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山海關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歷經洪武、成化、嘉靖、萬歷、天啟、崇禎六朝修築,耗用了大量的資金,調動了數以萬計的軍民,前後用了263年的時間(幾乎是明王朝由盛至衰的全部過程)建成了占地約230前後用了二百六十三年的時間,占地約230公頃,具有七城連環、萬裏長城壹線穿的軍事城防系統。
山海關建城符合“通川之道,要害之處”的古代城市規劃原則。該處正處於海陸咽喉要沖,在歷史上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達移關於此,連引長城為城之址,開始修建山海關。
山海關城由關城、東羅城、西羅城、南翼城、北翼城、威遠城和寧海城七大城堡構成,四周有長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墻,墻體高大堅實,氣勢宏偉。在東、西、南、北建有四個城門,城東南隅、東北隅建有角樓,城中間建有雄偉的鐘鼓樓。整個衛城建築規模宏偉,防禦工程堅固。山海關是明代創建“衛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