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群眾又怎麽能忽視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這個思想壹直延續到現在。
以人為本,“三個代表”,黨的宗旨,無不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體現。《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譯:動用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動用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活。
這句知看似現在的社會分工關系。想想看,遠在古代的人就能有這種思想,能讓人不敬佩嗎? 可以按照這個思路聯系自己實際寫下去。
2. 以孟子的壹句話為話題的作文孟子雲“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
孟子的這段話,反映了孟子對人生智能的觀點。在孟子看來,人生充滿著抉擇,而種種決定都依靠著我們的智慧與行動的勇氣,為與不為,是變動權達的,端視人的智慧。
古代有個故事,說的壹個叫黔敖的人在路邊煮粥,讓許多餓得快死的人來吃。有壹個人用袖子蒙著臉,怕人家看到他,給人的感覺是挺有自尊的。此時,黔敖隨口說“嗟,來食”,但那個人說,他就是那個過去不受“嗟來之食”的人,才餓到這個地步;此時,黔敖很不好意思,趕緊賠禮,道歉,請那人原諒,但那個人還是堅持不吃,結果餓死了……
這不得不讓人想,“不受嗟來之食”可以體現壹種寧死不屈的尊嚴,但如果別人已經承認錯誤,卻仍舊堅持,以至失去生命,又是不值,所謂留得青山在,將來才有可能有所作為呀。
(已經寫了壹半了哦,剩下的,妳根據上面的結合妳的現實,寫完就好了呀)
3. 以孟子名言為話題的作文關於孟子名言的作文兩篇作文隨便選學與思 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這樣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意思就是說,壹個人在學習中,倘若只知道死記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將毫無收獲.孔子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壹個人從接受知識到運用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壹個記與識、學與思的過程.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補充,這兩者是緊扣的兩環,缺壹不可.正如人體對食物的消化過程那樣,只學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圇吞棗;舉壹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經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無法化為“己為”.只有學而思之,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壹反三. 學與思想結合,是掌握知識過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無不證明了這壹點.在馬列主義傳播到中國大地的時候,以 *** 、周恩來等為領導的***產主義者,在汲取馬列精髓的同時,結合中國實情,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最終締造了社會主義新中國.試想,革命先輩們如果不是學與思、思而再實踐,而是壹味生搬硬套,教條主義,那麽中國革命怎能成功?文藝復興的大科學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學習中獨立思考,“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能在當時產生?人類能夠及早掙脫亞裏士多德的錯誤理論的束縛?學而思,思而學,正是這些偉人成功的經驗,同樣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識激增”的時代,知識的領域在不到壹個世紀的時間內,不知擴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光靠死記硬背是不可能到達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國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學體制,力求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以適應明天的科學;歐洲、日本紛紛不其後塵,我們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明天的創造型人才,正是要從今天學生中培養起來.所以,我們更應該做到: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獨立的見解,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來等候明天的選擇. 在學習中獨立思考,是學者、大師們成功的經驗,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源泉,而培養學生這壹能力,是今天的中國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二)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片面性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千百年來被人們視為警世格言.其實,這句話是具有極大的片面性的. 不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例子舉不勝舉.譬如:越王勾踐若不是在吳國受盡屈辱,他回國怎能臥薪嘗膽呢?不臥薪嘗膽,又怎會強盛起來而壹舉滅吳呢?中國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強手對壘中受盡窩囊氣,又怎會壹躍而起創造出“五連冠”的奇跡呢?這些事實說明,人確實能在憂患中生存發展. 然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有條件的.這條件是什麽呢?那就是看妳有無理想,有無毅力,有無奮鬥的精神.只要有理想,有毅力,有壹股拼命奮鬥的精神.那麽處在憂患之中,自會求得生存和發展;同樣,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斷進取的精神,即使處在安逸的環境中,也決不會走向死亡的墳墓. 壹個人,為憂患所困擾,不能掙脫憂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極沈淪,不與劣境抗爭,那麽就不能在“憂患”之中求生.是“生”還是“亡”,關鍵在於人“為”還是“不為”.“為”,無論是處在憂患之中,還是處在安樂之中,都可以“求生”.“不為”,無論是處在逆境中還是順境中,都難免壹“死”. 時代前進了,人民正在向小康邁進,處在憂患之中的人越來越少了,多數的人處在順境之中.在強調“憂患之中”求生的同時,也應當講講“在安樂之中求發展”.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安樂”,把順境當作起飛的寬廣跑道,那麽,我們就能主宰“生”和“死”,就能把握成功的鑰匙. 有甲、乙、丙三個工廠,甲、乙兩個廠都瀕於倒閉,主管部門向甲、乙廠出示了黃牌.甲廠接到黃牌,幹群壹心,進行企業改革,大膽任用人才,加強縱向和橫向的聯系,加強企業管理,結果,第壹年扭虧為盈,第二年就獲純利10萬元.而乙廠接到黃牌後,領導辭職,職工各自尋門路去了,終於閉門關廠了.乙廠並沒有在憂患中求生.丙廠是個鄉鎮企業,原先固定資產只有3000元,工人8個.幹了兩年,其產品沖向了全省,年產值達21萬,工人50人.第四年,全廠職工已有100多人了,年產值達百萬元.現在,丙廠的產品已暢銷亞洲了.丙廠越辦越紅火,並沒有在順境中卻步.可見,“為”字是多麽重要啊!歷史表明,無論是壹個國家,壹個單位,或者是壹個人,只要“為”,只要奮鬥不息,就可以“弱變強”“強更強”;如果“不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麽,“強”必轉“弱”, “弱”則趨於“亡”. 所以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只說對了壹半,還不能算作完美的警世之言.。
4. 以我對孟子說為題作文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裏讀《中華傳統美德格言》這本書,我讀了以後,覺得受益非淺.特別是孔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句格言,對我的教育意義最大.
這個格言後面還有壹個感人的故事,說的是:範仲淹是北宋時大文學家.壹次,他寫了壹篇文章,對自己的文章十分滿意.後來他的朋友李泰伯看了文章,建議把“德字改成“風字,這樣做既可以與前邊的“雲山、“江水相呼應,並且更有韻味.範仲淹覺得李泰伯言之有理,便接受他的意見.經過這個故事,更可說明,當自己有了令自己滿意的成果,應當不恥下問,向人多請教.無論是誰,只要有學問,都該去向他們請教.
我平時就沒有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壹點.正因為這樣,我還失敗過呢.記得有壹天,我正在做奧數題,做著做著,壹道題把我給難住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我還是壹邊思索,壹邊在草稿紙上比劃著:“壹定要把這道題給解出來.大約過了十分鐘,突然媽媽回來了,看到我正在做題,就不打擾我了,可又看見我愁眉苦臉,問我:“怎麽了,解不出來了,我跟妳壹起解,好嗎?“不用了,我自己做.我答道.時間壹分壹秒過去,我還是沒有把那道奧術題給解開.媽媽又走了過來,看了看那道題,思索了壹會兒,“我知道了!媽媽說道.她把那道題的解法和意思全部告訴了我,我這才豁然開朗.還有壹次,我記得我畫了壹幅畫,自己認為畫的很不錯,就得意洋洋地拿給愛畫畫的妹妹看,妹妹看了以後說:“畫得真好,我還畫不出這樣的畫呢!我高興地笑了,妹妹也高興地笑了.妹妹又仔細地看,她說:“哥哥,妳好象有壹處地方畫錯了.“哪裏?我看看.我說.妹妹指著畫說:“妳畫得是春天春意盎然的景象,可吹的是西北風,這可是牛頭不對馬尾了吧.“哎呀,我真粗心啊!妹妹妳真仔細啊,妳可以做評畫專家了.我贊嘆著.妹妹“哈哈地笑了.
我讀了這本書,真是大有收獲.我以後壹定改正這個缺點,壹定要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那我壹定會有很大的進步,使自己更加完美.
5. 有關孟子《民為貴》的作文孟子是戰國中期著名的儒家大師, 在先秦儒學和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思想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影響、滲透於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哲學、倫理、心理、美學、民俗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產生了陶冶情操、崇尚人格、尊老慈幼、安定家庭、協調社會、治國安邦、順應自然、天人和諧等多種功能和影響, 對中華民族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優良傳統的形成, 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現代生活中, 孟子思想仍具有壹定的現代價值。
筆者曾指出:孟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追求個體人格完善、社會協調、天人和諧。(參見拙著《亞聖智慧壹孟子新論》,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7年12月)在壹定的意義上說,孟子堅持的是和諧哲學。
本文從上述三個方面略述已見,以就教於學術界同仁。 在個體問題上,其中孟子突出強調追求高尚獨立自主人格, 樹立不被他人予奪的人格尊嚴, 推崇威武不屈的高尚氣節和剛健有力、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這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孟子繼承、發展孔子關於仁者愛人、廣泛地愛護大眾而親近有仁德的人思想, 把愛人與治國平天下結合起來,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強調得誌之時要「兼善天下」,「與民由之」; 不得誌之時要堅持仁義之道而「獨善其身」。
在這裏, 孟子所說的愛人,就是尊重人和承認人的尊嚴及價值, 表現了推已及人的人道主義和為大眾獻身的犧牲精神。孟子的愛人, 強調了個體和社會群體的統壹、個體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壹, 把個體價值的實現置於社會群體之中。
這種個體與群體統壹的人生觀,既強調了個體的道德修養對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作用,又重視社會群體對個體的重要作用, 從而把個體對社會群體的強烈責任感與社會群體對個體的關心緊密聯 系在壹起。在這裏, 孟子主張的窮困之時堅守仁義和保持高尚人格的過程, 就是不斷完善個體自我價值的過程; 顯達得誌之時施恩澤於百姓和造福於天下的過程, 就是追求利於他人和社會的社會價值過程。
又如在生死問題上,孟子提出了許多深刻的見解。他繼承、發展孔子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思想,認為「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 告子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滕文公下》)。上述孟子對生與死的深刻認識告訴我們, 生與義即人的生命價值與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價值, 對人的生存和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 在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時候,就應該為堅持仁義節操而獻身。 這表明,人的道德精神價值高於生命價值。
孟子的這壹光輝思想被後世無數思想家、誌士仁人繼承與弘揚。 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千古絕唱當是秉孟子思想而來。
孟子的舍生而取義的思想, 高揚了人的不可屈服的人格尊嚴,積澱為中華民族剛鍵有為、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在國家危難民族存亡、人生攸關的緊急關頭,成為無數誌士仁人堅持節操、抵禦侵略、英勇獻身的道德精神力量。
在中華民族奮進崛起的過程中, 吸取上述孟子思想的精華,無疑是必要的。 二 追求社會和諧是孟子思想的又壹項重要內容。
孟子繼承、發展了孔子關於天下有道、近悅遠來、天下歸仁的主張, 極力追求壹個政治清明、天下統壹、君仁臣義、君民同樂、崇尚聖賢、道德高尚、風尚淳樸、百姓親睦的美好理想社會。同時, 他又提出了壹套發政施仁、任賢使能、減輕刑罰、制民之產、薄取稅斂、加強教化、爭取民心、移風易俗的治國、平天下的仁政方案。
其中,他突出強調了君臣協調、君民同樂、父慈子孝、夫唱婦和、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等社會成員之間的和諧相處, 認為只有人們遵循各自不同的等級名分和履行自身的職責, 竭盡自身對其他社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才能保持人際關系的協調、融洽而有利於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這種社會和諧的思想, 不僅促進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和發展, 而且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同精神、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及價值取向, 至今對我們維持和諧的社會秩序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仍具有積極的 意義。
它具體表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有利於實現社會穩定。我們知道, 社會的穩定是實現社會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之壹。
社會只有穩定的環境中,才能求得前進和發展。 孟子提倡的和諧相處,執中有權的原則及方法, 揭示了對立面之間的統壹性,對我們不斷協調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
6. 有沒有關於我心目中的孟子的話題作文有啊
結合現在的國家治理方式,如何看待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實施。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他是戰國時期的鄒國人,出生在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馬鞍山下的鳧村。
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代,約在祖輩時遷於鄒。三歲時,他父親孟孫激去逝,全靠母親仉氏教育。史書中記有孟母三遷教子、斷機喻學的佳話。孟子從小立誌學儒習禮,15歲左右,他入學讀書,“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之門人”,上承孔子、子思之學.
孟子學成後居鄒為士,收徒講學。門生中著名者就有18人,公孫醜、萬章等都是他的高足弟子。當時諸侯混戰、七雄爭霸,孟子便懷著實行“仁政”治國的政治抱負,遊說諸侯。約44歲時,他率領弟子,首次出遊齊國,50歲時出遊滕國,然後返鄒。不久又拜訪了代理任國(今濟寧)國政的季子;接著由任到梁(魏)見梁惠王,55歲左右,由梁再次到齊國。據歷史記載,孟子遊說諸侯時名氣很大,;“凡出行,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他曾在二次遊說齊國期間在齊做客卿數年,並在齊國稷下學宮講學。但由於當時“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因而,對於當時“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張“(齊)宣王不能用”,“梁惠王不果其言”,其他各國也都未采納。
到公元前308年,孟子已年高65歲。其政治抱負仍然沒有實現,只好停止自己20多年的遊說生涯,象孔子晚年那樣,退居鄒國,從事教學與著述。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言,作《孟子》七篇,以詔來世。”
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壹書中。“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內容,他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暴力治國,認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悅誠服”,“重民輕君”是他“仁政”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把人民放在第壹位,在哲學上,孟子是壹個性善論和唯心主義者,繼承孔子的天命論,把人分為“先知先覺”和“後知後覺”,要求人們依“天命”行事,並提出“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這壹唯心史觀。
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視培養賢才,認為“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尊賢使能,俊傑在位”是國家富強的根本,“不信仁賢,則國空虛,”“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樂的事。
孟子還十分註意人格修養,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對於塑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對中國歷代優秀知識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孟子大約活到84歲。他去逝之後,安葬在鄒國境內(今鄒城市城東北約12公裏)的四基山西麓。
宋代以後,封建帝王不斷賜予孟子封號。北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為“鄒國公”,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加封孟子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孟子被封為僅次於“至聖”孔子的“亞聖”。同時,還建造了占地66畝的孟廟。孟子是鄒城市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孟子》壹書早已被中國學者和外國傳教士介紹到世界各地,並對全世界的精神文明發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7. 孟子的以和為貴的作文500字以和為貴
幾千年前,孔子說過:禮之用,和為貴。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和”仍然寄托著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更發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甚至在很久很久以後,人們依然是“和”的追隨者。
古人雲:和為貴
“父皇,讓我去和親吧!千萬別發動戰事了!”這壹幕正是文成公主遠嫁西藏的情景。
唐太宗時期,吐蕃壹帶不時發生戰亂,唐太宗很是頭疼。這時,吐蕃首領松贊幹布提出了和親的要求。作為父親,唐太宗不舍得將女兒嫁到遙遠且又貧窮的地方;作為壹國之君,他不想讓自己的國家戰火連天、妻離子散。正當他左右為難的時候,文成公主走了出來,於是,出現了上面那壹幕。
文成公主入藏後,西藏再沒有任何戰事,同時文成公主又為西藏帶去了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的種子,紡棉、織布也是文成公主帶入西藏。使西藏逐漸從貧窮走向富有。
壹樁美滿的婚事,促進了兩個民族之間的友好,壹個和和美美的家庭,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這難道不是“和為貴”的最好詮釋嗎?
8. 求作文:以"我們向孟子學習什麽"為話題兩千年前,太史公司馬遷讀《孟子》,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遂廢書而嘆。
老先生所嘆者,是以為利乃亂之始也。兩千年後,我讀《孟子》,也不禁廢書而嘆。
我所嘆者,是前賢亞聖孟子身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氣和沛然淋漓的陽剛之氣。人說:大哉孔子!我則想說:英哉孟子!天地間壹偉丈夫,真男人也。
讀《論語》與讀《孟子》,感受迥然有別。前者循循善誘,吉光片羽,如雨露之養,時風之化,是典型的溫柔敦厚的儒雅風範;而後者口若懸河,滔滔汩汩,其勢不可當,“其鋒不可犯”(蘇洵),雄辯無礙,壹瀉千裏。
孔子更多的時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氣和,大言炎炎,誨人不倦,在人們眼裏是壹個“至聖先師”、藹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壹世的君王陳說自己的為政之道,故爾常常踔厲風發、意態亢昂,有時甚至帶有火氣,言辭犀利,顯露出十足的剛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個性,有壹種睥睨王者的人格風範和精神氣度。
盡管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為爭霸天下,莫不紛紛采取功利主義的攻伐之術,以為孟子的“仁政”治國方略“迂遠而闊於事情”,也即見效太慢而不肯采納,但在孟子義正辭嚴的強大思想攻勢下,不能不壹時心悅誠服。而孟子並不為了讓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見而屈尊阿附,他無意於取媚討歡,弄個壹官半職幹幹。
他不僅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處,陷這些愚不可及的家夥們於尷尬難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顧左右而言他”。每讀書至這樣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嘆: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評他的學生子路過於勇,而他的嫡傳弟子孟軻,其勇較之於子路則更勝壹籌。
儒家提倡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不講勇,但是,勇,實在該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麽回事,壹提起文人書生,就是壹副文弱、寒酸、迂闊的窩囊相,讓人“不足觀”,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尋出半點窩囊的影子嗎?他若知道後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種樣子,肯定會怒發沖冠,大罵子孫不肖的。
孟子實在是為後輩文人樹立了剛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讓劍客遊俠武裝專美,文人亦男人也。
《孟子》中記載,壹次,孟子要去朝見齊王,齊王正好派人對孟子說:“寡人本應去拜訪妳,但不巧感冒了,怕風吹,如果妳能來朝,我可以接見妳。”孟子壹聽這話,反而不想去了,於是回答說:“剛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見王。”
第二天,孟子卻到東郭大夫家吊喪。公孫醜說:“妳昨天托辭有病,今天卻去吊喪,這樣不太好吧?”孟子理直氣壯地說:“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為什麽不能去吊喪?”以臣子的身份公然與君王較勁,沒有壹身的正氣、骨氣、膽氣是不行的。
孟子曾引壹位勇士的話說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都是男人,誰怕誰呀!又有壹次,孟子離開齊國,在晝邑歇宿。壹個人想替齊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樣端坐著跟孟子說話,孟子不理他,趴在幾上裝睡,那人很不高興,孟子就坦率地教訓他:對壹個年長的老頭子應該懂得禮數!在孟子看來,壹些峨冠博帶的君王,只不過是貪財、好色的草包蠢貨,或者是率獸食人的獨夫民賊,哪裏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英雄氣概,溢於言表。
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禮數,孟子並未昏愚地全盤接受,他提出:民為貴,君為輕。他遺世獨立,傲岸宏達,凜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壹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裏。
相對於孔子的“君子”學說,孟子給中國傳統文化人格增添了壹個意義深遠的概念: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丈夫者,男子漢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壹怒而天下懼並非真正的大丈夫,蠻勇鬥狠、奸詐殘忍、蠅營狗茍、見利忘義之徒更難望大丈夫項背。
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誌堅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懷寬廣的人。大丈夫人格的獲得,孟子有壹秘訣:善養浩然之氣。
何謂“浩然之氣”?他說這種“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這是壹種崇高剛強的正氣,壹種不可勢壓利誘的骨氣,壹種超邁雄放的豪氣,壹種無所畏懼的勇氣,壹種宏毅堅定的誌氣。
孟子這壹特點,是他的精神導師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學家朱熹說:“孟子有些英氣。”
近人林語堂說:“我們讀孟子,可使頑夫廉,懦夫有立誌。” 孟子嘗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種苦心孤詣的教誨,壹直使得後代文人們進退有據。不管身在魏闕,還是遠處江湖,都不應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養浩然正氣。
孟子身上那種有棱角、有個性的哲人風采、英俊氣度、男人本色,成為壹條汲之不盡的文化源泉,更行更遠還生。