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說說護理質控訪談時的怪現象

說說護理質控訪談時的怪現象

健康教育、優質護理、分級護理、壓瘡隨訪等多項護理質量考核都需要通過訪談患者或家屬來完成。上述情形在臨床護理質控訪談中並不少見,那為什麽會出現同壹訪談對象前後矛盾回答這個怪現象呢?在發生怪現象時護理人員又應如何對待呢?

1.提問方式的影響

開放式提問常用的詞匯是“什麽”“哪裏”“怎麽”“為什麽”“談談”等,訪談對象回答的範疇較寬,壹般用來請對方談想法,提建議,找問題,目的是展開話題。應用開放式提問進行訪談可以促使訪談對象自我分析,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需求信息。封閉式提問常用的詞匯是“是不是”“能不能”“會不會”等,壹般用於針對性收集資料。

用封閉式提問方式進行訪談,對方回答起來相對簡單容易,但因回答的範疇較窄而可能造成反饋的結果片面且不準確。臨床質控訪談中應盡量使用開放式提問以獲得全面真實的資料,不恰當的封閉式提問會幹擾訪談的結果。

臨床小例:

護士A(開放式提問): 請問妳感覺還好嗎?有什麽不舒服?

患者H: 還好,沒什麽不舒服的。

護士B(封閉式提問): 您是不是覺得胸悶氣促?

患者: 好像有些。

生活小例

服務員A(開放式提問 ):請問您需要吃點什麽嗎?

客人K: 不需要,謝謝。

服務員B(封閉式提問): 請問您是需要壹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

客人K: 那就來壹個雞蛋吧。

2.訪談者心態的影響

如果在訪談過程中對方對訪談內容不是很明白時,訪談者會用語言、神態、動作來進壹步說明,而這個說明是解釋性質還是誘導性質則與訪談者的心態相關。解釋性說明是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描述,這個過程不帶個人感情色彩,解釋者對訪談結果不抱有預期。誘導性說明是用對方能夠明白提問者用意的方式對問題進行說明,這個過程具有說明者的主觀意願,說明者有意使訪談結果朝誘導方向發展。

護理質控訪談是通過訪談患者或家屬來了解護士工作情況的過程。因此,患方的回答決定了質控考核的結果,如果訪談者用避免問題出現的心態進行訪談或提出的問題本身就已有明確答案時,那訪談將失去意義。

臨床小例:

護士A(解釋說明): 請問您知道您的責任護士是誰嗎?責任護士就是管這個病房的護士,您的主要治療護理工作壹般由她來完成。

患者H: 我不清楚誰是我的責任護士,這幾天的治療是由幾名護士執行的,沒人告訴我誰是我的責任護士。

護士B(誘導說明): 您不記得您的責任護士是誰嗎?(同時用手和眼神指向電視機下的責任牌)

患者H: 哦,牌子上寫著,李**護士。

生活小例

顧客(答案已明確的問話): 服務員,今天的菜新鮮不新鮮?

服務員: 新鮮,怎麽可能不新鮮。(不可能出現“不新鮮”這個回答)

3.信息接收的影響

訪談是以語言為載體,表達的信息和所接受的信息又通過語言來確認。每個人因文化程度、語言環境、性格特點等不同,用於表達信息的語言不壹定能讓對方接收相同的信息,那這時的談話就有可能偏離主題,誤會、曲解等詞由此而生。

訪談者應根據對象的不同特征,采取能被對方理解的談話方式進行,對反饋的信息需再次確認,在出現“不是這個意思”的時候要及時調整組織自己的語言,否則訪談的結果不壹定是真實情況的反映。

臨床小例

護士A :小朋友,妳是想讓我在妳左手紮針還是在右手?

患者 :我都不想。(接收的信息是“左右我都是痛”)

護士B :小朋友,妳需要用妳的右手拿玩具嗎?

患者 :是的。

護士B :那我們在左手上打針好嗎?(接收的信息是“我右手可以玩”)

患者 :好的。

生活小例

晚輩: 請問我可以邊祈禱邊抽煙嗎?

長輩 :不行。(接收的信息是“在祈禱時想抽煙是不虔誠的表現”)

晚輩: 請問我可以邊抽煙邊祈禱嗎?

長輩: 可以的。(接收的信息是“在抽煙時還想著祈禱是很虔誠的表現”)

1質控人員應從訪談的過程出發查找自己的問題

在出現怪現象時,質控人員需問自己:訪談對象選擇是否合理?訪談過程有沒有問題?

臨床護理質控訪談是通過抽樣調查以判斷科室護士工作質量。抽樣雖屬於隨機性,但為了更準確地反映科室護士工作質量,有些訪談對象須考慮在抽樣中排除,比如因病情或心理而不願意接受訪談者,聽力或表達有障礙者,入院或意識恢復正常不久者及陪護時間較短的家屬,他們因無法真實全面地反映護士工作情況而不適合接受訪談。

護理質控訪談過程是圍繞著提問、回答、查看、確認幾步驟進行,訪談者應先消除對方疑慮及陌生感後再切入話題,必要時需對話題進行解釋說明,聽取對方的答復後應再次確認。

2責任護士應從訪談結果中發現自己的問題

在出現怪現象時,責任護士需問自己:我做好了嗎?我是應付檢查而做還是為患者需要而做?。

做了與做好、說了與說到位是不同的,護理質控考核是檢查護士工作質量而不是檢查是否“做了”。曾經有壹位患多年糖尿病的高級知識分子住院,責任護士給他做宣教時,他總是因為護士說的都是重復的話而不願聽,在質控訪談時他的回答是:“護士沒說什麽有用的”。責任護士聽到這個結果後非常氣憤。第二次住院時另壹位責任護士這樣做宣教:“您的糖尿病知識確實很豐富,但是只有健康的行為才能促進疾病的恢復,讓我們壹起建立這個行為好嗎?”,這個患者立刻來了興趣,接下來這位護士針對患者存在的問題與患者壹起討論,這次的質控訪談時他的回答是:“原以為自己懂很多,但在護士的指導下才發現自己的錯誤,這個護士講解得真好。”

3護士長需從角色轉變中查找自己存在的問題

在出現怪現象時,護士長需問自己:科室的質控工作如何改進?護士的工作質量如何提高?。

護士長在科室日常工作中是質控人員,在接受檢查時又是被質控人員,護士長無論處於哪種角色,均應明白“問題被發現”不壹定是壞事,如果護士長作為被質控人員時不能放平心態,那自己在科室進行質控時也無法讓科室的護士端正態度。

護士工作好不好,最有發言權的是患方。訪談是多項護理質控考核的方式之壹。訪談時為避免結果失真應註意提問方式、訪談者心態及信息傳遞等對訪談對象的影響。在出現同壹訪談對象前後不壹回答時,質控人員、責任護士及護士長均應從各自工作出發尋找原因,不能從同事身上找理由,更不能在患者或家屬方面找借口,否則,質控考核不僅不能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還有可能造成護護之間及護患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