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用語言進行社會交往和思想交流,但語言並不單純是壹個工具系統,而是習俗和精神文化的壹部分。人們通常認為語言具有某種魔力,語言的符號和它所代表的真實內容之間確實存在某種完全相同的效果關系。所以,當某件事需要避免時,也包括語言上不提。“不說”是語言禁忌的壹種形式,即“許”。《說文解字》的解釋說:“閉上妳的嘴,從妳的嘴裏沈默。”當人們沈默時,他們可能會用手指、眼睛、搖頭和揮手來表達他們的想法。但是,如果妳仍然不能準確地表達妳的意思,妳就不得不使用壹些靈活的方式來暗示妳需要表達的內容。這時,又出現了另壹種形式的語言禁忌——禁忌。在這裏,我們要講的恰恰是這種語言禁忌。禁忌是壹種帶有濃郁方言(包括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特征的語言習俗現象。總的來說,禁忌的原則無非是出於倫理、吉兇、功利、榮辱或保密的考慮。語言禁忌,小到壹個家庭,大到壹個社會,下至老百姓,上至王公大臣,幾乎無處不在。違反這些語言禁忌的人是可以自行破解的,嚴重的會導致九族滅亡,所以壹直是百姓非常重視的禁忌。下面,我們將圍繞民間語言中禁忌的幾個方面來談壹些禁忌的實例。?
1.稱謂禁忌?
稱謂禁忌也是姓名禁忌的禁忌。禁忌始於周朝,在《左傳·桓公六年》中說:“周朝之人,必常諱神之名。”(孔·)[舒]:“自殷過去,無所忌諱。忌諱始於周。”《禮記·談公》說,“死之時,周道也。”(孔英達)[疏]:“也以清正廉明著稱。生在陰之上的還是叫死後,其他沒什麽好說的。堯、舜、禹、唐等都是例子。”周死後,他沒有作謚號,所以總說些周的事。可見,從周代開始,人們就有了避稱的習俗。當時是死後,人們才開始叫他的名字。《禮記·譚公》雲:“我哭而不露。”如果壹定要叫死者的名字,那就應該叫禁忌,也就是它的神名。這種死後稱壹個人為禁忌而不是本名的習俗,是為了區分壹個人的陽界和陰界,讓鬼神無法知道他的本名,從而無法傷害陽界中與他本名有諸多聯系的壹切。周朝的禁忌開始興盛,並不完善。秦漢時期,缺席禁忌逐漸完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已有“秦風俗禁”的記載。而且,人不僅死後要保密名字,生前也要保密名字。這可能與當時借名行巫術的興盛有關。人們普遍認為,通過念誦敵人的名字或書寫某人的名字,可以實施黑巫術,會死人。起初禁忌在上層社會和權威人士中實行,後來它在民間流行,影響到每壹個家庭,成為壹種民間習慣。?
中國人有尊敬祖先和祖先的習俗,對祖先和長輩的稱呼不能直呼其名。這種禁忌存在於漢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哈薩克族、布依族、藏族的祖先崇拜習俗中。鄂倫春族認為直呼祖先的名字是對祖先的不尊重,害怕得罪祖先,給後代帶來災難。對於長輩,我不敢直呼其名,甚至不敢把名字告訴別人,否則我覺得家裏會生出沒有關節的孩子。如果有和長輩同名的東西,要改對象的名字,改說法。否則,我們會英年早逝。漢人無論說什麽,寫什麽,都不敢提祖先長輩的名字。司馬遷寫《史記》時,其父姓譚,故改“趙譚”為“趙通”,“李譚”為“李通”。六朝時,為了避開“桐”字,有人把梧桐樹改名為“白鐵樹”。到了清代,劉文措因為父親的名字,再也不聽“嶽”了。可見歷代家庭禁忌之嚴。直到現在,孩子們仍然被禁止對長輩直呼其名,更不用說他們的出生名了,名字相同或諧音的詞也是禁忌。尤其忌諱的是晚輩的名字壹定不能和長輩的名字壹樣,或者有同音字和諧音。否則被認為是不尊重長輩的“欺祖”行為。晚輩稱呼長輩時,壹般要用輩分稱呼,而不用姓名稱呼,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等。這種稱呼可以表達代際關系,也含有尊重的意思。不僅家中長輩之間如此,長輩與徒弟之間也是如此。俗話說“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師諱”。?不僅晚輩避免直呼長輩的名字,即使在同齡人中,稱呼長輩也是禁忌。在人際交往中,往往是出於對對方的尊重,不宜直呼其名。壹般是兄弟、弟弟、姐姐、妹妹、先生、女士、同誌、老師等。當妳必須問對方的名字時,妳也應該禮貌地說“對不起”,“妳叫什麽名字”等等。鄂倫春族夫妻不能直呼其名。結婚生子後,其他人不再直呼其名,而是根據孩子的名字稱其為“某某的爸爸”“某某的媽媽”。漢族也有類似的習俗。甚至壹結婚結婚就改名字。妻子管丈夫叫“外面的”、“掌櫃的”、“管事的”;丈夫稱妻子為“管家”、“廚子”、“管家”。不然要認“啊”“嗯”之類的,很少直呼其名。外人稱之為“某某男”“某某女”“某某老頭”“某某老婆”。雖然說這個比較麻煩,而且還點出了另壹個人的名字,但是因為不是自己的名字,所以可以說沒有名字,所以不算忌諱。?
給孩子取名也有很多禁忌。避免祖先、長輩名字的諧音、諧音,還要考慮彼此的命運。比如打金,就要避免用火或者旁邊的字來命名。總之,命相八字不應以相克之言命名。孩子也有外號。據張《中國風俗史》記載,“幼名是謚號”常改變了他的名字,並保留了他的昵稱禁忌。“這在今天仍然流行。認為給人起外號是不尊重的,這是很常見的;或者會被鬼神聽;使靈魂被鬼帶走,所以要避免。但是,壹直有很多人,以小名成就了大名,卻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人生。成年人也忌諱別人給自己起外號、綽號。俗話說“人怕走坡道,人怕起外號。“《禮記》雲:“凡名不以日月國為據。“博士秀才之子,除了隱疾,不敢與太子同姓。”其中,命名太陽、月亮和國家是禁忌和神聖的,可能會冒犯。鄭玄說“總是容易躲”。避免使用隱性疾病,但避免以身體殘疾、痣、疤痕等命名,否則難以治愈。鄭玄說:“病在衣難醫。”不敢和太子同姓,因為重男輕女的觀念和對太子的尊重。但若生於太子之前,則未必能改。?
在舊社會,強大的官僚和皇帝也強制他們的名字形成成文法。如州官田登,因避“打”字,故將“打”字改為“放火”。所以留下了“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個成語。歷代皇帝以此禁俗,耍威風。秦始皇的姓氏是鄭明。為了避開“正”字,他把“正月”改為“月末”,或者把“正”的讀音改為平聲。這類禁忌很多,唐宋時期,禁忌制度已經極為興盛。《元典》中的“忌”字多達160個,“隨聲忌”這幾個字太不名譽,無法統計。明清禁忌之嚴可謂登峰造極。犯忌成為文獄案件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有人為此被斬首。避諱的方法有換字、避音、空口、缺筆等等。起初,禁忌有壹些規則。如《禮記·曲禮》曰:“禮直言不恭,二不偏。如果妳抓住了妳的父母,妳會害怕妳的父母。不抓父母,就叫父母。妳無私,忌諱。醫生的壹切公共禁忌。”在我的詩歌和寫作中,在我的寺廟中,在我妻子的禁忌中,我都直言不諱。雖然我在朝臣中直言不諱,但我的妻子卻不敢出門。“等壹下。但漢代以後,隨著禁忌的發展,這些“諱法”和“諱法”逐漸被打破。這些東西雖然屬於制度,但源於民俗,與民間語言禁忌直接相關,所以也簡單提壹下說明問題。?
由於民間強烈的地方觀念和民族自尊心,在地域和民族稱謂方面存在壹些貶義和歧視性的稱謂。比如中國有“南蠻子”和“北木子”的說法。是南北地區的人對外地人的蔑稱和貶稱。據說畬族人忌諱稱其為“畬族客”,更不用說“畬族客”、“畬族客”了。他們認為這是對他們的極大侮辱。我們只能稱他們為“畬族”或“畬族”。以前他們自稱“小姓人”,稱漢人為“大姓人”,或者自稱“我這邊的人”,稱漢人為“妳那邊的人”。這是民族習慣,應該受到尊重;苗族人忌諱外人叫他們“妙子”,但更喜歡別人叫他們“公婆”;彜族人最討厭被稱為“老彜胞”、“蠻子”,認為這是對他們最大的侮辱。舊時(開封)滿族過節,長輩要給晚輩九十九元。含有“過猶不及”的意思,也怕觸犯自己姓氏的威嚴。?
上面提到的稱謂禁忌,大多與民俗、儀式有關,與某種低俗的排位、排位儀式有關。當然,如果追溯其最初的禁忌觀念,多是以吉兇為依據的。這方面的例子有上壹篇文章《命名、認親、禁忌》中提到的。然而,如今,這壹地區的許多稱謂禁忌已經習慣於傳統。人們只是習慣性地避開壹個稱謂,按照另壹個稱謂來說,其中的吉兇感已經大大轉化為表面的禮貌感,或者說人們只記得可行的,而不再關註那些不再可行的禁止,更不願意去追尋那些不可行的禁止的本義。?
[BT3] 2。年齡和生肖是禁忌?
人名要避諱,年齡屬相也要避諱。中原地區最常見的年齡禁忌是45、73、84、100等等。據《北平風俗語》所載《說經》曰:“燕人言四十五,問之,必說‘去年四十四歲’,明年四十六歲’。我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根據豫冀的壹些調查資料,據說四十五歲的由來與包公周琛的放糧有關。傳說包公·周琛放糧的時候是四十五歲。半路被搶,偽裝成烏龜(妓女和龜腿),脫險活了下來。還有另壹個傳說是包公設計要攻占王召。由於趙王好色,包公謊報自己的死訊,偷偷讓妻子調戲前來哭喪吊唁的趙王,騙取他頭上的寶劍,然後壹舉將趙王處死。雖然這些傳說不壹定準確,但從傳說中可以看出,四十五歲的禁忌,其實和苦惱、假死、當烏龜這類不祥的事情有關。以上任何壹點都足以形成民間的禁忌習俗。這壹習俗至今仍流行於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據說七十三、八十四歲與孔孟長壽有關。傳說孔子73歲去世,孟子84歲去世。所以人們認為這兩個時代是人生的壹大關口,連聖人都難以幸免,何況普通人,所以都是禁忌。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不死也是眼中釘”“七十三,八十四,鬼王不請自來”等等。這種習俗流行於中原地區,在其他地區也很普遍,而且從未消退。年齡,避免說“百歲”。百年常被用來指生命的極限,如“百年和解”、“百年之後”等。,這些都暗示了生命的極限,所以在問別人年齡的時候,忌諱說百歲。如果妳真的100歲了,應該只能說妳99歲了。不然就不吉利了。在山東的壹些地區,據說百歲老人是驢、刺猬等動物。關於年齡的禁忌,各地都有壹些特殊的說法。比如在山東,男人避而不說自己四十壹,據說四十壹害妻。我不知道它是基於什麽。但是,在這壹年裏,妳壹定要跳過去,再說壹年。臺灣省忌諱年齡隔九。我認為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九十九歲等。都是海關,我怕會有災難和傷亡。可能跟相信九是最大的幸運數字有關,如果過了這壹關,就會變成兇。?
因為生肖可以表明壹個人的年齡,同時也是指自我生命的核心古跡,所以習俗之間有壹個禁忌。舊時藝人進宮唱戲,不僅要記住當天宮中的“禁忌語”,還要記住皇帝、太後、貴妃等人的禁忌語。否則,妳將受到懲罰。慈禧太後是羊,唱戲不敢提羊字。連劇本和臺詞都要改。比如《呢喃的羊》、《牧羊人的谷倉》、《蘇武牧羊人》等。不能表演,《女解》中“羊入虎口不還”的話也要改成“魚被抓了,卻不還”。據《雷抄》雲:“鹽城有姓的,他家的主人會以兒子為命殺老鼠,但不會養貓。如果他看到老鼠,他不會被逮捕。”很久以來,老鼠壹直自得其樂,每天進進出出,不怕人。“可見,這種靠家的習俗是建立在廣泛的民間信仰基礎上的。?
[BT3] 3。臟話禁忌?
人們有“說惡就惡,說惡就禍”的恐懼心理,所以禁止提及惡等字眼,生怕惡真的來了。?
死亡是人最害怕也是最忌諱的。所以“死”字不能提。《禮記·曲禮》雲:“帝死,必崩;諸侯亡,必亡;博士死了,學者也就死了;當庶人死了。”這是從高貴和低賤兩個方面對死亡的不同稱呼,是某種等級觀念的體現。但也包含了“死”字的禁忌含義。除了社會底層的人,其他人都是通過改名來避免。後世,普通階層也想盡辦法擺脫和避免“死”字的不祥陰影。士大夫階層又將“死”稱為“死”、“死”、“舊事”、“厭世”、“棄”、“捐樓”、“棄堂帳”、“開手腳”、“動精神”。普通人也把“死”稱為“卒”、“無”、“來生”、“死”、“升天”、“老”、“沒了”、“失落”、“沒了”。如今,為國家和民族在戰場上犧牲的人,也被稱為“犧牲”、“犧牲”、“光榮”。用這些贊美的話避開“死”字。鄂溫克族老人死了,不要說“死了”,要說“成佛”。孩子死了,不要說“死了”,要說“少活了”。回族人要避免說“死”字,要用“無常”和“死”來代替。在其他民族和宗教中有很多詞用來代替“死”這個詞。仔細數的話,恐怕不下180種。造成這種語言狀況的原因,恐怕與人們對“死”字的無知有關。為了避免平日裏人們說話時的“死”字,在廣州,甚至把“氣死我”說成“刺激我”;把“笑死我”說成“笑生我”。甚至與“死”字發音相同的字也要避免。在壹些地方,人們往往有意識地把姓石的石當成“官”,把姓石的石當成“勝(命)”。其他人甚至避免“四”和“十”的聲音,因為它們與“死”字諧音。臺灣省立醫院沒有4號樓,也沒有4號病房;連戰艦數量都忌諱用“4”。據香港《大公報》報道,臺灣省90年代初計劃建造的8艘軍艦,都按順序編號,但刻意避開“4”字。沒有“1102”和“1104”。因為前四個數字加起來是“4”,後者明顯含有“4”,沒有使用。沒有四路公交車,機車車牌尾數沒有“94”,因為“94”在臺語裏和“碾過”壹樣。不要在其他4月結婚,也不要送禮應酬。
送400元之類的也是出於這種語言禁忌。?
至於“死”,人民仍然認為是不可能和孩子玩的。根據清源美的《續新齊諧》,有謙虛的話成為預言的例子。他的文章裏說有兩個好朋友,壹個生病了,壹個看著他漫不經心的說,我們都老了,不知道誰會先古人。病人撒手說,妳先走吧。那時候我只是習慣了謙讓,但來訪者回來後真的死了。因為這種事情,人們不敢拿“死”開玩笑。我怕是假的,更怕用死亡詛咒人。如果不小心說了“死”“喪”這兩個字,要打個噴嚏或者吐幾口來破譯。?
通常與死亡和葬禮有關的事情也是忌諱提及的,以免引起不好的聯想。比如禁止人們說“棺材”,而應該說“財富(物質)”、“長壽物質”、“長壽器皿”等等。棺材進門,要說“官(棺材)來了,錢(材料)來了,錢(釘子)齊了”之類的吉祥話,打破不祥。?
為了防止嚴重災害的發生,人們也不敢在語言中說出與嚴重災害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詞語。比如太平天國用官支來標記年份,卻因為沒說而把“醜”字改成了“好”。不說“害”字,改“海”為“開”;不說“通”字,改“毛”為“榮”。在廣州壹帶,舊時因為方言“空”和“兇”是諧音,所以把“空屋出租”改成了“房子出租”。坐船的人不敢說“活”和“翻”,就把“筷子”和“帆布”叫做“抹布”。也禁止使用“下沈”、“停止”、“破裂”和“泄漏”等其他詞語。通常人們避免說“眉毛向下”,這意味著“運氣不好”。避免說“梨”和“傘”,而稱之為“圓果”、“豎帽”,就是回避“散”的意思。切忌說“苦瓜”,稱之為“涼瓜”,避免苦難的“苦”字。不要說“吃藥”,要說“吃好茶”,意思是“生病”。在香港探望病人、親友時,禁止送劍蘭、茉莉、梅花等鮮花。因為“劍蘭”與“見難”(意為以後很難相見)諧音;“茉莉”與“無利”、“無利”諧音;“梅”與“黴”諧音,所以被視為“不吉利”、“不吉利”的花。尤其不適合病人和生意上的親友。這壹切都是趨吉避兇的禁忌現象,民間稱之為“求情”。?
冒犯性的禁忌語往往存在於人生禮儀或人生經歷的關鍵時刻。《淮南子朔山》雲:“祭日,狗生;結婚那天,他們會軟弱;酒之日,必葬之;渡江之日,必為楊侯之波。”高說:“都不合適。”當楊陵王溺水時,他的精神可能是壹個巨大的波浪,並對他人造成傷害。因為楊陵親王的揮手,船夫三緘其口。“還有壹種是對違反地名的忌諱,認為有些地名含義激烈或者可以觸犯自己生命的核心古跡,所以忌諱提起或者過去在這裏生活過。《三國演義》中的鳳雛之死傳說就是基於這種民間信仰禁忌的壹個例子。河南省臨縣有壹個“失陣村”的傳說。因其名字不吉利,商賈和兵馬都不肯入內,後改為“石陣村”。還有楊家營和郎壘村,相鄰,很久沒有聯系了。因為“陽”與“陽”諧音,“郎”與“狼”諧音,楊家營人害怕與郎壘村的人的聯系被打破,傷害到自己生命的核心古跡。直到現在,這兩個村莊之間的婚姻仍然是禁忌。這種例子很多,不勝枚舉,也是語言禁忌的壹個側面。?
民間認為睡眠時靈魂會暫時離開身體,人直到早上靈魂回到身體才醒來。所以早上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要說龍虎鬼神夢之類的。據說如果妳說了這些話,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妳都會在這壹天倒黴。早上最忌諱“夢”這個詞,也忌諱跟人說自己睡覺時做的夢。所謂“早上不談夢,晚上不談鬼”。無非是怕談鬼惹禍。?
有些人物在民間也有好壞之分,所以也有禁忌。單雙號具有吉兇的歸納性。壹般喜事忌單喜,壞事忌雙喜,這是人們求吉避兇的心理反映。然而,人們常說,“禍不單行。”也許人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所以總結出了這麽壹句俗語。單數和偶數的禁忌在各種場合因地而異。結合各種具體情況,還有很多數字禁忌,我們在本書其他章節已經講過,這裏就不多說了。需要補充的是數字禁忌的不壹致性。例如,人們通常把“三、六、九”作為吉祥數字的象征。不過,也有人對這三個數字很兇。比如廣東潮州人,忌諱“三”字。否則,災難難以預料。所以當地人把三點鐘叫做兩點六十分。人們認為“六”在湖北田、綿壹帶是不吉利的,做飯(尤其是吃雞蛋)、送禮的數目壹定不能是“六”。當地人把“六”讀作“魯”。所以“六”是“富貴滿”的意思,也就是“死”,所以是禁忌。並且由此演變出了很多罵人的話,比如“六點”(即時鐘的“半轉”,表示“不好火”,不成熟。類似於“250”“半吊”等等。畬族的壹些聚居地禁止寫“九”字。凡是用“九”字的,就改成“許”。據說與畬族祖先是神犬的神話有關。“狗”和“九”形狀相似,要避開。因此,語言禁忌的吉兇觀念因時、因地、因民族、因行業等而異,不能壹概而論。?
[BT3] 4。破財詞有哪些禁忌?
在舊社會,中國人打招呼,愛說“恭喜發財,恭喜發財”。因為財富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切身利益,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所以老百姓對這件事非常重視,時刻想著處處賺錢,時刻防備處處破財。?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向財神獻祭,壹些民間人士會在胡同裏出售財神的畫像。財神畫像忌諱買賣,要說“送”和“請”。壹串胡同,掛著許多財神的畫像,挨家挨戶地喊:“財神來了。”壹般的家庭沖出來,在門口回答:“好的,來,請從我們家拿壹個。”不想買,不能說“不要”,更不能趕走財神,只說“妳已經有了”。否則,財神會責怪它。如果財神真的不來,這個家就要破產了。香港人過年從來不說“新年快樂”,寫信也不用“祝妳幸福”。因為“幸福”和“墮落快”(意為失敗和破產)在聽和說的時候很容易混淆,是禁忌語。所以香港人過年見面,總會說“恭喜發財”、“新年發財”、“萬事如意”。?
香港餐館的服務員和廚師最怕說“炒菜”和“炒飯”,因為“炒”字在香港是“炒”(炒)的意思,不吉利。當然,香港的餐館、飯店有很多帶“炒”字的菜,菜譜上寫的是“炒”、“幹炒”、“炸”、“滑”或“肉絲飯”、“叉燒飯”,以避免“炒”的禁忌。?
在河南做飯,禁止說“少”、“沒有”、“淡”、“不夠”、“爛了”、“吃完了”等不吉利的話。我以為說完這些話,飯就真的缺了,沒了。這也是擔心破財的禁忌心理反映。如果妳問“還有年糕嗎?”,如果沒有,妳應該回答“滿了”而不是說“沒了”。餃子爛在鍋裏,不能說“爛”,要說“賺”,意思是“賺錢”。尤其是過年過節的時候,我更在意。連數餃子都是禁忌,因為數本身就包含了“怕少”的意思。按照習俗,餃子包得越多,他數得越少,所以他不敢數。放鞭炮不要說“砰砰”。妳只能說“梆梆梆”,因為在河南話裏,“梆”聽起來像“崩”,意思是“砸鍋”、“雪上加霜”。而“嗶”的聲音與“發”諧音,意為“發財”、“發財”。所以有這個禁忌。?
在廣東壹帶,舊時賭博風氣很濃,所以“輸”字在民間特別忌諱。中秋之夜有壹種木魚書賣,小販稱之為“月光贏”,是對“書”與“輸”諧音的忌諱。因為廣東方言中“絲”和“輸”的讀音相同,“絲瓜”改名為“生瓜”。因為“做”,我打破了“輸得幹幹凈凈”的禁忌。所以把“幹”字改成了“潤”,“潤”的意思是時不時地打磨,使它看起來很油,所以是發財的象征。於是“豬肝”被稱為“豬潤”,“雞肝”被稱為“雞潤”;“豆腐幹”叫做“豆潤”...為了發財,為了多賺錢,為了賬上少花錢,“支出”二字在廣州的老商家裏特別忌諱。正因如此,長衣(袍)中“長枝”的讀音改為“長進”,是為了只“進”不“枝”。在香港,禁止中老年人自稱“叔叔”、“阿姨”。因為“叔叔”、“阿姨”、“沒事”諧音,就是“沒事”的意思。所以在香港,不管是商人、公職人員還是普通家庭主婦,這種稱呼都是忌諱的,而是叫“叔叔”、“阿姨”。在四川地區,“舌”字在舊社會是禁忌,因為“舌”與“糜爛”、“糜爛”諧音。所以“豬舌”叫“豬招財”,“牛舌”叫“牛招財”。在江浙壹帶,逢年過節,要寫下“生財成寶”、“和氣生財”等字樣,貼在門上。因“財”字旁的“貝”字與“貝”字諧音,怕“晦氣”、“失財”,故故意將“財”字旁的“貝”字寫成“鑒”。如果妳這麽想,妳總能看到錢無處不在,有個好運氣。河南駐馬店有座山叫鵲山。在當地方言中,“鵲山”就是“坑”、“騙”、“砸鍋”、“壞”的意思。所以商人不敢稱之為鵲山,而改為“順山”,以求吉利,避免破財。
總之,有很多關於財運下降的語言禁忌,都是為了避免厄運。說明社會上的人對謀生之難深有體會。動蕩的社會生活迫使他們把命運寄托在神靈的保護上,尤其是財神,他們從來不敢得罪。因為他們不想受窮,也不想切斷人生的財路。正因為如此,這種語言禁忌還有壹個特點,就是既遠離不吉利的詞語,又化惡為善,力求通過語言的靈活調整,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最吉祥的理想效果。?
[BT3] 5。褻瀆禁忌?
民間的榮辱觀念也促使壹些褻瀆神明的詞語成為禁忌。?
人們通常認為與性行為和性器官有關的話是褻瀆神明的,所謂“有教養”或“誠實”的人都羞於說出來。當我們不得不談論性器官時,我們應該用“那個”、“下部”和“陰部”來代替。說到性行為,也要用“做事情”、“做愛”、“同床”、“夫妻生活”、“男女關系”、“偷雞摸狗”、“尋花問柳”等委婉的詞語來代替。就連“拉屎”、“尿尿”、“上廁所”、“月經”這些容易和生殖部位聯系在壹起的東西都是禁忌。壹般要改成“方便”、“界首”、“方便”、“廁所”、“上壹號”、“公休”。罵人時,人們往往用生殖器或性行為來羞辱對方,這說明人們相信這類話具有詛咒的力量,可以傷害敵人的靈魂或肉體。另壹方面,在沒有敵人在場或者不想詛咒任何人的情況下,也要避免這種話。《任擎類抄》說:“北方人的罵人話有蛋字,意為屁眼、吵蛋、倒蛋、黃巴(龜)蛋,因《堯傳》有蛋字,故應避之。雞蛋叫雞,皮蛋叫松花,炒蛋叫鋪黃菜,雞蛋叫溜黃菜,全蛋煮到熟,蛋花湯叫桂花湯。桂花,桂花,蛋花和桂花壹樣黃。餅叫槽餅,意思是做餅時進槽。”但只用茶葉煮的雞蛋不忌諱,所以叫茶葉蛋。這裏之所以不提“蛋”字,是因為它是罵人的話。之所以用“蛋”來罵人,是因為它指的是睪丸,是男性生殖器的壹部分,所以有褻瀆和詛咒人的功能。山東壹帶叫“二哥”,不叫“大哥”,據說與“宋武”的傳說有關。第二個孩子宋武又高又壯。因為在景陽岡上打死了壹只老虎,被老百姓稱為虎英雄。的哥哥,吳老板,又矮又醜。但僅憑這些還不足以形成避免被稱為“大哥”的禁忌。主要是吳大哥的媳婦和西門慶勾搭成漢奸。人們避免叫“大哥”,其實是怕成為像吳老板那樣的“和別人鬼混的老婆”。這種人也被百姓稱為“王”。
八”、“王八”。唐宋以前,龜與龍、鳳、林並稱“四靈”。許多人認為這是吉祥的,沒有什麽禁忌。也有許多人以龜命名,如李龜年和陸龜蒙。元朝以後,烏龜被用來羞辱妓女的丈夫或與另壹個女人有染的妻子的丈夫。據說是因為烏龜不能性交,和蛇做愛的人。現在這個禁忌還在流行。如果妳叫別人“龜兒子”或“烏龜”,他們會勃然大怒。民間禁忌語“醋”,稱“醋”為“禁忌”,也與性行為有關,因為習俗中常把戀愛中愛吃醋的人稱為“吃醋的”。事實上,不僅不正常的性行為會形成壹定的語言禁忌,正常的性關系也會形成壹定的語言禁忌。例如,人們應該說“出去”或“成年”而不是“結婚”,應該說“擁有”和“增添幸福”而不是懷孕和分娩。它們是試圖避免引起性聯想的委婉語,委婉語的基礎仍然是禁忌。?
除了上述與性器官和性行為有關的語言禁忌外,還有壹些其他褻瀆性的語言禁忌。比如“兔子”、“狗”、“驢”、“牛”等動物,經常被用來詛咒人,所以平時在人前談論這些動物是很忌諱的,尤其是不要和人相提並論。否則會傷害到別人,引起打架糾紛。和和尚道士說話,連“驢”“牛”這兩個字都不能說,因為和尚禁止叫“禿驢”,道士禁止被罵“牛鼻子”。身體有缺陷的人也不敢當面嘲笑自己的缺陷,這也是對人不尊重的褻瀆。比如禿頂的人要避免說話禿頂,瘸腿的人要避免說話壹瘸壹拐等等。人們通常喜歡年輕人,討厭老年人。在湖南壹帶,人們不分老少,都以“芽”相稱。雖然七八十歲的老人也不例外。如果妳叫它“老頭”,妳會生氣。現在的年輕女性都喜歡瘦,避免胖。如果他們說自己瘦,就喜歡誇自己身材苗條,長相漂亮。如果說她胖,她會壹臉不高興,以為是在諷刺她身材醜,長相不好看。類似這樣的禁忌還有很多,各地不壹,不勝枚舉。壹般來說,大不敬、輕待他人的瀆神之言,壹般都是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