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言警句 - 為什麽天下最可厭可憎可鄙之人莫過於旁觀者

為什麽天下最可厭可憎可鄙之人莫過於旁觀者

世間之事,多是壹團亂麻。如晚唐後主李煜所言:“剪不斷,理還亂”,初讀不解其意,經年之後,明白其中含義後,卻是“別是壹番滋味在心頭”。

事物皆有兩面性,比如說那可憐之人,佛家說“今日之因,皆是他日之果”。於是有人說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何以產生如此想法?那麽“可恨之人”,又當作如何解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單純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未免有些太過“武斷”。武斷的另壹種解釋就是片面,顯然此處的“可憐之人”只是壹小部分人,於是乎整句話,便可理解為是揭示生活哲學問題,和對少部分人的批判

在這句話剛剛說出口的時候,大多數人是不在意的,曾經魯迅先生在其筆下的《孔乙己》中,曾經引用了這句話,大體意思是對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發達人們的眼界愈發開闊,逐漸看到壹些奇葩的人和事,不知被誰提起,“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再壹次被人頻繁引用。

“同情”是人類所獨有的美德,可是當同情遇上人類的陰暗面,則更加容易被欺騙。近些年來,雖然碰瓷現象少了很多,但從未斷絕,正是因為此類事件的惡劣影響,讓大家在去同情他人時變得更加理智,或者說很難再相信他人的可憐。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可以看到這樣壹些人,他們總是被動的等著別人的幫助,或許其本人“看起來”確實可憐,當他人的熱情幫助越多,他們的自力更生的意願便會越低。於是乎,可憐人就會變得更加可憐。

曾經看過壹個窮人努力想要變得富有的故事,壹位窮人整天幻想著自己能擁有豪宅,成為世界上頂尖的富豪,他沒有壹天不這樣幻想著。

壹年之後,他的所有嘗試都失敗了,但他仍然沒有停止幻想,兩年之後,他又做了少數的嘗試,但依然失敗,就這樣直到如今。窮人的腦海裏,不再去思考如何變富,因為他已經習慣了貧窮。

理智是正確的,因為很多時候也需要壹些熱血和沖動,比如在面對真正的不幸之事,比如天災,地震、旱澇、先天性疾病,面對這壹類群體,我們理應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從此次疫情來看,壹方有難,八方支援,顯然咱們國人,並沒有因為生活中的陰暗面而喪失同情之心,大家的“沖動和熱血”,讓整個世界為之註目。

再看這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就很好理解了。他們沒有努力擺脫可憐的意願,那麽,只能壹直可憐下去。而旁觀者則會飽含著恨鐵不成鋼的意願,覺得他們非常可恨。那麽,可恨之人呢?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

人世間沒有誰是天生的反派,必然是其後天的經歷、或者說傷害,導致其走向了壹條不歸之路。

科學研究表明,歷史上許多人在當了太監之後,心理上會存在壹定程度的扭曲。

既然國待我不公,我為何還要這國?趙高是壹個聰明人,在其大權獨攬之後,不但沒有對大廈將傾的秦帝國有任何同情之心,反而恨之入骨,於是秦帝國橫征暴斂,百姓更加民不聊生。

從這壹點來看,趙高顯然是可恨之人?但是從他最後的結局與其所處的環境及其經歷來說,他又是可悲之人。

歷史上這樣的人物很多,只不過因為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他們站在勝利者的對立面成了可恨之人,他們的種種劣跡,或只是為了歌頌勝利者的豐功偉績。如此說來,這些史書上的可恨之人,又莫不是可悲之人。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可憐之人不去努力擺脫可憐,那只能壹直可憐下去,對待可悲可恨之人,也不要壹味強行否定,溯其本源,或許另有壹番可悲。

簡而言之,世間沒有絕對之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古人用最肯定的語氣告訴我們,人生在世,需要學會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