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點對比:性格不同,格局不同。
性格決定命運。劉邦和項羽性格特征明顯。項羽豪爽坦率,劉邦城府深謀遠慮。項羽認為,任何事情都應該以正大光明的技巧來決定輸贏,這話沒錯,但在大人的世界裏,這種做事方法就顯得比較幼稚,或者說很難避免輸。而劉邦則不同。他很清楚,成年人基本上都是務實的,凡事看過程,但和結果比起來,用什麽手段等等都不重要。
所以在這壹點上,項羽和劉邦的對比是極其鮮明的。項羽是陰謀成敗的代表,劉邦是陰謀成敗的代表。後人為了表達對項羽風度的贊美,說?不要以成敗論英雄?,但也知道勝利畢竟是最重要的,再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劉邦和項羽除了性格不同,格局也不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兩人都曾經親眼見過秦始皇(其實應該是見過秦始皇閱兵的場景),兩人都說了壹句名言。從表面上看,這兩句話意思差不多,但仔細分析後發現區別大了。
劉邦說了什麽?君子應該是這樣的?項羽說了什麽?他反而會令人向往?。
意思很簡單。劉邦的意思是壹個人要在活著的時候建立秦始皇統壹六國的豐功偉績,才不枉此生。項羽的話好像很殘忍很直接,說我可以代替他。但這種說法背後隱藏的是,格局不如看重功績的劉邦,項羽的重心只在秦始皇本人。建立大業不壹定意味著取代秦始皇,但取代秦始皇不壹定是大業。劉邦通過秦始皇看到了偉大的成就和世界,而項羽只是通過秦始皇看到了秦始皇。在這種格局下他怎麽可能是劉邦的對手?
再比如兩人進入鹹陽後的格局。劉邦在關中與長輩約法三章,項羽則燒殺搶掠。劉邦想以關中為根基實現帝國霸權,而項羽在燒殺搶掠之後開始懷念江東,只想趕緊回老家。這種格局怎麽可能不敗?
這種模式也影響了他的團隊建設。劉邦的格局在天下,所以他的隊伍裏的人物都可以容納,這些人也做出了不同的貢獻。另壹方面,項羽不同。他的格局只是和秦始皇比,或者說秦始皇創造的大秦被滅了。所以他的團隊基本上都是武將,只有壹個大謀士,範增,項羽不聽話,最後是跑了。這就導致項羽就像壹只單翼鷹,註定飛不遠也飛不高。所以格局的不同決定了劉邦的處事方式,尤其是勝利後的分封制,也表現出不同。
第二個比較點:分包的標準或者動機不壹樣。
公元前207年,項羽在萬強被40名士兵所滅?誰先入關誰就是王?按約定,他從劉邦手中接過或奪取了關隘,帶兵進入鹹陽,殺死了主動投降的秦王子嬰,放火燒秦都鹹陽,毀壞了無數珍貴的東西,比如至今仍有爭議的阿房宮。
後來項羽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或者突出滅秦的功績,自稱西楚霸王。這個標題或題目似乎很突兀。壹般最後得天下的都是皇帝,項羽沒有。這當然與楚懷王的存在無關,因為楚懷王本身就是壹個幌子,最重要的是項羽根本就沒把這個楚懷王放在眼裏,否則他也不會在自稱楚霸王之後,派英布等人半路殺了楚懷王。所以有人說項羽自封為Xi之王,就像孫悟空自封為花果山壹樣?孫悟空?壹樣,有點吵,就像小孩子過家家壹樣。
現在楚王死了,當初用來批判秦國的旗幟也不存在了。項羽認為自己是最大的功臣,於是在自稱楚霸王後,開始分封諸王為老大。他封18,即劉邦為漢王,張寒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昆為統帥。而沈陽則是豫王,魏寶是西魏王,韓是漢王,司馬瓊是殷王,趙謝是代王,是常山王,是九江王,* *是衡山王,* * *敖是臨江王,韓光是遼東王,臧茶是燕國王, 石天是膠東王,田獨是齊王,天安是濟北王。
項羽封的18路,主要是項羽的老部下,以前六國的貴族,陳勝支持光武起義和秦投降的人封的。從這個情況來看,項羽分封的意義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只是對當時已有情況的壹個粗略的分配或梳理,但這個梳理還是很粗糙的,甚至無法說服大眾。如果說他的分封制有價值的話,那就是壹個核心點,那就是對唯壹強敵劉邦的政策。因為在項羽看來,巴蜀是不毛之地,所以他在那裏分封了劉邦,然後把剩下的關中土地的三部分送給三個秦國將領,希望牽制劉邦,把劉邦困在巴蜀。但項羽的算盤是有計劃的,可能是因為他不懂地理。巴蜀雖然地理位置偏遠,但卻是富饒之地,最適合節約能源。劉邦就是在這裏誕生的,絕地反擊,打敗了項羽。
所以項羽分封的標準其實不是太嚴格,比如戰功,而是比較隨意。為此他試圖陷害劉邦,卻事與願違。其他國家的分封並沒有贏得君王們的忠誠支持,尤其是僅僅過了壹年左右,齊國就開始造反了。項羽四處救火,十分狼狽。另外,分封前,他的部將英布還是很忠心的,但分封後,英布就不再聽話了。所以項羽分封後非但沒有提高自己的尊嚴和地位,反而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境地。這也是他職業生涯從巔峰跌落的明顯轉折點。
另壹方面,劉邦是不同的。勝利後,劉邦還封了很多王,有七個不同的王,分別是王召張敖、王楚韓信、韓王信、王曦梁彭越、淮南王贏蔔、長沙王吳銳、王艷臧茶。
劉邦的異姓稱王標準與項羽不同。項羽太隨便了,而劉邦的標準更明確,就是這些不同姓氏的人,要麽立了大功,要麽養活了自己。有功勞就要承認和獎勵,所以劉邦封他為王,是對英雄的獎勵和肯定。這有兩個作用,壹是安慰天下英雄的心,二是給新建立的政權壹個過渡,同時也有凝聚其權威的作用。然後這些給國王的信建議讓劉邦稱帝,劉邦就當了開國皇帝。看,都封了,結果卻大相徑庭。
第三個比較:分封的目的不同。
項羽勝利後,為了顯示個人的貢獻,被分封為諸侯。但劉邦則不同。他想得更遠。他分封的目的是給新建立的帝國壹個喘息的機會。畢竟打了這麽多年仗,韓信、英布這些諸侯功勞卓著,威望很高。所以劉邦分封的目的比項羽更明確,所以他分封的時候是在功勞的基礎上決定的,壹方面是為大眾服務,壹方面是讓諸侯安心。
所以分封制的目的不同,差異就出現了。項羽對楚之地的稱王是要自封的,而劉邦對皇帝的稱帝則是諸侯的自尊和擁戴。項羽的自封是傑出的個人成就。而劉邦的分封,就是把功勞分給大家。歸根結底還是性格的因素。項羽個人武力突出,但沒有大局感,格局太小。劉邦雖然個人能力壹般,但有大局觀,格局就是天下。所以他以分封制作為過渡,在政權稍微穩定下來之後,再逐步除掉這些不知情的招安王,然後進壹步鞏固自己的政權。比起項羽的自封和分封,兩者之間的差別可謂是天壤之別。所以看起來項羽在戰場上處處占上風,幾乎每次都是勝券在握。劉邦面對項羽時,幾乎都是戰敗,但只贏了項羽壹次,以蓋夏之戰結束了項羽的輝煌,決定了天下的歸屬。
結論:總的來說,霸王項羽和梟雄劉邦都是勝利後分封,但為什麽項羽失敗了,劉邦成功了?從他們的性格、動機、目的的對比來看,兩者的區別壹目了然。其實歷史上任何壹個過分崇尚個人勇氣的人,基本上都很難成就大事,最後也不過是壹代巨星而已。成大事的帝王,大多格局恢弘,對人的掌握超乎尋常,天賦和手段難以捉摸,比如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