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漢與匈奴和戰評述

漢與匈奴和戰評述

漢匈戰爭的“戰”與“和”最終都向著有利於漢朝的方向發展了。

“戰”對於漢朝有3個巨大意義,首先是促進了漢朝內部的統壹,在同仇敵愾的心態下,很多復雜的內部矛盾被沖淡;其次是改變了漢族的民族性格,歷史上漢族(早期叫華夏族)曾是壹個驍勇而張揚的民族,漢朝初期對匈作戰的接連失利,是這個民族少了幾分囂張,多了幾分沈穩,也恰恰是這種堅強沈穩、更富耐性的性格,決定了漢族在長期戰爭中的優勢;第三是提高了軍事水平,由於匈奴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逼迫漢族軍隊不能再保守著春秋戰國時期的壹些技戰術特點,必須求變,於是,漢族軍隊第壹次開始註重單兵能力,創造性的使用了壹些近身肉搏的武器裝備及打法,這個戰術的變化卻帶來了出乎意料的收獲,身高體壯、適合較遠距離搏鬥的匈奴兵非常不適應這種近乎拼命式的打法,最終傷亡慘重,導致全族性的恐慌,至漢末,該民族部分西遷,部分改稱漢族。

“和”的意義,戰爭過程中,“和”是壹種有益的停頓,避免壹方或者雙方竭盡全力而大傷元氣,最終的“和”,則避免了匈奴族想其他壹些少數民族壹樣,因不理智的頑抗而滅族,無論匈奴還是漢族,能夠減少傷亡都是壹種聖舉。

匈奴帝國的建立

匈奴起源於漠南河套平原及大青山壹帶,在歷史上有葷粥、鬼方、玁狁、戎狄、胡人等別稱。《史記》說,匈奴的始祖是淳維,他是桀的兒子,故匈奴族形成之初,就與華夏世界產生了互動關系。

匈奴國是以匈奴部落聯盟為基礎,通過征服諸部落聯盟、部落以及其他壹些小國而建立起來的。秦末天下大亂,冒頓單於乘時崛起,征服四方,統壹大漠南北,建立雄據中國塞北的匈奴帝國。其領土東起遼河,西至蔥嶺,南抵長城,北達貝加爾湖,疆域空前遼闊。

匈奴的政府機構可分為三個部分:

壹、單於庭——匈奴政權的中樞機構,管轄匈奴中部地區,與漢的代郡和雲中郡相接,由單於直接管轄。單於是匈奴的最高統治者,總攬軍政大權,由左、右骨都侯輔政。

二、左賢王庭——管轄匈奴東部地區,與漢的上谷郡及邊郡為鄰,並與朝鮮相接,由左賢王統之。

三、右賢王庭——管轄匈奴西部地區,與漢的上郡及其以西的邊郡為鄰,西面連接月氏和氐、羌,由右賢王統之。

匈奴遊牧軍事政權由許多部落構成,各部包括眾多氏族,其著名貴姓有攣鞮氏、呼衍氏、蘭氏、須蔔氏、丘林氏、韓氏、郎氏等。攣鞮氏最貴,單於皆出於此氏;呼衍氏、蘭氏、須蔔氏、丘林氏四氏族世與單於聯姻,單於的後妃皆出於此異姓貴種。此外還有壹些氏族(別部)也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單於廢立、和戰、祭天等大事都必須由各部貴族***同決議。

單於大位除限定攣鞮氏子孫繼承外,並無定制。故繼承人不必是嫡長子,也沒有絕對的繼承順位,但繼承人必須擔任過左右賢王或谷蠡王等要職。單於繼承順序須召開氏族長大會,經過提名、表決、通過的手續,才被承認為合法。氏族長會議對單於繼位的決定有其權威性,前代單於生前遺誌僅供參考。

西漢時期的漢匈關系

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頓單於大舉南下,進攻晉陽(山西太原)。翌年,高祖親率大軍討伐,在平城附近被圍七日,食盡援絕,情勢危殆,因陳平之密計脫困。高祖采劉敬之議,用和親政策,以宗女妻冒頓,歲贈匈奴絲織品、糧食,使匈奴獲得經濟上的利益,以換取邊境上的暫時安定。

高祖死後,冒頓單於益驕,曾致書呂後,語多侮辱,漢廷亦隱忍不發,和親如故。冒頓以後,匈奴仍常入寇,時當文景時代,賈誼、晁錯等朝臣對和親政策表示不滿,並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文帝曾采用,但作用不大,最後仍繼續和親政策。

武帝時,漢朝經過長期的休養生息後,國力充沛,與匈奴絕和親,對匈奴使用武力。武帝設下馬邑之謀,誘使匈奴深入並加以圍剿的計劃失敗後,雙方正式決裂,武帝主動攻擊匈奴。

漢匈大戰以河南、河西、漠北三大戰役最為重要。

漢元年(公元前100年),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次年,李陵伐匈奴,以孤軍深入,矢盡援絕,降於匈奴。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廣利伐匈奴,兵敗投降。受巫蠱之禍的刺激,武帝於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下詔罷除西域輪臺的屯戍,以示不再務邊功。史稱“輪臺之詔”。此後終武帝之世,漢朝息兵,與民休息,未再征伐匈奴。

昭帝即位,漢匈關系和緩,匈奴放歸蘇武返漢,以示友好。宣帝時,匈奴西侵烏孫,為漢軍擊敗,同時又遭丁零、烏桓等襲擊,國力大為虛弱。不久,匈奴內亂,五單於分立,呼韓邪獲得勝利,但最後呼韓邪單於又被郅支單於所敗,請降於漢。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呼韓邪入朝,願留光祿塞(綏遠境內),作為漢的屏障。

元帝時,郅支單於西走中亞,威脅西域諸國,西域都護甘延壽與副校尉陳湯,發西域諸國之兵與漢屯田士卒攻殺。不久,呼韓邪單於三度入朝,益為恭順,請與漢和親,元帝妻以宮女王嬙。自是漢匈關系更為改進。西漢自宣帝以後,與匈奴和親,北邊相安無事者六十余年。此次的和親與漢初的屈辱和親不同,已有平等互惠的精神。

東漢與南北匈奴

王莽建立新朝後,將“匈奴單於”稱號改為“恭奴善於”,後改為“降奴服於”,匈奴不滿,起而復叛。直到東漢初年,漢匈關系也沒有實質性改善。此時匈奴發生內訌。48年,匈奴八部族人***立呼韓邪單於之孫日逐王比為單於,與蒲奴單於分庭抗禮,匈奴分裂為兩部。後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臣,稱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南匈奴降漢後,徙居綏遠壹帶,由漢朝供應糧食和牲畜等,為漢守邊。

明帝時,北匈奴曾連西域兵入寇河西,漢以竇固進討,屯田伊吾盧(新疆哈密)。章帝之時,北匈奴遭鮮卑、丁零攻擊,國中大亂,紛紛降漢。南匈奴上書,請漢出兵討伐,俾南匈奴、北匈奴復歸統壹,永久為中國的藩屬。和帝即位,竇太後臨朝,於永元元年(89年)命竇憲、耿秉各統騎兵四千,聯合南匈奴及羌、胡兵三萬,分道北征,大破北匈奴。憲等出塞三千裏,直抵燕然山(外蒙古杭愛山),刻石記功,立碑山上。永元三年(91年),竇憲再伐北匈奴,大捷於金微山(外蒙古阿爾泰山),北匈奴單於率眾西走。鮮卑族乘機逐步西徙,占領匈奴故地,留居原地的匈奴余眾遂與鮮卑融合,亦自稱鮮卑。此後南匈奴內徙,與漢人雜居,逐漸同化。

匈奴的遷徙與漢化

北匈奴西徙之後,《後漢書》的記載是“逃亡不知所在”,從此在中國歷史上消失。374年,歐洲東部出現壹支強大的騎兵隊伍,號稱“匈人”(Huns),逼使日耳曼人南下,導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在當時羅馬帝國人民眼中被視為文化低落的蠻族,日耳曼民族在西歐建立王國後,原本以文藝及城市生活為主的希臘羅馬文化遂被日耳曼的農村文化所取代,西歐歷史進入了中古時代。有學者認為,匈人就是中國歷史中的匈奴人,但現在還沒有證據證明匈人就是匈奴人的後裔。北匈奴與匈人之間的關系,仍有待進壹步的研究。

東漢末年黃巾之亂時,南匈奴被調入內地平亂,於是匈奴不斷內遷。除匈奴之外,烏桓及鮮卑也進入漢境,漢朝的國土中形成壹片胡人之地。胡族的內遷,與日後的“五胡亂華”有很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