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小之物
“沈默是金。”
"會叫的狗不咬人。"
“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
這些諺語和俗語肯定和贊美沈默,嘲笑和否認言語。類似的例子幾乎可以在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所有諺語和俗語中找到。但人類從來沒有沈默過,聲音的巨大懷抱壹直擁抱和控制著人類的存在和發展。演講、辯論、討論、對話從未停止。至於那些被稱為語言藝術、綜合藝術的文藝作品,則盡力豐富音像的形式。近幾年頗為流行的電視直播,明明是壹種語言的拓展,聲音的爆炸,卻得到了大眾的青睞。
其實真正沈默的,只是啞巴和已經失去說話能力的人。可見,沈默不是說不能說話或者有話要說,而是說妳有話要說,該說的時候不要說,雙方尷尬的時候不要說。這樣的沈默是金。其實什麽時候說話是可以理解的,是培養不出來的。比如有些人天生不善言辭,他的沈默只是掩飾別人無知的壹種方式。有人辯稱,他的聲音是用來展示才華的,沈默和言語構成了壹枚鎳幣的正反面,是人類不同的存在方式,不是理想和目的,更不是終極關懷。
但是,人們還是有理由討厭大聲的語言,尤其是在當今媒體發達、語言災難的現代社會,各種真假難辨的話語充斥著我們的生存空間。我討厭膨脹的語言和欲望,就像身上堆積的脂肪。現在我需要在語言上“減肥”,沈默的含金量自然就上升了。
老子在《道德經》裏說“倒了可惜”,也是對太多說話人的排斥。這個命題的逆命題不成立,也不代表稀疏詞就是大詞。更不用說沈默就是大聲。其實沈默更多時候是金。它會在妳無聊的時候沈默,在妳尷尬的時候沈默,在妳發不出聲音的時候沈默,在妳沒有思想的時候沈默。沒有民主自由,妳更容易陷入無聲的沈默。魯迅的名言“不在沈默中爆發,就在沈默中滅亡”。把沈默的兩極說清楚了,說明沈默多是被動和無奈。
當然,還有另壹種沈默,那就是由於生存空間的飽和,我們面對壹切話題除了沈默無話可說。這種沈默是積極的,但更多的是無奈和虛無。因為它不會因為壓迫的反應而爆發,也不會悄無聲息的消失。只能陪伴這個無序的世界。此時的噪音無疑是無聲的。這時候沈默也相當於吵鬧。無言是對嘈雜的認可,是世紀末人文命運的無聲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