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妙語
英格蘭要求人人恪守職責。
生平介紹
1758年9月29日,納爾遜出生在英國諾福克郡伯納姆索埔村。12歲那年,他作為壹名海軍軍校學生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並到了他舅父沙克林任艦長的艦上當實習生。納爾遜勤奮好學,很快掌握了很多船舶駕駛和海上生活的經驗,是壹名經驗豐富而又能幹的年輕軍官。
納爾遜成為壹名海軍艦長的前後,正是歐洲列強大動幹戈爭奪海上霸權的年代,地中海成了群雄角逐的海上戰場。經過數年的較量,英國海軍被法國趕出了地中海。1789年,法國革命把人們的焦點引向了歐洲大陸。隨著戰爭威脅的升級,納爾遜受命指揮阿伽門農號,後又調往查塔姆號。阿伽門農號歸屬胡德勛爵的地中海艦隊。
1793年2月1日,法國以及西班牙、荷蘭等3個海上強國對英開戰,在攻奪法屬科西嘉島的巴斯蒂亞和卡爾維2座重要城市的登陸戰鬥中,納爾遜奮勇殺敵,戰功顯著,並負傷失去了右眼。誰知評功論賞時,納爾遜不僅沒能列入功勞榜,甚至連傷員名單上也沒有他的名字。對此,他並不十分計較,反而愈發堅定了“用行動建立畢生功簿”的決心。1795年底,新任的地中海艦隊總司令傑維斯,破格提拔納爾遜為分遣艦隊司令。次年冬,拿破侖在意大利戰場上的節節勝利,使得英國艦隊無法在地中海立足,不得不撤往直布羅陀,納爾遜是這次大撤退的主要組織者。
不過,讓納爾遜壹舉成名的當屬聖文森特角海戰。1797年2月14日,英國海軍地中海艦隊的15艘戰艦同西班牙艦隊的27艘戰艦在大西洋聖文森特角遭遇,展開激戰。戰鬥中,作為分隊指揮官的納爾遜違抗了艦隊司令的命令,脫離隊形沖向西班牙艦隊,攔住其去路。在炮擊西班牙戰艦後,他親自率水手登上敵艦展開肉搏。納爾遜的行動對英國艦隊取得聖文森特角海戰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因此被晉升為海軍少將,並榮獲勛爵封號
1797年7月,納爾遜在進攻西屬加那利群島的特拉裏夫島時,因右肘中彈而失去了整右臂。1798年初,康復後的納爾遜重返艦隊,擔任地中海分艦隊司令。同年8月1日夜,他率部突襲了泊於阿布基爾灣的法國艦隊,大獲全勝。被英王加封為男爵。
1800年底,俄國、瑞典和丹麥組成武裝中立同盟,***同對付英國。為瓦解它們,在1801年3月,帕克海軍上將率53艘戰艦組成的艦隊駛入厄勒海峽。同年4月2日,納爾遜率壹支分艦隊向丹麥艦隊發起進攻。戰鬥初期,由於丹麥艦隊有組織的抵抗,英軍受到重創,帕克命納爾遜撤出戰鬥,但納爾遜不予理睬,繼續進攻,在英國戰艦的猛烈打擊下,丹麥艦隊損失慘重,被迫投降。納爾遜乘勝追擊,將瑞典艦隊和俄國艦隊也趕跑。徹底摧毀了三國同盟。納爾遜因功被授予子爵,並接替帕克,升任波羅地海艦隊司令。
1803年5月,納爾遜出任地中海艦隊司令,以對抗法西聯合艦隊。1805年10月19日,法西聯合艦隊駛離西班牙加的斯港,企圖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前往地中海,配合拿破侖在意大利的軍事行動。這時,納爾遜已等候在加的斯以西的特拉法爾加海域。10月21日拂煦,19世紀規模最大的壹場海戰——特拉法爾加海戰開始了。參戰的法西聯合艦隊有戰艦33艘,英國艦隊有戰艦27艘。戰鬥在下午4時許結束,法西聯合艦隊33艘戰艦中,8艘被擊沈,12艘被俘,人員死傷達7000余人。英國戰艦無壹損失,僅傷亡1600余人。但不幸的是,在戰鬥中,納爾遜被法艦“敬畏”號上的步槍手擊中身亡,年僅47歲。納爾遜犧牲後,英國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遺體安葬在大教堂的墓穴中。
經典戰役
1804年底,西班牙參加法國壹方對英國宣戰。1805年秋,拿破侖準備對奧地利發動決定性的烏爾姆-奧斯特利茨戰役,急需法西聯合艦隊攻擊奧地利盟國那不勒斯,以援助他的地面戰役。
然而,此時由法國海軍中將維爾納夫統帥的法西聯合艦隊,卻被納爾遜率領的英國艦隊封鎖在西班牙加的斯港內。維爾納夫清醒地認識到:如按照拿破侖的命令回師地中海,首先要沖過納爾遜這壹關。但是他深知自己不是納爾遜的對手,因而遲遲不敢出發。原來,在9月初納爾遜即得知了法國艦隊到達加的斯港與西班牙艦船會合,並處在英海軍將領科林伍德的監視之下。不久,海軍部就派遣納爾遜率4艘軍艦前往加的斯與科林伍德會合,以加強對該港的封鎖。
9月28日,2支分艦隊在加的斯附近海域會合,組成了擁有33艘戰艦的英國艦隊。會合之後,納爾遜接替了科林伍德的指揮,並開始對加的斯港實施封鎖。在納爾遜到達加的斯的當天,正好是他47歲的生日。納爾遜利用各艦長為他祝賀生日的時機,在旗艦“勝利”號上召開作戰會議,闡述了他醞釀已久的作戰計劃。
納爾遜的計劃是:截斷敵人縱隊,集中火力逐次攻擊敵艦隊的各個部分。為此,他沒有遵守死板的皇家海軍《戰鬥條令》中規定的壹路縱隊線式戰術,而是將英國艦隊分成雙列:其中壹個分隊以垂直角度突入敵縱隊,切斷其後衛與中軍的聯系,然後集中兵力突擊敵艦隊後衛艦只。另外壹個分隊則切斷敵中軍和前衛的聯系,爾後集中炮擊敵中軍。這樣,納爾遜便能使用他的全部兵力去集中攻擊敵艦隊2/3的戰艦。為了迅速割裂敵隊形,2個分隊的前鋒分別由100門炮的“王權”號和104門炮的“勝利”號擔任。因為兩艦都是3層甲板、百門炮的戰列艦,威力要比只裝有74門炮的敵艦要大得多。納爾遜之所以敢下定這樣的決心,采用這種不合條令要求的戰術,主要是因為英國海軍擁有威力強大的武器——巨型短炮,它們能在近距離內給敵造成致命的損傷。此外,英艦還有訓練有素的炮手和新式的炮彈點火裝置,能保證炮手在航行中隨時進行射擊。
1805年10月19日,維爾納夫迫於拿破侖的壓力,終於率領由33艘戰列艦組成的法西聯合艦隊駛離加的斯港,進入大西洋。雙方的艦隊並未直接接觸,而是遠遠地監視著對方。此時的納爾遜並不急於求戰,他是想先將敵艦隊誘出,再攻殲之。因此,只要敵艦隊不離開自己的視野就可以了。
10月21日黎明時分,2支艦隊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以西的海面上相遇了。此時維爾納夫的聯合艦隊正向東南方的直布羅陀海峽行駛,但他卻仍心神不定。淩晨6點,納爾遜向艦隊發出了信號,分2支艦隊前進。這時,由科林伍德指揮的15艘軍艦,成壹列向下風方向散去;納爾遜則親率另11艘軍艦組成上風壹列,同時發起沖擊。
維爾納夫見勢不妙,於8時整下令全艦隊大轉彎,掉頭北駛。這正如納爾遜所預料的那樣,聯合艦隊企圖北上返回加的斯港。然而,由於縱隊很長,所以法西聯合艦隊用了2個多小時才轉向北方前進,但是秩序卻非常混亂。
11時10分,法國海軍110門炮的戰艦“弗高克斯”號最先看到英艦“王權”號駛近,遂發出開火命令,打響了特拉法爾加海戰的第壹炮。“王權”號戰列艦之所以能壹馬當先,沖在最前列,這得益於它采用了先進的造船技術。它與“勝利”號壹樣,在船體的外殼上包裝了銅皮,使得航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它只用了10分鐘就插進了法國軍艦“弗高克斯”號和西班牙軍艦“聖安娜”號之間,按預定計劃將聯合艦隊攔腰截斷。緊隨他的14艘英艦,與16艘敵艦在近距離內展開了激烈的炮戰。“王權”號的第壹次舷炮齊射就擊毀了“聖安娜”號的尾部,使400名水兵喪失了戰鬥力,約占全艦人數的壹半。
與此同時,納爾遜正率領另11艘軍艦向敵中軍沖去。11時50分,決戰即將開始之際,納爾遜在旗艦“勝利”號上向艦隊發出了著名的信號:“英格蘭要求人人恪守職責!”“勝利”號在接敵過程中,為了節省彈藥,40分鐘沒有還擊。它的主桅帆被穿了許多大洞,主桅桿也被炮彈擊中,航速減慢了不少。正在這時,納爾遜發現了敵旗艦“布欣陶列”號。然而,納爾遜並未直接向它駛去,而是佯攻其前衛,遂改為與敵縱隊平行的航向行駛,給維爾納夫造成了納爾遜企圖采用老式線式戰術的錯覺。幾分鐘後,當艦隊將靠近目標,接近其火炮射擊範圍之際,納爾遜卻突然命令“勝利”號調轉方向,直逼敵縱隊的中軍。同時,向艦隊發出了另外壹個信號“近距離擊敵!”,這便是被後人稱道的“納爾遜密訣”。
12時15分,“勝利”號率先插到“布欣陶列”號和“敬畏”號之間,把已遭科林伍德腰斬的聯合艦隊再次齊胸劈斷。這時,納爾遜才下令開火。剎那間,“勝利”號的巨型短炮和雙彈丸炮同時齊射。被納爾遜截開的10艘前衛戰艦,無心戀戰,企圖躲入加的斯港避難,中軍的7艘戰艦則與納爾遜的艦只交織在壹塊,形成了混戰的局面。
下午1時15分,“勝利”號被擊斷的桅桿鉤住了“敬畏”號,納爾遜見有機可乘,正在後甲板上冒著槍林彈雨準備用接舷戰來占領它。但是,他壹身耀眼的軍服和佩帶的勛章卻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納爾遜被“敬畏”號上的壹名特等狙擊手射中,不幸陣亡。1個小時過後,整個戰役結束,法西聯合艦隊損失慘重,33艘戰列艦中有20艘被擊毀或被俘,死傷7000余人,而英國戰艦無壹損失,僅傷亡1600余人。特拉法爾加海戰是19世紀規模最大的壹次海戰,被視為帆船海戰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人物點評
納爾遜是難得的海戰天才,他是英國海軍史上最先擯棄當時盛行的線式戰術並開創海上機動戰的將領之壹。特別是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納爾遜成功運用這壹戰術,將法西聯合艦隊打得壹敗塗地,剝奪了法國與英國在海上競爭的能力,為英國建立海上霸權和爭奪海外殖民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旗艦“勝利”號也被當作重要的歷史文物而保存了下來。納爾遜非凡的膽略和高超的指揮藝術,使他成為壹代名將而功垂史冊。英國人民為了紀念他,在倫敦建造了特拉法爾加廣場,豎立起有納爾遜鑄像的大圓柱紀念碑,同時在全國的主要城市裏也建有納爾遜的雕像和紀念碑。英國人民壹直把納爾遜當做民族英雄,用他的名字來象征英國海軍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