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才,大大小小的字典都有類似的定義:智力超常的人。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我漸漸對這種說話產生了質疑甚至厭倦。有壹天,讀田原先生的《番牛閑話》,我又忍不住感到尷尬。
在《凡牛閑話》中,達爾文寫了《物種起源》28年,李時珍寫了《本草綱目》30年,徐霞客寫了《徐霞客遊記》34年,哥白尼寫了《天體運行論》36年,托爾斯泰寫了《戰爭與和平》37年,馬克思寫了《資本論》40年,歌德寫了《浮生》。太神奇了。我也想到類似的數據:愛迪生發明了蓄電池,試了1000多次才成功;諾貝爾研制無煙炸藥失敗了,試了壹次又壹次,用了八年才出成果;居裏夫人在從8噸瀝青鈾礦殘渣中提取出1g(八百萬分之壹)的鐳之前,重復了1350多個日夜的骯臟體力勞動。為了證明(1+1),陳景潤拖著嚴重疲憊的身體,面對各種無知的嘲諷,在衣櫃裏、油燈下埋頭演算...
上述人物以其在文學、藝術或科學技術方面的巨大成就,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按照通常的理解,都是智力出眾,屬於天才。然而,當我讀他們的時候,我讀的是他們非凡的愚蠢,而不是他們的聰明。寫壹本書,有的幾十年,有的壹輩子,妳能說不傻嗎?而其余的人,除了幾乎瘋狂地沈浸在自己的選擇中,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其他可愛的東西。他們能說自己不傻嗎?我們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無數美好的事物可以享受。很多聰明人充分享受自己能享受的,不能享受的,他們也盡力創造條件去享受。不像他們,迷茫到連普通人該有的享受都放棄了,千方百計的索取!
這些人物的傑出成就是基於愚蠢還是聰明?
國外壹位心理學家對1528位智力超常的人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在研究後期,他將300名男性中成就最高的20%和成就最低的20%進行了對比,發現兩者之間最明顯的差異不是智力,而是性格。最成功的20%的人顯然是愚蠢的。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智力出眾的人不壹定有出眾的成就。所以有傑出成就的人就壹定有傑出的智力?
愛迪生,這位壹生獲得1300多項專利的天才發明家,肯定地說,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換句話說,優秀的人聰明與否並不重要,1%的靈感權重太輕了。現代天才科學家也關註這個問題。他們的研究結果是:壹個人的專業知識或技術對他的職業成功只起65,438+05%的作用,其他方面起85%的作用。其他這些方面都和“傻”有關:比如正義感、責任感、合作能力、毅力等等。這個結論也把智力放在了第二位。
從這個角度來看,字典裏對天才的定義有些偏頗,但涉及到現實生活,有些人不明就裏,過於相信和依賴小聰明:有多少人在各種論壇裏撈文憑、補論文,卻不願坐下來開動腦筋認真學習;有多少人,四面玲瓏,招惹汙蔑也不變臉,指望壹夜成名;又有多少人,不停地到處挖井,不停地抽離,不停地罵上帝不公平...
所以我建議改寫字典中“天才”的定義,盡可能強調對人類有益的成就,盡可能突出愚蠢的含義,盡可能淡化聰明的作用。這樣做的好處是:
可以鼓勵聰明或不聰明的人發展他們的愚蠢,爭取卓越的成就。
妳可以提醒所有聰明的和不那麽聰明的人,如果他們不想變傻,至少要明白,大部分物質和精神財富都是由那些發揚愚蠢,放棄普通人享受的人創造的。妳不應該在享受的時候去打擊或者嘲笑妳身邊那些兢兢業業的人。
妳可以警告所有聰明的人,如果妳總是用妳的聰明來玩自己的把戲,那麽妳的聰明就會貶值到壹無所有,不僅很難成就妳的事業,甚至妳會膽小壹輩子,妳永遠也體會不到開放生活的美好。
參考:/html/2007-04/1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