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妳怎麽能說壹個“對窗外事充耳不聞,只讀聖賢書”的人不關心政治,不關心國家大事,不關心祖國前途?
用三個字形容“書呆子”最合適。這樣的人通常社交能力很差,但他們是社會中的人。他們怎麽能不和人打交道呢?無法處理好各種生活交往,壹味回避,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心理太脆弱了!
而且,很多知識是書本上沒有的。
有句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走萬裏路。
朱曾提到讀書有六法,第四法是觀己修行,實際上是告誡我們不要讀書、讀書,而要讀書、學習、修行,即讀萬卷書、走萬裏路。
這裏的萬裏路是讀書的補充,是靜態的,也是動態的。書上的知識是有限的,只有通過看和聽才能彌補!
古人把“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作為壹種追求。因為兩者都可以開闊人的眼界,增長見識和能力。那麽兩者之間的重要性是壹樣的嗎?有區別嗎?
如果單純談哪個重要,我覺得“走萬裏路”比“讀萬卷書”重要得多。
妳可以這樣反駁我:如果壹個人什麽書都不讀,只走萬裏路,他也不會成功。這是我們討論問題時經常爭論的壹種句式,也是非常有用的壹種句式。但在這裏似乎沒有太大作用。
在商界,很多人都得出壹個結論,創業初期,學歷較低的人往往容易成功。也有人做過統計。目前國內知名企業管理者中,第壹學歷及以下是絕對優勢。身邊的情況壹再證明,有些很有創新精神的企業主,連高中都沒上過。這恐怕不能用特殊情況來概括。相反,壹個閉門讀死書的人,早就是我們嘲笑的對象了。我們能說走路比讀書更重要嗎?
我把“走”理解為邊做邊學。人類進化始於行走。從樹上到地上,我們的祖先首先學會了走路。散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多的食物,尋找壹個安全的休息場所,同時也開闊了視野,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大禹在和父親治水的時候就意識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水原則。孔子非常重視實踐在學習中的作用,並通過周遊列國來治國安邦來證明他所學到的東西。李時珍、徐霞客、凱爾·波洛、達爾文、哥倫布,都是靠“走”寫出了偉大的作品或做出了偉大的發現。可見,“行萬裏路”比“讀萬卷書”重要得多。
比較壹下“讀書”和“旅行”的關系:“讀萬卷書”就像人們透過壹扇窗戶看到了知識和能力的金山,但如果真的想得到知識和能力的金山,還得走出去“旅行萬裏路”。
讀書壹方面可以幫助我增長見識,學習別人的經驗,但同時也給妳的頭上加了壹個“緊箍”(這就是經驗的特點。經歷越多,人的思想越受束縛,創新意識越差)。“讀萬卷書”之後,只有“走在萬裏路上”,妳才能走出去看壹看,體會書中所描述的場景,妳會發現書中所講的,還不到經歷的千分之壹。同時,妳會理解作者對這個場景的感受,並與自己的感受進行比較,從而放大自己的知識面。只有這樣,閱讀的效果才能體現出來。所以,讀書就像壹個放大鏡。無論妳腦子裏的知識是“真”還是“假”,都會被放大幾倍(當然,讀得越多,放大倍數越大)。
不會讀書只會束縛越來越多,就像吃多了食物無法消化吸收,只能是負擔,不僅沒用還“有害”。
作為壹名教師,我壹直很崇拜讀書,比如“讀萬卷書,下筆如神”“書中有黃金屋,書中有顏如玉”,無形中或多或少有壹種貶低“行”的想法。知識分子從書到書,幾千年了。
要得到社會的支持,首先要得到社會的理解,而要得到社會的理解,首先要融入這個社會。“走萬裏路”是當前教育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