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如今照顧奶奶的日常起居。
29年前,壹個剛滿月的女嬰被遺棄在路邊,張鳳安夫婦將這個“孫女”帶回家收養。29年過去了,女孩靠自己打工掙來的微薄收入養家糊口,照料年邁多病的祖母和養父,用雙肩撐起了整個家庭。“不是親生,勝似親生。”說起自己的養女張青,張慶柱忍不住說。
齊魯晚報記者姬生輝周偉佳張清直
見習記者梁響通訊員楊鵬
撿來的孩子
成了張家的寶
兩扇生銹的鐵皮門,堆滿了柴草的小院,低矮的房檐。26日,曲阜市息陬鎮東陬村,張青正坐在炕頭給奶奶捶背。“奶奶身體不太好,前幾天剛在鎮上打過針,不能斷藥。”張青壹邊捶背壹邊說。笑聲爽朗、生性樂觀,這是29歲的張青給人留下的第壹印象。
每天6點,張青就要起床做飯。“奶奶患有腦梗,血壓不穩定,盡量吃清淡好消化的食物。”等餵老人吃完飯和藥,她再洗漱打掃衛生,不知不覺就到了午飯時間。下午還要洗奶奶換下來的被褥,照顧兩個孩子。壹天下來,張青根本閑不住。
如今的曲阜市息陬鎮東陬村,區位優越,經濟發展迅速。可29年前,這裏卻是出了名的貧困村。29年前的冬天,張鳳安夫妻倆在路邊發現了壹個被遺棄的嬰兒,他們決定給孩子壹個溫暖的家。
張鳳安夫婦都是普通的莊稼人,靠種地養活了嗷嗷待哺的“孫女”。漂亮衣服、新鮮水果、奶粉……只要是花在張青身上的錢,他們從不含糊。連鄰居們看到後都忍不住感嘆:“妳們對這個孩子比親生的還要親。”張青就在精心呵護下壹天天長大。
“父親常說‘羊有跪乳之恩’,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裏。”張青說。初中畢業後,為了貼補家用,16歲的張青就在鎮上的電子廠打工,壹方面是為了掙錢,另外方便照料老人。每月工資只有500余元,張青總會攢起來,如數上交。
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婚後也在照顧老人
轉眼間,張青到了婚嫁年齡,為了方便照顧家人,張青與同村小夥子馬佑磊結識。“妳壹個人怎麽照顧得過來,家裏的負擔讓我幫妳壹起扛吧。”馬佑磊的壹番話讓張青感動不已,倆人就這樣結為夫妻。婚後,小兩口決定壹起照顧爺爺奶奶和父親,日子過得忙碌、幸福。
“他們把我養大,我會盡最大努力照顧好他們。”出嫁後,張青平時買菜或日用品,總是會買兩份,壹份自己用,另壹份給娘家送去。
2014年,爺爺張鳳安去世。後來,養父張慶柱雙眼失明,只能在家臥床修養,家裏的日子更清苦了。如今,奶奶和養父接連病倒,壹瞬間就掏空了家裏的積蓄,貧困開始籠罩整個家庭。
為了照顧老人,張青辭掉工作。奶奶患有腦梗,張青便成了她的“手腳”。在孝敬老人的事兒上,夫妻二人從來不會打折扣。為哄老人開心,張青每天變著法子做些易消化、好吃的飯菜,壹勺壹勺地餵老人。閑時,她就陪老人說話,給老人 *** 。“奶奶在身體不便的情況下,把我拉扯大,現在她老了,正是需要我的時候,這是做晚輩的責任。”“孝順是她最大的優點,多了兩個人無非就多了兩雙筷子,有我們吃的就有他們吃的。”馬佑磊笑著說,妻子這個人和善,平時就愛幫助別人。
邊掙錢邊養家
想學個壹技之長
“我們鄰居處了那麽多年,有什麽事都想和她說說,都知道她心眼好、脾氣好、心善。”提起張青,鄰居張慶彪感嘆道。多年來,張青的孝心深深感動了鄉鄰。
得知張青的情況後,鎮裏把他們家列為精準扶貧建檔戶,“ *** 已為我父親和奶奶辦了低保,現在扶貧政策這樣好,為我照顧他們堅定了信心。”張青每天起早貪黑,其中的艱辛只有她自己知道。“養兒方知父母恩,有了孩子後更能體會到含辛茹苦撫養我長大的老人,我的付出值了。”
如今,張青的女兒也漸漸長大,還能給她搭把手,這讓她很欣慰,“媽媽不在家,我就是他們的小保姆。”聽到女兒懂事的話,張青覺得十分欣慰。
張青笑著說,她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學到壹技之長,可以邊掙錢邊照顧家人,讓老人家能夠安度晚年。“再苦再累,只要看到他們開心,我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