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誠信神的詩句 1.關於誠信的詩句
看夜宴了嗎?
現代葛優說過:“我泱泱大國以誠信為本!”
東漢王充講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的詩句。近代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
弘壹大師說過:“內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誠,乃立於天人合壹與性善論之上,無道乃誠也。”
西方人說:誠信是最好的競爭手段。
中國人說:無信不立。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樂府詩集》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客行》
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
凡作人貴直,而作文貴曲。 ——明·袁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2.有關誠信的詩句
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言:言談。物:實際內容。行:行為。恒:恒心。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
5.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明·薛瑄《讀書錄》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壹概以真誠為準則。
6.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唐·韓愈《原道》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
7.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9.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劄子》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
10.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至誠:極大的真誠。金石為開:像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擴展資料:
中西方誠信不同的地方:
由於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的差異,中西方在誠信之道上,不同之處有:“原善說”與“原罪說”
中國人的誠信之道建立在“原善說”的基礎之上,儒家認為人類生而具有善性,具有仁愛的“良心”,只要通過自身修養即可求得誠信之道,認為誠信源於人類的“良知”。
西方的誠信之道則是建立在“原罪說”的基礎之上,基督教認為人類生而有罪,所以種種災難隨著原罪而來到人間。因此,只有相信上帝是萬物的終極真理,是至善的化身,是人類道德的最終根源。
著名神學家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認為,我們“只有照著信心而生活,而且我們只能夠這樣做,以我們的信心與祈禱,盼望那給我們以信心之上帝會幫助我們。”他認為信仰源於神。
奧古斯丁以《聖經》中的“誠信即智慧”為根據,宣稱信仰既高於理性,也高於知識,只有信仰才能給人類以真理,使人類道德完善。
參考資料:
3.關於誠信的詩句有哪些
《送信禪人》
年代: 宋 作者: 釋智愚
誠信之言是道根,出門句子要區分。
溪山到眼知慚愧,莫學叢林飽見聞。
《東郡懷古二首·王京兆》
年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河水昔將決,沖波溢川潯。崢嶸金堤下,噴薄風雷音。
投馬災未弭,為魚嘆方深。惟公執珪璧,誓與身俱沈。
誠信不虛發,神明宜爾臨。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東郡,淒然懷所欽。雖非識君面,自謂知君心。
意氣茍相合,神明無古今。登城見遺廟,日夕空悲吟。
《題尉遲將軍新廟》
年代: 唐 作者: 高適
周室既板蕩,賊臣立嬰兒。將軍獨激昂,誓欲酬恩私。
孤城日無援,高節終可悲。家國***淪亡,精魂空在斯。
沈沈積冤氣,寂寂無人知。良牧懷深仁,與君建明祠。
父子俱血食,軒車每逶迤。我來薦蘋蘩,感嘆興此詞。
晨光上階闥,殺氣翻旌旗。明明幽冥理,至誠信莫欺。
唯夫二千石,多慶方自茲。
《從遊京口北固應詔詩》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謝靈運
玉璽戒誠信。
黃屋示崇高。
事為名教用。
道以神理超。
昔聞汾水遊。
今見塵外鑣。
鳴笳發春渚。
稅鑾登山椒。
張組眺倒景。
列筵矚歸潮。
遠巖映蘭薄。
白日麗江皐。
原隰荑綠柳。
墟囿散紅桃。
皇心美陽澤。
萬象鹹光昭。
顧己枉維縶。
撫誌慚場苗。
工拙各所宜。
終所反林巢。
曾是縈舊想。
覽物奏長謠。
《雪中贈柳枝》
年代: 宋 作者: 李覯
暖氣來時柳眼新,壹場冰雪更愁人。
要知真宰無誠信,取次東風未是春。
4.關於誠信的詩句有那些
1,自古驅民在信誠,壹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出自宋代:王安石《商鞅》
白話文釋義:從古至今,管理百姓在於講信用,說到做到。商鞅就很講信用,以壹言為重,以百金為輕。妳們這些變法的反對派怎能隨便指責商鞅呢,要是有商鞅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新法怎能不順利推廣?
2,若有人兮天壹方,忠為衣兮信為裳。 ——出自唐代:盧照鄰《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
白話文釋義:有遠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誠和信用作為衣裳。
3,海嶽尚可傾,吐諾終不移。——出自唐代:李白《酬崔五郎中》
白話文釋義:大海可以幹枯,山嶽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
4,但見丹誠赤如血, 誰知偽言巧似簧。——出自唐代:李白《天可度-惡詐人也》
白話文釋義:看上去是壹副誠心誠意的樣子,誰料到好聽的言辭全是假話。丹誠:丹心,赤誠之心。巧如簧:指表面動聽而實際虛偽的話。
5,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出自唐代:李白《俠客行》
白話文釋義:三杯下肚,壹諾千金,義氣重於五嶽。
5.關於誠信的詩句古詩詞
妳好,很高興為妳解答: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樂府詩集》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客行》
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
凡作人貴直,而作文貴曲. ——明·袁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韓愈《原道》 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若有人兮天壹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不知道能幫助到妳嗎?如果能(能采納就別推薦了)!
6.關於誠信的古詩
1、商鞅
宋代:王安石
自古驅民在信誠,壹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譯文:從古以來統治人民在於信誠,壹言為重百金為輕立法嚴明。現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詆毀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堅決施行。
2、唐詩紀事·卷十八
唐代:李白
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
譯文:縱然大海可以幹枯,山嶽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
3、述懷
唐代魏徵
季布無二諾,侯贏重壹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譯文:季布、侯嬴都是千金壹諾的人物。人活在世上意氣當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祿。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視信義,有恩必報,不圖功名的思想。
4、俠客行
唐代:李白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譯文:與朱亥壹起大塊吃肉,與侯嬴壹道大碗喝酒。幾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諾,並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嶽還重。
5、君子行
三國:曹植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譯文:經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子;走在李樹下面,不要舉手整理帽子,免得別人懷疑妳偷瓜摘李子。借以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註意避開容易發生嫌疑的地方。
7.有關誠信的古詩詞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誠是為人之本,信乃立身之道,誠信是壹切道德賴以維系的前提,誠信是壹切成功和渴望成功的人們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誠信是文明社會的基石。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壹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中)馮玉祥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
——(日)松下幸之助
有其言,無其行,君子之恥也
誠,乃信之本;無誠,何以言信?誠而有信,方為人生
不誠則有累,誠則無累
8.關於誠信的詩句和名言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
誠信像壹面鏡子,壹旦打破,妳的人格就會出現裂痕。 誠信是前進的路,隨著開拓的腳步延伸。
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 現代葛優說過:“我泱泱大國以誠信為本!” 東漢王充講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的詩句。
近代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 弘壹大師說過:“內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誠,乃立於天人合壹與性善論之上,無道乃誠也。”
西方人說:誠信是最好的競爭手段。 中國人說:無信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