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有分節,第壹節從“人之初”到“不知義”。
第壹節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材;
第二節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
第三節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壹些名物常識,有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壹應俱全,而且簡單明了;
第四節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序,這部分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諸子的著作;
第五節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壹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
第六節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上致君,下澤民”。
擴展資料:
《三字經》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認為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見聞”。
訓導兒童要先從小學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經部子部書讀過後,再學習史書,書中說:“經子通,讀諸史”。《三字經》最後強調學習的態度和目的。
可以說,《三字經》既是壹部兒童識字課本,同時也是作者論述啟蒙教育的著作,這在閱讀時需加註意。《三字經》用典多,知識性強,是壹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編成的讀物,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壹。
《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三字經的演變:
《三字經》的作者,壹說是宋末元初的浙東大儒王應麟,另壹說是元初的宋遺民區適子。今天能夠見到的最早的《三字經》版本,主要是明朝中後期的刻本。如東林黨代表人物、官至吏部尚書的趙南星註釋並校刻的《三字經註》,約刻成於萬歷年間。
到了清朝,《三字經》大為盛行,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王相註釋並校刻的《三字經訓詁》,自康熙年間問世以來影響很大,被後世多次翻刻。在該本的序言中,王氏首先提出了《三字經》為王應麟所作的說法。
乾隆四十三年(1778)刊刻於蘇州的《三字經》,只刻原文,每半頁五行,每行六字,是註明具體刊刻時間較早的壹種版本。此外,刊刻於清朝末年,由賀興思註解、朗軒氏校訂的《三字經註解備要》,在清末民國流傳甚廣,朗軒氏將《三字經》譽為“壹部袖裏《通鑒綱目》”的說法,也頗具影響力。
不同版本的《三字經》,其原文存在壹定差異。首先,原書簡明扼要地敘述了歷代王朝的更叠,起於“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而以“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作結。
據“五德終始”說,趙宋以火德立國,故稱“炎宋”;至於“南北混”壹詞,則委婉地說明了元朝滅宋、南北壹統的歷史。《三字經》成書於元初,所述歷史自然以宋為下限;無論其作者為王應麟,還是區適子,都屬宋遺民,故而書中用“炎宋興”“南北混”等詞,表達遺民特有的黍離之思。
隨著《三字經》的流傳,人們出於童蒙教學的實際需要,對這部分內容多有增補。
例如,有些明刻本增入了“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盡中國,為夷狄,明朝興,再開辟”等句;清朝的刻本,有些又增入了“清太祖,應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等句;到了民國時期,壹些坊間印本更是增入“舉總統,***和成,復漢土,民國興”等句。
其次,原文於“南北混”之後,緊接“十七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四句。所謂“十七史”,是從《史記》到《新五代史》等十七部正史的統稱,是宋元人特有的概念。當年文天祥兵敗被俘,就曾對元丞相孛羅說出“壹部十七史,從何處說起”這句名言。
後世的版本,增入了遼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內容,“十七史”也改為“廿壹史”或“廿四史”。
最後,個別文字也小有異同。比如,有些清朝版本將原文“作《中庸》,乃孔_”改為“作《中庸》,子思筆”,將“我姬公,作《周禮》”改為“我周公,作《周禮》”,因為子思、周公的稱呼更為壹般人所熟知,這是出於普及的考量。此外,將“至玄曾”改為“至元曾”,這是為了避清聖祖玄燁的名諱,屬於古書通例。
我們在誦讀《三字經》時,應該將原本的文字與後人增補或改動的文字區別開來,不可混為壹談。
百度百科_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