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是中央紅軍長征翻過的第壹座山。
1934 65438+2月,中央紅軍在湘江浴血奮戰,突破敵人第五道封鎖線後,於12年6月4日至6日,從興安花江瑤族鄉分兵,越過老山界,到達資源縣東塘村,再經龍勝縣向湘黔推進。
“我們決定攀登壹座30英裏高的瑤山。地圖叫嶽城嶺,當地叫嶗山。”這是中央紅軍政治宣傳部長魯在著名的革命回憶錄《老山街》中所描述的。
解放後,魯的《老山街》被編入中學語文課本,使“老山街”這個名字傳遍了全中國。
穿越老山界的長征路線有三條,左、右。2017我順利完成了紅八軍團在提子嶺右側的路線。想走魯描述的5438年6月+去年10月的龍潭河大峽谷路線,結果迷路了,無功而返。
這壹次,2021,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成功穿越了老山界,用手機下載了很多驢友穿越這條線的軌跡。路線:興安花江瑤族鄉-同仁村委會-龍潭河景區-雷公巖-掉頭河(三步跳)-百步陡-仙仙橋。
65438+10月23日早上7點,我背著40多斤的裝備,從興安花江瑤族鄉出發,沿路進入帽兒山景區,壹路經過小紅軍墓、朱德指揮部、洪鈞大橋、同仁村、龍潭江村,徒步7公裏到達。上午9點到達嶗山區龍潭江景區門口。去年來的時候,這個景區正在建設中,所以這次會再來。
沿著水泥路,穿過老山紀念碑,1 km來到水泥路的終點“金龍水電站”。然後沿著電站右邊的小路,妳就進入了長征路。
這是壹條狹窄而原始的山路,隱藏在竹林中。有的路只有幾十厘米寬,而右邊是壹條有河的深溝,最深處有幾十米深。再加上到處都是青苔,又濕又滑,路很難走。大約4公裏,我來到了第壹個目的地“雷公巖”。
在雷公巖拍完照,就匆匆趕往下壹個目的地,繞著河轉(三步跳)。上次過河,我以為是掉頭河(三步跳),結果迷路了,沒成功只好回家。
這壹次,我又去了河道口,發現這裏建了壹座簡易的竹橋。拍完照,我就回來了。
按照下載的軌跡再找壹條路,順利找到,繞河壹圈(三步跳)。
這條河裏有很多大小不壹的石頭,其中有三塊大石頭過河,石頭上有洞。據說是架橋用的橋柱孔。橋梁受損後,有的健碩豪邁。他們可以在三塊大石頭上跳三步過河,這就是後來所說的三步跳。
現在是冬天,也是旱季。我成功渡河後,山路越來越陡,遠遠就沒到“百步陡”了。“百步陡”段是6、70度的陡壁,山路陡峭險峻,由無數曲折的石階組成,不斷向上延伸。
在《嶗山界》壹文中,百步皆陡,如下:“從山下仰視,只見火把排列成許多之字形,壹直伸向天空,與星辰相連,分不清是火把還是星辰。這真是我壹生中從未見過的奇觀。”
背上重裝,爬了這個坡就不爬了,幾乎耗盡了體力。好在登車後,路不再那麽陡了。下午3點過了峽谷,在仙橋休息了半個多小時才緩過來。
然後就是壹路斜坡,沿著山脊,壹邊是懸崖,很陡。傍晚五點來到嶗山界上的礬山埡口,海拔1700多米。
翻過山口,在資源縣,有2公裏多茂密黝黑的竹林。走出竹林,進入叢林,需要1小時。天已經黑了,我壹路小心翼翼,伴隨著壹路上的溪水聲。
晚上7點到達山下壹條簡易公路,在壹個廢棄的木屋裏紮營。
第二天,10月24日上午11左右,我們從露營地出發,沿著山路走了半公裏,又沿著公路走了6公裏,到達了資源縣兩個水鄉東塘村,順利完成了翻越舊山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