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證明自己的見解是正確的,某日,年輕的伽利略便決定要利用這座比薩斜塔來做壹項實驗,來向“權威”們宣戰。
據史載:某日,伽利略手持兩個大小不壹、輕重不等的鐵球,登上了斜塔的塔頂。然後,他向塔下圍觀的人群高聲說道:“亞裏士多德曾經斷言:兩個輕重不同的物體自由落下,必定是重的那個先落地。現在,就讓我們來驗證壹下,這種權威的說法是否正確?”接著,他雙臂平伸,然後把手壹松,轉瞬間,“嘭”的壹聲巨響,那兩個鐵球雖然輕重不同,但卻是絲毫不差地,同時著地!
這壹聲巨響,驚得所有圍觀的人目瞪口呆。它無情地粉碎了壹個曾經被世人迷信了將近2000年的權威定律,也由此而開始,清楚明白地,為世人開啟了壹道“依靠實驗”而不是“依靠書本”去檢驗壹切真理的現代科學發展的大門。從這個意義上說,伽利略,便真的可說是世界近代自然科學的第壹個奠基人,而比薩斜塔,便真的可說是人類思想史上壹座劃時代的裏程碑了。
但追求真理,卻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由於冒犯了教會的權威,這次偉大的實驗,不僅沒有給伽利略的學術聲望帶來任何的好處,相反,它卻成為伽利略壹生苦難的開端。從此之後,他被迫離開了比薩大學,而終生在意大利各地流浪。
1609年,伽利略制成了世界上第壹具可以用來觀察星空的天文望遠鏡。當他將望遠鏡對準天上的月亮時,卻極其意外地看到了壹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月亮,其實並不如肉眼看來的那樣美麗!它的表面,布滿了許多凹凹凸凸的疤痕,而毫無生氣的荒漠之上,更處處都分布著許多猙獰的山嶺和裂谷。當時,歐洲人普遍都相信《聖經》上的創世說:天地萬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而上帝創造的,便必定是完美的。但現在,月亮卻為什麽像個醜陋的“大麻子”呢?百思之下,答案可能只有壹個,那就是:其實,月亮並不是由上帝創造的。
而與此同時,伽利略還觀測到了壹個令人震驚的天體現象,那就是: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其實並不如《聖經》上所說的那樣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因為,眼前所見的星球,統統都是在圍繞著太陽轉,就連我們的地球也都是在圍繞著太陽轉!據說,伽利略曾興奮地邀請了許多鄰居到他家的閣樓上看月亮,並專程跑到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威尼斯城,廣邀了威尼斯大公國的議員們到這座聖馬可鐘樓上用望遠鏡來觀察星空。而又據說,當所有議員親眼從望遠鏡中目睹到那些遼闊壯麗的天體運動之後,威尼斯議院即刻就通過了壹項決議——任命伽利略為帕多瓦大學的終身教授。而次年,他在帕多瓦大學寫成了《星空信使》壹書,書中用科學事實,熱烈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強烈否定了《聖經》裏的“地心說”。
這本書剛壹出版,便如同爆發了壹場大地震,在頃刻間,便震撼了整個歐洲。
接下來的故事,就有點兒悲慘了。
1616年,羅馬教皇對伽利略下達了壹道嚴厲的“禁令”,禁止他再出版任何著作,並禁止他以任何形式(口頭的或文字的)去傳播他的科學發現,並嚴禁他再以任何形式去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思想。
但伽利略對此禁令卻是充耳不聞。因為,他和後世所有的法學家和歷史學家們壹樣,都不知道自己“探索自然的真相”究竟犯了什麽罪。但是,大學畢竟是沒有辦法再呆下去了。此後6年,被教皇砸碎了飯碗的他隱居在佛羅倫薩的家裏,並於貧病交迫中,再繼續寫成了壹本名為《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的天文學巨著。10年之後,這部書終於在言論自由的威尼斯出版了。據說,教皇烏爾班八世聞訊,大為震怒,他除了當即勒令對此書毀版、禁售之外,還在這年的冬天,發出了要年近七旬的伽利略親自來到羅馬的“宗教裁判所”受審的指令。
壹場對真理和科學思想的大屠殺、大鎮壓終於開始了。
當時,身患重病的伽利略,是被人用擔架擡了去羅馬的。
在持續4個月、多達五六次的教會審訊中,伽利略仍堅持著自己畢生求真、求實的科學信仰而不肯悔改。“月亮確實是壹個大麻子。”而“地球也確實是圍繞著太陽在轉動著”。他曾多次對審判席上那些高高在上的紅衣大主教們指出:“教會只應該關註那些拯救人類靈魂的事業,而宗教卻不應幹預科學。”對於伽利略的頑固態度,教皇對審判官們的指示是:“必要時,可以動用酷刑。”
但長期的牢獄生活,早已嚴重地摧毀了伽利略的健康,也摧毀了他的鬥誌。1633年6月21日,在羅馬宗教法庭的最後壹次審訊會中,在面臨著鞭打、斷肢、車裂和火刑的威脅之下,這位走投無路的科學天才,終於被迫向教會低下了他高貴的頭顱:“我的命運掌握在妳們的手中,我錯了,聽從妳們的處置吧。”
次日清晨,在羅馬聖多米尼加修道院門前,這位無罪的老人,卻被迫穿上了壹襲“悔罪者”的白色袍子,並被迫跪在堅硬的石板地上,聆聽著教會對他的最後判決——“終生監禁”。
不僅如此,教會還同時宣布,將伽利略的所有著作都列為禁書,伽利略本人,則要與自己曾經主張過的所有科學觀點都進行“誓絕”,而教會則把伽利略親筆書寫的“悔罪書”,在全意大利的所有大學裏公開宣讀。表面看來,野蠻的強權,終於取得了壹次勝利。
但不久之後,壹個極具黑色幽默色彩的故事就開始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這故事說,當伽利略手中的筆顫巍巍地在判決書上簽字的時候,他的嘴裏,卻不停地在喃喃自語:“不管怎麽說,地球,始終都還是在轉動著……”
這個故事到底有多大的真實性?說句實話,我們今天已確實是無法去考究了。但有壹點,我本人倒是堅信不疑的,那就是:不管羅馬教廷如何用殘酷的手段去扼殺真理,但到最後,“不管怎麽說,地球,始終都還是在轉動著……”
科學,本來就不是“統治階級意誌”的奴仆。
而法律則更不是。
追尋著伽利略的足跡,我們從威尼斯繼續往南行,最後,終於來到了伽利略的第二故鄉——佛羅倫薩。佛羅倫薩這座偉大的歷史名城,它既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最早發源地,而同時,也是但丁、米開朗基羅和伽利略等思想文化巨匠的最後歸宿地。在那座著名的百花聖母大教堂附近,在離但丁故居不遠的那座聖十字教堂裏,在壹片閃爍搖曳的燭光之中,我們在壹進大門的顯眼位置,就找到了伽利略的雕像和石棺——石棺上的他,手中仍然緊握著兩個大小不壹的鐵球和壹支單筒的望遠鏡。他深邃的雙眼中,似乎仍然閃耀著壹種老頑童般的好奇光芒,而兩片微動的嘴唇中,似乎還在喃喃自語著那句千古的名言:“不管怎麽說,地球,始終都還是在轉動著……”
值得欣慰的是,事隔300多年之後,1979年,現代的羅馬教會終於為當年的這宗千古奇冤平了反。據說當時,教皇保羅二世在宣讀這項決定時,曾引用了當年伽利略的另壹句名言:“宗教,不應該幹預科學。”
於是,正義,便終於從天國降臨了塵世。
300多年過去了,雖然正義來得遲了點兒,但不管怎樣說,在經歷了近四個世紀的漫長時光之後,公理,卻終於戰勝了強權。
而更值得人們慶幸的是:當羅馬法學的靈魂在意大利的土地上重放光輝的同時,神學與科學,也終於在全世界的許多國度裏,實現了歷史上的第壹次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