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十分復雜的政治環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大概官職更低壹些而且在陶淵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視門閥的社會裏,陶家的地位無法與王、謝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於寒門。陶侃出身寒微,被譏為“小人”,又被視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見,他的後人在政治上的處境是相當尷尬的。
陶淵明在柴桑的農村裏度過少年時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壹),“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飲酒》其十六),便是那時生活的寫照。他常說因家貧而不得不出仕謀生,這固然是實情,但也不能排除壹般士人具有的那種想要建功立業的動機。“猛誌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就透露了這壹消息。陶淵明29歲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辭職。後來江州召為主簿,他未就任。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淵明到江陵,入荊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當時桓玄掌握著長江中上遊的軍政大權,野心勃勃圖謀篡晉。陶淵明便又產生了歸隱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寫的《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中說:“詩書敦素好,林園無世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尋陽居喪了。此後政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安帝元興元年(402),桓玄以討尚書令司馬元顯為名,舉兵東下攻入京師。元興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國號曰楚。元興三年(404)劉裕起兵討伐桓玄,入建康,任鎮軍將軍,掌握了國家大權,給晉王朝帶來壹線希望。於是陶淵明又出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在赴任途中寫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壹方面覺得時機到來了,希望有所作為:“時來茍冥會,婉轡憩通衢。”另壹方面又眷戀著田園的生活:“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這時劉裕正集中力量討伐桓玄及其殘餘勢力,陶淵明在劉裕幕中恐難有所作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義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這年八月又請求改任彭澤縣令,在官八十餘日,十壹月就辭官歸隱了。這次辭去縣令的直接原因,據《宋書》本傳記載:“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裏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而他辭官時所作的《歸去來兮辭》說出了更深刻的原因:“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陶淵明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他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再加上對政局的失望,於是堅決地辭官隱居了。
2.文學創作及代表詩作: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1)、飲酒詩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飲酒》20首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毀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從詩的情趣和筆調看,可能不是同壹時期的作品。東晉元熙二年(420),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次年殺之自立,建劉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隱晦曲折地記錄了這壹篡權易代的過程。對晉恭帝以及晉王朝的覆滅流露了無限的哀惋之情,此時陶淵明已躬耕隱居多年,亂世也看慣了,篡權也看慣了。但這首詩仍透露出他對世事不能忘懷的精神。
(2)、詠懷詩 以《雜詩》12首,《讀山海經》13首為代表。《雜詩》12首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誌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人格。可見詩人內心無限深廣的憂憤情緒。《讀山海經》13首借吟詠《山海經》中的奇異事物表達了同樣的內容,如第10首借歌頌精衛、刑天的“猛誌固常在”來抒發和表明自己濟世誌向永不熄滅。
(3)、田園詩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誌趣和守誌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黑暗官場的極端憎惡和徹底決裂;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為壹個文人士大夫,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內容,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的社會裏顯得特別可貴。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有壹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可使我們間接地了解到當時農民階級的悲慘生活。陶淵明的《桃花源詩並記》大約作於南朝宋初年。它描繪了壹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表現了詩人對現存社會制度徹底否定與對理想世界的無限追慕之情。它標誌著陶淵明的思想達到了壹個嶄新的高度。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它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
陶淵明現存文章有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4篇,***計12篇。辭賦中的《閑情賦》是仿張衡《定情賦》和蔡邕《靜情賦》而作。內容是鋪寫對愛情的夢幻,沒有什麽意義。《感士不遇賦》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賦》和司馬遷《悲士不遇賦》而作,內容是抒發門閥制度下有誌難騁的滿腔憤懣;《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辭官歸隱之際與上流社會公開決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絕大篇幅寫了他脫離官場的無限喜悅,想象歸隱田園後的無限樂趣,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向往和熱愛。文章將敘事、議論、抒情巧妙地融為壹體、創造出生動自然、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語言自然樸實,洗盡鉛華,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韻文有《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散文有《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又稱《孟嘉別傳》,是為外祖孟嘉寫的傳記;此外還有《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與子儼等疏》等。總的來說,陶文數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詩。陶淵明的作品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有時流露出逃避現實,樂天知命的老莊思想,有“田園詩人”之稱。
3.陶淵明的隱逸思想:
仕與隱是中國古代文人給自己設計的兩條人生道路,前者是為了行義達道以濟天下,後者是為了明節守誌以善其身。道家提倡“無為而隱”,儒家的開創者孔子則主張“無道則隱”。陶淵明的隱逸與此不同,正如劉大傑所言,陶淵明是魏晉思想的凈化者,“在他的思想裏,有儒道佛三家的精華而去其惡劣的習氣。他有律己嚴正肯負責任的儒家精神,而不為那種虛偽的禮法與破碎的經文所陷;他愛慕老莊那種清靜逍遙的境界,而不與那些頹廢荒唐的清淡名士同流;他有佛家的空觀與慈愛,面不沾染壹點下流的迷信色彩。”陶淵明的這種思想境界使他的隱逸行為有著深刻的內涵。在陶淵明的時代有許多為隱而隱的人,深為陶淵明所不齒。“以前的隱逸動機盡管是由個人出發的逃避,但還帶有幾分反抗氣,表示著對統冶者不滿的抗議,人們也自然敬佩他的氣節。但到了為隱而隱的時候,這點反抗氣已消得幹幹凈凈了,但剩著個人的矯厲的清高,於是自然就不便再關懷世務了。”
陶淵明希望自己的隱有價值。陶淵明幾出幾隱,終得大隱之名,他為自己建構了壹個“道隱”的形象:“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菽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來何足吝,徒沒空自遺。斯濫豈攸誌,固窮夙所歸(《有會而作》)說明自己雖然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還是寧可自己餓死,也不願受嗟來之食以濫其誌,所謂“固窮夙所歸”。道隱者,為道而隱,“用現代哲學的話來說,陶淵明的道就是泛神意義的自然本體。這‘道’運用於人就是壹種適性,運用於社會就是壹種‘真’”。②
正因為陶淵明有了這種“道”,才能在口腹不保的情形下與自然保持親近,也正因為與自然親近,他才創造了富有隱逸情趣的詩文,使他的詩文具有了平淡自然的風格。可見陶淵明的隱逸思想直接影響到了他的詩文創作。
同時陶淵明的隱逸不僅要擺脫功名利祿的巨大引力,還要克服諸多生活上的極端困苦。可見歸隱使他的思想得到壹次提升,使他的胸襟氣韻、人格涵養更加成熟富有魅力,陶淵明也因此成為壹個典範,壹個不可企及的坐標,為後世建立了人格的風範。
陶淵明在歸隱田園中創作的向往自然、熱愛生活的詩作和他躬耕自資時追求寧靜平和的心態相互交織成壹種平淡美。他的美學觀雖不像其詩文那樣盡人皆知,卻也是獨放異采的。這種平淡美可以影響到其它藝術領域,如中國書畫。
根據上面的論述,可見陶淵明具有隱逸思想從而歸隱田園,他用文字在自然中暢想其思想又升華為精神力量,用思想和精神填充的文字又具有了美學價值。我們可以將陶淵明的隱逸思想劃分為三個層面,即文學層、精神層、美學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