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人名言 - 皮亞傑的理論要點是什麽?

皮亞傑的理論要點是什麽?

皮亞傑的理論要點是什麽?

皮亞傑的理論要點是什麽?皮亞傑是兒童心理學和發生認識論的開創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弗洛伊德之外的另壹位“巨人”。他的發生認識論不僅是日內瓦學派的理論基礎,也是歐洲功能主義的壹個重大發展。皮亞傑的理論對妳來說有哪些要點?

皮亞傑理論的要點是什麽?1它開辟了心理學研究的新途徑,對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

主要成就

壹.發生認識論

(壹)發生認識論的內涵皮亞傑將發生認識論定義為“發生認識論是試圖根據認識的歷史、其社會根源以及認識所依據的概念和操作的心理起源來解釋知識,特別是科學知識。”簡單來說,發生認識論就是心理起源的理論,他的任務是研究知識增長的心理機制。廣義的發生認識論包括認識的歷史發展和個體發生,狹義的發生認識論只包括個體認識的發生。

(二)發生認識論的基本觀點

(1)認知的生物學基礎

皮亞傑認為,所有認識論問題都必須從生物學方面來考慮。從發生認識論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心理發生只有在其有機體根源暴露之後才能被理解。因此,研究發生認識論的生物根源理論對於準確理解發生認識論是十分必要的。

為了更好地解釋生物進化的機制,皮亞傑用生物表型復制理論來解釋認知的發生和發展,闡明了內因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生物學概念和主客體相互作用的認識論概念之間的密切關系。表型復制理論是皮亞傑在心理生物學中最重要的觀點。表型復制原本是壹個生物學概念,是指生物體原有的外源表型被形態相同的內源基因型所取代。這裏,外源表型是指生物的顯性特征,內源基因是指生物的遺傳物質或基因結構。

(2)認知的心理發生

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既反對先天學習理論,也反對被動學習理論。他基於自己對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提出了認知的心理發生論。皮亞傑認為,認知的心理發生不是來自先天遺傳,也不是來自對物體的感知,而是來自行動。皮亞傑還認為,認知發生和發展過程中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同化和順應。

(3)理解結構主義的發生觀

結構主義是皮亞傑從認知形成的心理結構來解釋認知的發生和發展。皮亞傑指出,結構主義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壹個是壹個研究領域要找到不能從外部尋求解釋的規律,並能建立自己的結構來解釋自己。第二個是實際發現的結構應該被形式化,並作為演繹的公式。

也就是說,結構要形式化,可以用數理邏輯方程直接表達,也可以用控制論模型表達,理論家可以決定形式化的不同階段。皮亞傑認為,壹個結構包括三個特征:整體性、轉化性和自我調節性。

(4)認知發生的建構主義觀點。

皮亞傑認為,認知不僅具有結構,而且認知的發生是壹個由低級向高級不斷建構的過程。他認為,知識的獲得需要將結構主義和建構主義緊密結合,每個結構都是心理發生的結果,是從相對初級的結構向不那麽初級的結構過渡。由此可見,從簡單結構到復雜結構的過渡是壹個不斷建構的過程,任何知識都是不斷建構的產物。

二,兒童心理發展階段理論

(壹)兒童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征

皮亞傑不僅認為主體的動作或操作是不斷進化成壹定的認知結構的,而且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因認知結構的層次不同而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第壹是孩子的心理發展是有階段的;第二是階段的順序是不變的;第三是壹個階段的結構是在前壹個階段的結構基礎上形成的,形成的結果為下壹個階段的結構提供了條件;第四,每個階段都有準備期和完成期。

(二)心理發展階段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主要階段:知覺運動階段、前操作階段、具體操作階段和形式操作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這個階段是寶寶認知能力的初步發展階段,寶寶通過感覺和動作來認識周圍的世界。在這個階段,嬰兒會發展壹些重要的認知概念,其中壹個就是所謂的“物體永久性”概念。

(2)手術前階段(2-7歲)

在這個階段,兒童開始學習並逐漸熟練運用符號來象征事物,用符號進行簡單的思維活動。皮亞傑稱這種通過符號學習的能力為符號功能。在這個階段,兒童思維發展的兩個典型局限是片面性和利己主義思維。思維的片面性,是指這個時候的孩子思維傾向於關註事物的某壹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皮亞傑著名的“守恒”實驗揭示了兒童的這種思維特征。在操作前階段,孩子也傾向於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皮亞傑把這種思維稱為“以我為中心的思維”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即兒童認為別人的思維和操作方法應該與自己的思維完全壹致。

這是因為孩子還沒有意識到別人可以有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皮亞傑認為,當兒童開始意識到這壹點時,就進入了具體操作的階段。

(3)具體操作階段(7-12歲)

兒童在5-7歲之間進入具體操作階段,這個階段最典型的標誌就是兒童能夠運用符號進行邏輯思維活動。前操作階段的兒童能對事物形成初步的符號表征,但其認知活動與身體經驗密切相關。而具體操作階段的孩子,在分類、數字處理、時空概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時,孩子的“自我中心”下降了,開始克服“片面性”,關註事物的方方面面,發展了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從而增強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4)正式運營階段(12歲以後)

形式運算階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維的發展和完善。此時的青少年不再將思維局限於具體的事物,而是開始運用抽象的概念,能夠提出合理的假設並加以驗證,知道事情的發生有多種可能性,從而使思維更加靈活復雜。

皮亞傑的理論要點是什麽?2皮亞傑理論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50年代完全成熟,風靡全球。許多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了皮亞傑的理論,並反復測試他的實驗。據估計,僅重復“守恒”壹項,就要進行3000多次驗證實驗。這種情況使皮亞傑的理論有了新的進展。

皮亞傑理論取得新進展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都可以稱為新皮亞傑主義。

(1)修正皮亞傑的研究方法和結果是皮亞傑理論發展的第壹個原因。

目前,西方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的壹個新趨勢是質疑皮亞傑的兒童發展階段理論。

第壹,近年來,在西方認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中,越來越多的人提出,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並不是以皮亞傑的年齡階段理論所描述的“全有或全無”的形式。通過實驗,他們發現許多重要的認知能力在兒童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但程度有限。這些能力會隨著個人知識和閱歷的增長而發展到成年。心理學家基於以下觀點提出了這種批評:

(1)認為皮亞傑的發展階段理論事實依據不足。傳統的皮亞傑理論認為兒童缺乏某種認知能力,這壹結論是從非常有限的實驗結果中得出的。然而,現有的科學研究表明,在復雜任務中,各種認知結構的相互作用和動態變化,往往會使壹些重要的認知能力時而出現,時而隱藏。因此,僅僅通過少量的實驗來概括兒童的認知能力是不夠的。

(2)認為皮亞傑的實驗太難,幼兒做不了,不能表現出幼兒應有的能力。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研究人員能夠設計具有適當難度的任務,如果提前引入訓練程序,並且完成皮亞傑的實驗,幼兒可以表現出他們認為缺乏的認知能力。

二是提出成人思維發展模式。威廉·佩裏等人質疑皮亞傑的15歲是思維成熟期的理論。他們認為15歲不壹定是思維發展的成熟年齡,正式的運算思維也不是思維發展的最後階段。佩裏把大學生的思維歸納為以下三個層次:

(1)二元論層面;

(2)相對主義的水平;

(3)承諾水平。第壹章提到的裏格明確指出,辯證操作是思維發展的第五個階段,這是成人思維發展的特點。

上述兩種觀點的提出者都說自己是新皮亞傑,但他們對思維發展方式的看法與皮亞傑的理論不同。

(二)信息加工理論與皮亞傑理論的結合是皮亞傑理論發展的第二個原因。

壹般來說,信息加工理論家對皮亞傑的理論有兩種態度:壹種是“非發展理論”,即認為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與成人不同只是因為知識和經驗的儲存不足。如果足夠,和成年人沒有本質區別。另壹種是“發展理論”,認為要把皮亞傑的理論和信息加工理論結合起來研究兒童智力的發展。因為,兒童心理和成人心理有本質的不同:

(1)孩子不成熟,比如孩子的大腦結構(神經細胞體積、突觸連接、髓鞘形成等。);(2)兒童沒有足夠的信息存儲;

(3)兒童決策能力差,因為決策過程需要復雜的信息分析和綜合能力。針對兒童的這些特點,如果能運用信息加工理論建立兒童不同年齡階段智力發展的程序化模型,就能設計出比皮亞傑的抽象描述更準確、更科學的兒童智力發展具體模型。雖然這方面的工作還不成熟,但這是壹個好的開始。持這種觀點的人往往自稱為“新皮亞傑理論”學派,以示對皮亞傑主義的修正和發展。

近年來,皮亞傑的理論不僅在理論上取得了新的進展,而且在實踐中,尤其是在教育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許多國家,如西方和日本,根據皮亞傑的理論框架和最近的研究成果,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設計了壹些教育方案,並將其應用於嬰兒、學前和中小學教育。在幼兒教育中,他們根據皮亞傑的知覺運動智力理論,采用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玩物體,操作智力玩具,幫助幼兒形成對物體特征(如顏色、形狀、體積、質地等)的認識。);在幼兒教育中,各種智力玩具和教具(如圖片、積木等。)旨在為孩子早期形成數、空間、時間的概念奠定基礎;也有人研究過如何利用皮亞傑的理論來培養小學兒童的思維能力,甚至有人研究過青少年形式運算思維形成的壹些具體過程,並將此與教育聯系起來。

(3)日內瓦學派本身的變化是皮亞傑理論發展的第三個原因。

在皮亞傑長期工作的瑞士日內瓦大學,在皮亞傑晚年和去世後,他的同事和同學們的研究工作也對皮亞傑的理論有了新的、革命性的發展。這種發展在保持皮亞傑理論基本框架或模式的前提下,調整了研究方向,擴大了研究範圍和課題。其表現要麽是補充和修正了皮亞傑的壹些觀點,要麽是在廣度和深度上豐富和完善了皮亞傑的理論,要麽是為皮亞傑的理論增添了壹些新的元素。他們也打著“新皮亞傑學派”的旗號,但與信息加工理論的“新皮亞傑學派”完全不同。

日內瓦新皮亞傑學派的出現是基於20世紀60年代日內瓦大學“心理學與教育學院”的成立。1976,莫納德(P. Moundoud)發表了《兒童心理學的變化》壹文,這標誌著向新的皮亞傑學派邁出了第壹步。1985年,該學派的第壹部文集《皮亞傑理論的未來:新皮亞傑派》出版,系統闡述了他們的觀點和壹些主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