麽喜人,怎麽聞怎麽饞人,切上壹塊扔嘴裏,香!脆!韌!吃壹塊就停不下來。

這東西最適合剛出鍋的時候吃,趁著還沒涼透,呼哧呼哧的吃上壹大塊,在寒風料峭的冬天裏是壹種莫大的享受。定州有幾家肉食店,街上也有賣肉食的流動小車,想吃的時候隨手就能買上,只是口味上各有不同,正宗的燜子出鍋以後還要用松柏鋸末熏上壹陣子。到了出鍋的時候,燜子店外就飄蕩著濃濃的肉香味,有燜子的香味,手掰腸的香味,各種熟豬肉的香味,還有松柏木的香味,不同的香氣交織在定州的上空。如果味道是有顏色的,妳壹定能看到它們歡快地飛來飛去,調皮地飛進街上每壹個人的鼻子裏。

從什麽時候,定州人開始喜歡上這個味道的呢?

小小的定州,古城破敗,經濟落後,生活節奏緩慢,在日復壹日的肉香味中,我們向前追溯。時間來到1093年,宋哲宗終於熬到祖母高氏壽終正寢,開始親政。從小重拜父親的哲宗,在沒了祖母的壓制後,雷霆萬鈞般的出手了,他扶持新黨,恢復王安石新法,在新黨和舊黨之間找到了壹個微妙的平衡,使得新舊兩黨出現了神奇的和諧局面。

但這個時候,總有壹個討厭的聲音在他耳邊反對他引以為傲的新政,這人還是他的老師——著名的大文豪蘇軾,打不得罵不得,煩人的很。他想:妳個蘇軾,怎麽總跟朕對著幹呢?總有壹天朕要收拾妳!

蘇軾在聖前待了那麽久倒也不傻,自己的諫言毫無回應還受到了冷落,他知道再不滾得遠遠的,這顆腦袋也許就要保不住了,於是趕緊自請調任。這正好中了哲宗的下懷,哲宗喜不自禁,壹腳把蘇軾踢到了北方軍防重鎮,妳和遼人玩去吧,朕眼不見心不煩。

於是蘇軾收拾包袱,攜家帶口的來到了定州,誰知道就恰好趕上了定州的大饑荒,這下子還真沒功夫去管什麽新舊黨爭了,先救百姓吧。

蘇軾壹面向皇帝寫奏折要款救濟百姓,壹面親自率人帶糧食和肉等深入到各村賑濟災民。沒受過饑荒的他,還覺得饑荒裏的百姓照樣有吃肉補充營養的需求,所以每到壹地,他便為災民煮粥煮肉,時間久了,他也覺得力不從心,上哪找那麽多肉呢?人家官僚鄉紳家裏有肉也不是給妳蘇軾做善事的。

蘇軾也有過不給災民吃肉的想法,可是這個念頭剛出來就被他掐滅了,嗜肉如命的蘇軾完全不能理解有人竟然可以不吃肉。

既然不能不吃,那就縮小肉量吧,不能讓百姓都吃到肉,喝點肉湯總是可以的吧,他命人用肉湯放稍許碎肉,再放進當地棱子面,熬制成塊狀,然後切塊分給災民。壹大鍋的棱子面塊只有點點的肉碎,但肉香味卻撲鼻香濃,災民們吃的香,竟然也沒有人向他抱怨,蘇軾驚訝之余也不得不佩服自己,於是大肆推廣這種賑災方式。

誰想災情過後,定州的百姓竟沒吃膩,還念念不忘這股味道,於是家家戶戶做起了這種食物。由於制作方法簡單,每家每戶做的口味也不盡相同,發展到後來,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秘方,甚至還有人做起了小買賣,制作方法也壹代代流傳下來。後來,當地人稱這食品為"燜子"。

名字定了下來,味道也傳了下來。從那壹年開始,定州的街道上就始終飄蕩這壹股淡淡的燜子香氣,直到如今。

如果妳來定州,除了參觀定州開元塔和文廟貢院,也不要忘記品嘗壹下定州人氣最旺的燜子。

想要了解更多美食信息,趕快關註小宗的微信公眾號吧,

小宗每周壹至周五18:00準時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